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權繪本登場!回應歷史、開啟跨世代對話

人權繪本登場!回應歷史、開啟跨世代對話
《可是》與《園丁的孩子》於誠品市政店舉辦新書發表會。(圖/官方提供)

[NOWnews今日新聞] 由跨界創作者推出的新繪本《可是》、《園丁的孩子》近日正式出版,這兩部作品皆出自國家人權博物館「畫話一座島的故事:人權教育繪本徵選計畫」,透過故事與圖像將轉型正義與人權教育融入兒童與一般讀者的日常生活。

《可是》由法律學者林春元與環境律師蔡雅瀅聯手創作。林春元表示:「小時候,我們往往不假思索地相信大人說的話都是對的;長大後,在工作上又常被期待自己說的話都是對的。但在現實社會,只要立場不同,就很容易被視為錯的。」作品希望凸顯威權時期對言論自由的控制,也期望為當今對立社會提供更多反思與對話的空間。


人權繪本登場!回應歷史、開啟跨世代對話
在一連串「可是」的自我對話中,點亮了語言與思考的力量。(圖/官方提供)

人權繪本登場!回應歷史、開啟跨世代對話
《可是》由法律學者林春元(右起)與環境律師蔡雅瀅聯手創作。(圖/官方提供)

《園丁的孩子》由藝術工作者方一隻創作,她希望透過植物與人的相處拉出故事線索。外來植物看似輕柔卻有著極大的破壞力,象徵無法輕易根除的威權歷史及其恐懼遺緒。方一隻表示,根除並無捷徑,唯有「時時勤拂拭」慢慢修剪、學會共存。厲害的園丁擅長等待,同時鑿掘與修剪,而轉型正義的園丁,就是願意梳理歷史、等待真相破土而出的人。

儘管以晦暗歷史為題,作者仍希望以孩子的視角迎向明日:「哭過的眼淚,終究能化為星辰,綴在影子上發光。」



方一隻希望透過植物與人的相處拉出故事線索。(圖/官方提供)


《園丁的孩子》由藝術工作者方一隻創作。(圖/官方提供)

這兩本繪本面向兒童及一般讀者,不僅讓孩子理解自由、尊重與等待,也邀請大人重拾記憶與反思。法學教授、律師與影像工作者的跨界創作,展現了不同領域的專業視角如何轉化為繪本語言,凝聚成跨世代的閱讀共鳴,為社會的人權教育注入溫柔而持續的力量。



相關新聞


《好餓的毛毛蟲秀》要加場!融合4大經典繪本 75隻手工木偶登台


突然斷電睡著!繪本揭「嗜睡症」真實故事 醫:常被誤認懶散


LINE貼圖16組免費下載!台積電寶寶免好友一鍵存 聖誕新年貼圖到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