記憶體超級週期?分析師:NAND不可能好數年

記憶體迎來超級週期?分析師認為,與DRAM不同,NAND快閃記憶體熱潮不會持續數年。圖為美光台中廠。(圖╱美光提供)
[NOWnews今日新聞] AI運算正如火如荼發展,而在此之下高頻寬記憶體(HBM)到傳統DRAM、NAND Flash大爆發,全線價格進入十年難得一見的超級週期。不過,分析師認為,與DRAM不同,NAND快閃記憶體熱潮不會持續數年,甚至可能又會陷入「供過於求」的局面。
廣發證券分析師蒲得宇表示,大家可能都清楚,硬碟的交付週期已經超過52週。正因如此,超大規模資料中心正逐步從硬碟轉向固態硬碟(SSD),尤其是QLC固態硬碟。
甚至有傳言稱,1TB的QLC固態硬碟即將被搶購一空。然而,他認為,與DRAM不同,NAND快閃記憶體熱潮不會持續數年。原因在於:廠商太多。
在DRAM產業的循環中,蒲得宇指出,看到公司會在景氣低迷時削減投資,而在景氣高峰時過度投資,這正是週期形成的原因。正如三星(Samsung)、SK hynix和美光(Micron)的管理團隊終於吸取了教訓:與其在榮景時盲目擴產,不如減少投資、延長整個景氣週期,總體上更能維持利潤。
他說,這三家企業現在在這種策略上形成了某種間接的共識,即使它們增加資本支出,還有一個「神奇產品」HBM(高頻寬記憶體),能吸收大部分新增產能,也就是說,由於大量DRAM晶圓被用來生產HBM,一般商品型DRAM的供給反而減少了。
但在NAND市場,情況完全不同。蒲得宇分析,除了三家國際記憶體巨頭(三星、SK hynix、美光)之外,還有SanDisk、Kioxia(鎧俠)及YMTC(長江存儲)等純NAND製造商,這些公司即使賺錢,也沒有其他可投資的領域,只能繼續砸錢在NAND上。換句話說,不像那三家同時生產DRAM的公司可以靈活調整資本配置,這些純NAND廠別無選擇。
對於Kioxia或SanDisk這樣的公司而言,增加NAND投資幾乎是不可避免的,畢竟NAND是他們唯一的業務,不投資反而會被質疑「存在的意義是什麼?」。事實上,Kioxia已公開表示計劃在五年內將資本支出翻倍。「如果真這樣做,你認為三星、SK hynix 和美光會袖手旁觀、看著市佔被侵蝕嗎?我不這麼認為。」
蒲得宇認為,那三家同時生產DRAM的公司也勢必會被迫增加NAND投資,這意味著,傳統的記憶體循環動態勢必會在NAND上重演,至少在HBF商用化之前都是如此。
如果HBF成功商用,他說,情況也許會改變。若HBF能像HBM一樣,消耗掉大量NAND晶圓、進而減少一般NAND的供給,NAND就會上演類似DRAM產業的結構性改變,NAND產業的評價(valuation)就可能被重新定價。
但蒲得宇示警,HBF的商用預期要到2027至2028 年才會出現。若AI泡沫在那之前破裂,那麼NAND很可能又會陷入供過於求的局面。「這就是為什麼我至今沒有買任何純 NAND 公司股票,而且可能永遠都不會買。」
※【NOWNEWS 今日新聞】提醒投資人,投資一定有風險,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學習正確的投資觀念才能將損失的風險降至最低。
相關新聞
三星Q3獲利飆32% 記憶體業務創歷史新高 砸40兆韓元擴產能
記憶體夯!外資喊低估DDR4 上調5檔目標價最看好「它」攻上65元
謝金河看旺「記憶體大時代」!台股休市鎧俠飆19% 點名2個股受惠
- 記者:nownews
- 更多生活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