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價值觀垃圾,破除「情緒勒索」中的大魔王迷思

清理價值觀垃圾,破除「情緒勒索」中的大魔王迷思
讓我們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中,不將認知偏差的觀念,當成了自己的認知與價值觀,同時追求「內心的自由」,於印度哲學裡的一種「不被認知也不被情緒所綑綁」的自由。在資訊爆炸的時代裡,我們總忘記以緩慢、理性、邏輯的思考方式,去處理真正根本上的問題,透過【原來,我們都對自我誤解太深】一書,清理價值觀垃圾,認知到自己「現在的認知」是錯的,不將認知偏差的觀念,當成了自己的認知與價值觀。

「超越主見的綑綁,才能帶來真正的溫暖」,作者熊仁謙希望藉由古印度哲學家看待事情的多元世界觀,帶領讀者了解在這社會發展快速的年代,我們在認識自己、處理情緒時,會出現哪些常見的誤解。

清理價值觀垃圾,破除「情緒勒索」中的大魔王迷思

本篇章節:
「情緒勒索」與「表達自我」之間的枷鎖
面對勒索困境後的抉擇
破解大魔王思維
建立多因論的世界觀
情緒的加工物:預期感、悲觀天性、愛講故事
用不同的角度聚焦感受
將匱乏感帶入思考
為悲觀建立一個對手
可憐的我,可惡的他
結語

「情緒勒索」與「表達自我」之間的枷鎖
我們必須降伏自己內心的加害者,才能擺脫勒索,得到真正的自由。

情緒勒索為何會對我們起得了作用?這與「被勒索者」本身有很大的關係,因為勒索我們的人,是我們在意的人,所以才能輕易地要你為他的情緒負責,透過勒索的方式來鼓勵你的情緒。

在這個勒索與被勒索的局當中,雙方其實都是受害人,但如果一定要找出加害者的話,那這名加害者其實只有我們自己:他的焦慮感迫害者他,而我們的責任感、期待感、損失感等,則加害著自己,讓我們一次又一次產生負面情緒。

清理價值觀垃圾,破除「情緒勒索」中的大魔王迷思

面對勒索困境後的抉擇

作者論為解決情緒勒索的狀況,我們常常選擇「表達自我」,都期待著訴說完後,對方會改善或是在其他方面願意多做些努力。不過當這些期待落空後反而加深了「被勒索」的感覺,久了就變成「自我」所帶來的「習得無助感」,覺得無論自己做什麼都沒用,並選擇放棄反抗。真正勒索我們的,變成是我們自身的期待、我們的預期感。

清理價值觀垃圾,破除「情緒勒索」中的大魔王迷思

破解大魔王思維
印度哲學世界觀普遍認為,所有事情的發生,都不會是由單一原因引起,而是由多元因素所導致。

作者論一般人普遍都會有單一邏輯的思維,認為就是因為「某個原因」導致「某個問題」,而只要把那個原因拿掉,整個世界就會天下太平。這種邏輯思維,作者稱為「大魔王思維」,有如電影裡的壞人,只要把壞人打倒,所有人就都會回歸原本快樂的生活,導致一昧地想要用單一原因去解決,卻沒有去正視真正的問題。

如面臨情緒勒索時,我們以為只是因為自己「不在意個人感受」,以為「表達自我」就能解決情緒勒索的問題,卻忽略背後的「預期感」,其實更會反過來勒索自己。

清理價值觀垃圾,破除「情緒勒索」中的大魔王迷思

建立多因論的世界觀

作者論人類天性愛說故事,會對每一件事情賦予一個原因與意義,認為在一件事情的背後,一定有個原因,此種現象印度哲學稱為「一因論」,其思考模式如同大魔王思維,作者建議先放開對一因論的執念,才能夠離理性更近一些,同時建立多因論的邏輯思維習慣:「有沒有可能,還有別的原因」,轉為接近真相的思考模式。

清理價值觀垃圾,破除「情緒勒索」中的大魔王迷思

情緒的加工物:預期感、悲觀天性、愛講故事
真正快樂的人,沒有人可以拉著你跑。

作者論人類本就是群聚的動物,然而現代社會的發展趨勢,強化並利用了我們天性的匱乏感,希望別人可以認同我們的同時,我們將情緒的自由權交於他人手中。

加上悲觀是人的天性,一旦擁有了什麼,就會開始悲觀、開始恐懼,作者論反而是那些「無可失去」的人,才是看似真正樂觀的人。但與其鑽牛角尖地去挖掘自己為何這麼容易產生負面情緒,不如正視「悲觀天性」,不讓自己陷入匱乏感、預期感的產生,和更加悲觀自責的循環中。

清理價值觀垃圾,破除「情緒勒索」中的大魔王迷思

用不同的角度聚焦感受

我們天性上不易聚焦在正面的事情,反而更在乎負面的事情,像是那些自己沒有、不具備或損失的東西,忽略一件事本身其實包含了正面與負面等多個面向。

我們必須了解所有的結果都是中性的,必然同時具有優點和缺點兩個面向。若我們一直以主場思維的角度去看待事情,懷抱著不切實際的美好期待,只期待結果只有優點而忽略缺點,會更強化自己的不安和匱乏感,沒辦法真正解決問題。

清理價值觀垃圾,破除「情緒勒索」中的大魔王迷思

將匱乏感帶入思考

作者論先去除自己的意識形態與主觀,我們才能看到自己所忽略的燈下黑,包括慣性忽略行動結果的缺點,以及現在擁有的優點,其關鍵思維是:

1、付諸行動後的結果當然有優點,但它也會帶來什麼缺點,了解得失、優缺點後才做行動與決定。
2、它能不能解決自己現在的匱乏感,而這點極為重要。
3、進一步思考,它會不會衍伸出新的匱乏感?

清理價值觀垃圾,破除「情緒勒索」中的大魔王迷思

為悲觀建立一個對手
我們必須對自己所擁有的「得」提高關注程度,才能真正知道自己在人生旅途中,到底走到了哪裡。

作者建議對自己「擁有的東西」產生更多的關注,因為當我們認為「擁有」是應該的,面對損失感時反而會特別敏銳、抱有過多期待。投入敏銳的觀察和分享,了解此決定自己會付出什麼、得到什麼,以及失去什麼。作者建議可以透過寫日記,從書寫的過程幫助自己反思,檢視那些經由自己思考後的選擇,一路走來有多少改變。

清理價值觀垃圾,破除「情緒勒索」中的大魔王迷思

可憐的我,可惡的他

我們傾向跟別人比較,常常忽視「現在的自己有什麼」、「過去的自己沒有什麼」,忽略了別人的失、痛苦、心酸,用想像中完美的他,跟可悲的我來相比,如同歌曲《刑者》裡的一段歌詞所描述:「你在你的地獄,看著他的天堂,怎麼知道他的地獄又是什麼模樣。」

作者希望我們意識到得與失都是會隨著時間流動而變化的,了解自己不會永遠只失去,也不會永遠只得到,你只會變得不同。建議大家訓練自己的意識、拓寬認知的維度,讓我們更貼近客觀事實,並透過認識真相,戰勝我們悲觀的本能。

清理價值觀垃圾,破除「情緒勒索」中的大魔王迷思

結語
作者建議當我們做出一個選擇前,不對它抱有錯誤的期待,同時分析這個選擇的優缺點後再下這個決定,這樣才代表我們是真正喜歡、想要做這件事,而非被其他人灌輸的認知偏差,而這過程才是真正的認識自我;同時追求「內心的自由」,於印度哲學裡的一種「不被認知也不被情緒所綑綁」的自由。

清理價值觀垃圾,破除「情緒勒索」中的大魔王迷思

延伸閱讀//讓內心自由,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延伸閱讀//有時我們能接住自己,有時並不;放下心中的重,讓雪落下。

圖片來源:Unsplash
若分享內容有侵害您的圖片版權,請來信留言告知,我們會及時加上版權信息,若是您反對使用,本著對版權人尊重的原則,會儘速移除相關內容。聯絡信箱:service@sharelife.tw
原文在此│更多資訊請至「女人瘋 iwoman.sharelife.tw」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