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攜手中正大學 「輔具超人」溫暖偏鄉


慈濟攜手中正大學 「輔具超人」溫暖偏鄉


國立中正大學通識課程與慈濟嘉義環保輔具平台攜手合作,志工於10月9日走入校園,帶領學生認識環保輔具延續物命、結合慈善的理念,並親身體驗輪椅維修實作。自10月12日至11月1日,課程於假日分五個梯次進行,共有75位學生化身「輔具超人」,隨同志工將輔具親送案家,以行動傳遞愛與溫暖,為偏鄉照護家庭注入希望與力量。


這門課程由中正大學謝寧惠老師規劃,她長期關注高齡健康與長照議題,並在健康課程中融入社會服務實踐。她表示,透過與慈濟的合作,讓學生參與服務體驗,能從課堂走進社區與個案家,親眼看到長者或身障者面臨的生活環境,學習理解與付出,及給予實質幫助,這是珍貴的人生體驗。



慈濟攜手中正大學 「輔具超人」溫暖偏鄉


首梯次服務於 10月12日中午展開,共有15位學生參與,大家頂著炙熱高溫,用心聆聽志工講解輔具運作與維修流程。每一件回收的輔具,都經團隊細心檢修、整理、清潔與消毒後重生,幫助需要的家庭。隨後,同學分為三條動線,準備各案家所需的輔具,檢查功能無誤後搬運上車,展開一趟關懷之旅。



慈濟攜手中正大學 「輔具超人」溫暖偏鄉


來到林阿公家,他因癌症手術後行動不便,即將出院,需病床、輪椅與助行器等設備,長期照顧阿公的奶奶,原本擔心昂貴的輔具費用,經醫院轉介得知可向慈濟申請免費借用,奶奶看到多位大學生利用假日搬運病床到家裡,並細心教導使用方法時,露出久違的笑容,家屬也深受感動。


來到偏遠的六腳鄉,要幫跌倒開刀的陳阿公運送病床,地址在導航地圖上找不到,所幸陪同的志工使用其他系統,經過迂迴的路途終於到了案家,就讀法律系的陳星宇表示:「志工很有耐心的聯絡案家,而且平時運送輔具的人數並不多,不像今天有多位同學的幫忙。」他也感受到案家滿滿的感恩,對志工的長期付出深感佩服。



慈濟攜手中正大學 「輔具超人」溫暖偏鄉


幾位女學生合力搬運病床,財經法律系蕭郁璇表示:「有些家庭可能因經濟困難無法購買輔具,會造成患者安全上的疑慮,輔具平台有這樣的資源,對患者有實質助益,可以減少他們的負擔,增加他們的安全。」蔡亞軒同學也分享:「醫療費已是沈重壓力,若再加上輔具開銷更難負荷,這樣的資源能讓家庭安心照顧病人,是很大的幫助。」


學生們還來到受丹娜絲風災影響、居住環境惡劣的獨居長者家中,長者罹患帕金森氏症,屋頂在颱風中被掀壞,生活十分艱辛。同學林昱瑋表示,這次團隊提供助行器與拐杖後,讓原本走路駝背、步履蹣跚的長者,現在能夠稍微穩定地行走,減少跌倒風險,也提升生活品質。



慈濟攜手中正大學 「輔具超人」溫暖偏鄉


林昱瑋同學特別注意到地上有打破的杯子碎片,而長者因腳腫未穿鞋,他與同學陳依螢立刻將碎片撿起,避免受傷。林昱瑋說:「那一刻讓我感受到,服務的意義不只在於送出輔具,更在於細微的關懷與用心。」他也分享:「這次經驗讓我看到社會上許多被忽略的角落,也提醒自己,要用更多同理心去理解與幫助真正需要的人。」


活動結束後,志工將個案資料轉交訪視組持續關懷,協助弱勢家庭逐步改善生活。


慈濟嘉義環保輔具平台窗口陳明周表示,這次與中正大學的合作,慈濟環保輔具平台走入校園,讓青年了解慈濟在社會中的慈善實踐,透過課程與實作,學生從認識、維修到親送輔具,全程參與,不只是一次課外活動,更是生命教育的延伸。


這群青年用汗水換來案家的笑容,志工讚嘆他們有如「輔具超人!」用行動傳遞溫暖,讓輔具「環保回收、物命延續、愛心傳遞」的理念,在社會各角落持續發光。



慈濟攜手中正大學 「輔具超人」溫暖偏鄉


撰文/劉麗美、劉淑貞;攝影/劉麗美、劉淑貞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