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辦公室

五月二十五日走出公司辦公室,走出公司大門,從此離開了一家難捨的公司,離開了一個喜愛的行業。再見了辦公室。
在再見辦公室前的一周,開始進行撤離計畫,此生至今撰寫過很多很多前進計畫,如今卻得由前進轉向為撤退,實命注定。
撤離計畫包含人與物的移出。人的撤離較單純,就是找個適當的時間與員工話別。如果一個個去說再見,則怕有遺漏而造成失禮,如果早日發通知邀請來會議室,不僅可以集體話別亦能一一握別。
向同事道別時講了幾句話:一是三十多年來從公司所獲甚多,幾乎是人生成長、成熟的滋潤。二是葉明公對公司貢獻甚多,對業界提昇貢獻亦大。三是公司同仁要努力使自己、使公司成為最好的個體與團體的一員。話畢,就將珍藏三十年名為「一帆風順」的威士忌,分給人人一小杯,並祝福同事今後在健康、事業等方面均能一帆風順。公司則送即將離開者一個大驚喜的卡片、花束、禮品。如此一來,生怕愴然淚下,即快步離開會場而將心思留下。
人的撤離是傷感的,而物的撤離則是傷情的。辦公室用久了,就會有情之所鍾的物品堆在牆角、掛在牆壁、放在桌邊。望了望這些牆角、牆壁、桌邊,覺得應將物品歸為幾大類。分類易於處理是工作通則。
最多的是書籍,其次是飾物,殿後是資料,其餘是用品。
要再見的書籍可大別為專業書與養性書。而此二門書又有華文,又有日文,又有英文。於是從專業書進行撤離處理,請祕書打電話去學校專門科系,詢問是否需要專業書的陳放,以供師生閱讀?獲得校方之同意表示,乃將依其所需書籍裝在箱內,個個送貨到府。舊書捐贈的對象,有外貿協會的日文行銷專業書約五十本,政大廣告學系所的華文、英文廣告專業書約七十本,政大日語所的日文專業書與養性書約八十本,文大廣告系的華文傳播專業書約六十本,以及屏東市的行動圖書館的華文養性書約九十本,尚有剛考上輔仁大學日語口譯研究所的林姓同學的日文養性書約五十本。還剩三十本左右,找不到歸宿送出,只好帶回家讓它們擠在已經爆滿的書房書櫃,他日再擇吉期找良人。
欲將舊書捐贈,內心實有陣陣不捨。花那麼多的時間收集,用那麼多的金錢購買,費那麼多的心血閱讀,得那麼多的智慧以充實,書書實在對我有濃情。如今欲將其捐出乃是挽救遭棄之惡運,只希望其能再利用而獲得環保三R之功用。但願協會、學校、圖書館等能善待而再用之,使舊書能流傳至久遠,且功用不減。
向書喊三聲無奈的再見後,回頭要處理飾品了。飾品有書法、繪畫、雕刻、鑄物等。書法中有一張是昔時任國策顧問的魏景蒙先生所賜的「實」一字,那一實字勉勵了時值廣告公司總經理的筆者要務實、要誠實、要踏實。至於繪畫則有多張當時同事所繪的總經理畫像,十足回味,實值珍惜。然有一幅油畫則很有故事性。
一九九四年澳洲墨爾本成立了國際行銷傳播經理人協會,而成為全球十來個都市分會之一員後,該墨爾本協會新任理事長為慶祝組織有成,乃召開國際會議。此一國際行銷傳播經理人協會(英文簡稱為MCEI)以都市為單位進行營運,在美國有舊金山、芝加哥,在歐洲有日內瓦、布魯塞爾、羅馬、巴黎,在亞洲有東京、大阪、台北,在澳洲有墨爾本等,於是這些都市分會的行銷人、傳播人均熱鬧赴會。
當會議結束後,都市分會的理事長均聚集在一起,檢討會議之得失。在檢討之時,墨爾本的理事長芭芭拉突然哭了出來,訴說本會議產生財務赤字,不知如何向人交代,各理事長紛紛獻策以堵芭芭拉不停流出之眼淚。筆者則將帶去的布袋玩偶史豔文捐出,在晚會時拍賣,將所得捐給墨爾本協會。至於個人,則購買芭芭拉本身所繪之《樂園中有鳥與林》之畫作。以私款解決公款,至於每都市協會則捐款美金一千元。如此,會會捐助,人人捐款,終將其虧損填平且超之。芭芭拉終於破涕為笑。
此幅《樂園中有鳥與林》的繪畫有意義。有紀念性實不忍向其說再見而棄於垃圾堆,乃將其贈送給新近開設公司之老同事,以添喜氣。
飾品有三件關公,二件是金屬作品,一件是泥土作品,其中有一件金屬作品的關公是帶刀又握書,雖不捨得離手,但是橫著心把祂送給目前在台灣執廣告媒體牛耳的老同事,祝福他早日成為文武雙才的傳播舵手。泥土作品中的關公紅光滿面,贈送給正在衝刺的年輕朋友,他曾帶著離開人在北京吃了一頓迄今仍不曾忘記的涮羊肉。剩下的一尊關公則帶回自家斗室書房放置,因為該尊是與內人參加一場在馬來西亞舉辦的和信高峰會時所購買的。
關公名氣甚大,是人人崇拜的財神,是老幼皆知的義氣人。一九九四年台北舉辦國際扶輪的年度大會,而在開始其兩年前祂就活躍於世界一百二十個國家。隨著台北籌備會印發的邀請卡、邀請書、邀請海報等,關公的畫像就與「乾杯在台北」連在一起而走遍扶輪國家。當年台北大會參加人數目標設定在三萬一千人,結果來了三萬四千人。國際扶輪總會高興、台北年會籌備委員會也興奮。人人說關公有保佑該道謝,於是,個人則到台北附近的關帝廟道謝,亦於翌年出差墨爾本時,也抽空去關公廟答謝。
飾品尚有許多,其中有一個是座鐘。這個座鐘陪我走過近三十年時光,它是我就任總經理時,由一群國際工商經營研究社(IMC)的朋友所贈送的。座鐘刻下了過去懷念的時間,也將會記下將來瞻望的時光。這個座鐘不能丟棄也不能送人,它必須留在身邊以知曉現今與未來的貴重。
這些飾品放在辦公室內的視線所及之處,天天透過視覺吸收飾品所發射出來的氣息,勉勵自己,感恩友人,個個反射著多情。
辦公室內除了上述的書籍、飾品外尚有資料塞滿書櫃。資料中較多的是文稿、企畫案、報告書、參考物等。
文稿是二十多年在《經濟日報》、《突破雜誌》、《動腦雜誌》等所發表的文章,經過年輕朋友李小姐的幫忙,已整理成可以印刷成書的模樣。然最近與一位雜誌社王姓朋友談及,想將過去四十多年的體驗以廣告「河邊一枝草」的態度,寫出行銷界、傳播界、廣告界、教育界的事事由來,她卻斷言不會有人想看,於是斷了念頭。因此在整理文稿留不留時,王姓朋友的斷言成了決定的參考。既然大事的來龍去脈都不會引人興趣,則那些小事的輕描淡寫怎麼會引人注目?於是說一聲再見,就把整理好的文稿傾倒在廢紙箱裏。
至於企畫案、報告書、參考物等,則是離開人在過去四十多年所從事的行銷傳播活動之紀錄或留底。如黛安芬內衣褲活動、台灣武田工廠開幕活動、森永奶粉提高市占活動、台灣發行公信會籌備、第四無線電視台執照審議經過、總統直選文宣活動、扶輪社凝聚台灣社會力活動、國際扶輪台北國際年會活動、廣播電台評議經過、廣播電台執照審議案件等。上述這些活動或事件均曾影響了台灣的社會、經濟,而這些紀錄或留底已使離開人不勝負荷,又從不同角度來看,事涉多人,故應有其他單位或他人也有保存。於是手一揮就再見了這些紀錄或留底。也不自省這些資料是花了幾十億元、幾百億元才幸得在身邊?
看得見的東西如書籍、飾品、資料較易進行棄或存、送或留之整理。然在看得見的東西上卻附著有看不見幾千人、幾萬人的汗淚。對此看不見的流汗人、流淚人實該深深言謝。這些人有媒體人、製作人、完稿人、印刷人等等。四十六年來置身於廣告界,不知與多少人交換過名片,名片夾幾十本裏存有交往過的同業、同道的恩情。
終歸得離開給我成長、成熟的廣告房間,也要走出給我夢想、期待的廣告大門。想回頭望望,卻不敢,生怕一回頭只見四十六年的過去,而無法望到難計的未來。因為有點貪心,想當一生的廣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