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打開的時候:你又知道我需要的是什麼



告訴我,東方在哪,西方又在哪?東西方之間有一條線嗎?
想一想,現在還有多少人早餐是喝稀飯配醬瓜?踏出家門大家走的也都是源自西方的馬路,不管走到哪裏,只要掏出一支比自己「聰明」的手機就可以搞定一切。有人會說,如今東西方已經沒有什麼不同了,莫說食衣住行,甚至開口說話、價值想法亦相去不遠。
有時環顧周遭,再次想想,似乎真的如此。
每次出了捷運站,搭乘回家的公車必會經過堪稱國際級觀光景點的「國立故宮博物院」,因此狹窄的車廂總是擠滿了來自世界各地單身的背包客,以及三兩結伴的自由行旅者。也許因為出門遊玩,精神顯得特別亢奮,講話聲音不自覺提高了許多,什麼語言都有,即使來自中國的「陸客」很多說的也是聽不懂的各地方言,本地人反而默默不作聲,或立或坐,有的乾脆閉眼假寐,我則好奇暗暗觀察。
那一天,少了陸客車廂空蕩許多,車子在「士林官邸站」上來了一對年過中年的白人夫妻。一番比手畫腳確定班車有到故宮也弄清楚了票價,卻發覺身上沒有足夠零錢,先生隨手從皮夾掏出一張紅色百元鈔票,就要塞進錢箱之際,前座突然有個婦人站起身來,搶先丟進了三個十元銅板,一邊高聲叫嚷「I pay, I pay!」,全車子的目光不約而同一起向著發聲處投射過去。
這樣的場景,我搭這路公車遇見已經不下三次。
白人先生臉上一愣,我看得出當下顯然不知該如何反應,夫婦倆停頓了一下隨即轉身向車後空位走去,走了一步,太太彷彿才想起什麼似的回頭輕輕吐了一聲「Thank you」,聲音微弱得若非當時正從我旁邊走過,恐怕誰也聽不見。
我知道這對白人夫婦並非不懂感激,只是這突來的善意似乎與他們過往的習慣有所扞格。他們心裏一定有疑惑與困擾,覺得自己並非沒有錢,該付的就要付,婦人的「善意」不能說讓他們「不悅」但至少「不知所措」,因為就他們所成長的社會與文化,跌倒了就要自己爬起來,從小就是這麼教的。反過來看見有人絆跤,不是立即上前扶起,而是先問「沒事吧?」再問「需要幫忙嗎?」第一句是關心,第二句是尊重─這就是西方。
我再說一個故事。
前幾天看了一部美國電影《The Public》,片中有一段對話如下:
(外面街頭零下溫度)主角拿出鈔票數了幾張,對著街友說,「拿去買點吃的,或是找個地方睡吧。」
街友立刻回說,「你是要給我錢,但又告訴我怎麼花用?」
(主角驚覺自己說錯了話)「不,不是啦。我,我只是給你一點建議,也許……你有這需要,就只是這樣。」
「你又知道我需要的是什麼?」街友緊接著又問,一點不放鬆。
這樣的對話與場景,在市井間平凡常見─這也是西方。
我想,我們身上穿的或許都是相同的西服洋裝,東方西方依舊不一樣,那條線並未消失,只是表面部分逐漸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