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該買桌機還是筆電?電腦與周邊配件選購新手指南!

記者張辰卿/台北報導
想買電腦,卻被一堆規格、型號弄得眼花撩亂嗎?對於不熟硬體的消費者來說,常常不知道該買什麼才比較符合自己的需求,這篇指南以新手視角出發,用最簡單的方式整理選購重點,讓你不需電腦專業背景也能輕鬆買對!
一、桌機 vs. 筆電怎麼選?先看使用方式與生活習慣
買電腦的第一步,就是先問自己:「要在哪裡使用?」
如果是在固定地點使用,桌機 會是更實惠的選擇,以同樣的預算能買到更高效能的配置,未來要增加記憶體、換顯示卡或升級儲存空間也比較容易;如果需要帶著跑、在咖啡廳上課、出差開會,或空間有限,那選擇筆電會更符合需求,現代的 文書筆電 相當輕薄,處理簡報、報告、影音串流都很足夠,若偶爾玩遊戲或需要更強效能, 電競筆電 也能兼顧效能與機動性。
二、顯示卡等級怎麼看?3種用途快速分類
顯示卡是讓畫面變順、遊戲不卡、影片剪得動的重要零件,其實只要根據下面3種用途,就能大致判斷自己需要哪一種 顯示卡等級 。
(一)單純工作與上網(不玩遊戲)
使用一般內建的顯示卡就夠了,處理文書、追劇、查資料都OK。
(二)玩主流遊戲、想要畫面順一點
如果是玩射擊、競技等遊戲,需要「獨立顯示卡」,這類中階顯卡能讓遊戲更順,畫面不容易卡頓。
(三)4K遊戲、3D建模、影片剪輯、AI工作
需要大量圖形運算的人就會用到高階顯示卡,多半價格較高,但效能可支撐大型專案或高畫質遊戲。
三、筆電與電競配件怎麼挑?以「使用習慣」作依據
文書筆電建議挑重量1.5公斤以下、續航8小時以上的機型,方便攜帶外出;螢幕尺寸14吋左右最實用,但若是常開多個視窗處理文件,可考慮15吋以上;記憶體(RAM)至少16GB,才能確保多工不卡。
電競筆電則更注重效能與散熱,建議挑具備獨立顯卡、刷新率144Hz以上螢幕的款式,玩遊戲畫面才流暢.若預算有限,可先選擇中階顯卡。
周邊配件方面, 電競滑鼠推薦 選可調DPI的款式,方便依遊戲或操作習慣微調速度; 電競螢幕 選購重點則是「刷新率」與「面板類型」,如IPS面板能呈現更真實色彩,使用者可以根據自己的習慣來決定升級與否。
面對琳琅滿目的電腦產品,只要先確定用途與生活習慣,再依照文書、遊戲或創作需求去挑選桌機、筆電與周邊,就能迅速縮小範圍,希望這篇整理能讓新手更輕鬆理解規格,不用硬記技術名詞,也能買到好用、耐用、符合需求的電腦組合。

▲(圖/偉利科技提供)
- 記者:新頭條
- 更多生活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