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顯達:只要站在台上,就一首首好好地拉

愛好音樂的朋友,很難不注意蘇顯達的名字頻繁地出現在節目訊息中。明明才辦完獨奏會,又有協奏曲演出;一會兒出現在小巨蛋舞台上,忽然又飛往金門坑道音樂節。錄製的專輯《拾光。電影故事》入圍今年第33屆傳藝金曲獎最佳演奏、最佳跨界獎(編按:截稿前尚未頒獎,因此未能得知是否獲獎)。滿滿的行程不說,還有北藝大音樂學院院長的行政職、每週主持的廣播節目,為漸凍人協會與安寧病房的公益演出,10餘年來從不停歇。說他真是位名符其實的鐵人,只見他一派輕鬆地笑道:「我這個年紀了,還在做30、40年前做的事情。」

滾動累積能量,保持最佳狀態

不斷地累積能量,是蘇顯達給自己的功課。他排曲目有個習慣,在整場曲目中,總是保留三分之一新曲子的空間,強迫自己在舊有的曲目中加上新的元素。到下一次演出時,新的已經變舊,又可以再往上增添。如此滾動累加,是他至今仍屹立不搖的秘訣。就像他從法國留學歸國後,決定每5年辦一次大型的巡迴演奏會。 他設定目標是:一定要有法國曲目、要有國人作品、要有新有舊,並且就觀眾的角度與自我的理想相結合。至今,巡迴演奏會已執行了8次。

為什麼要自討苦吃?他卻甘之若飴:「我很感恩,老天爺給我這麼多機會磨練,我就更要珍惜、表現應有的水準。」他說:「我常和學生分享,全世界少了你一個人來拉小提琴,也不會有什麼影響。所以人的存在價值要自己去定位、要連自己都看得起自己。」

只不過,那馬不停蹄的行事曆,不論是誰看到都會感到莫大壓力。他不否認,卻也不以為意,因為他會將所有的事情安排得妥貼,一面演出當下,一面也在準備即將到來的曲目;提前跟學生上完課,就挪出空檔陪家人。當事情照計畫執行,即使忙,也不亂。

「我是一位演奏者,不能用忙亂來當作拉不好琴的藉口。」那是他身體力行的價值觀。面對觀眾,他一方面激勵自己,一方面也告訴學生:「當你坐在台下的時候,你就是我的裁判!」

但若真的做不來,可以選擇不要嗎?蘇顯達斬釘截鐵地說:「可以 !你要有拒絕的勇氣!」他舉三大男高音之一的帕華洛帝為例,晚年在紐約曾唱到倒嗓,觀眾照樣不客氣地往台上噓。即使唱了千萬次的好歌,只要有一次出錯,就永遠難以抹煞。只有在乎自己的藝術是否能游刃有餘地呈現,才能維持該有的品質。

小提琴演奏家蘇顯達


儲值正能量,用嚴謹的態度面對舞台

當然,沒有強健的體魄,也無法承受龐大的工作量。幸虧蘇顯達就住學校旁,校園就是他的運動場。從家裡出來,進到校園直到最後面的荒山劇場,再到運動場走幾圈就是一個多小時。爬坡增進心肺功能,只要有時間就運動。對於體力,他滿意地說:「第一,我的體質不壞,雖然很多事情操心,但我的睡眠品質還不錯。第二,我的生活還蠻規律,很少應酬。」此外,他還有個維持了30、40年的生活習慣,就是晚上即使洗完澡睡覺,早上起來還會再清洗一次。好比電腦重新啟動,沖個澡,一天的活力與能量就來了。

但再忙碌,不能被剝奪的,就是留時間給自己。而且音樂會愈重,給自己的時間就要愈多。他會在繁重的工作後,預排一個假期來犒賞自己,像是一個甜點在遠方等待,工作起來也就更加起勁。

隨著年齡增長,反應力或許下降。但是豐富的閱歷,是年輕人做不到的。音樂上的詮釋,有時就差在這微妙時刻,多一點、少一點,都是智慧的結晶。蘇顯達坦然接受自己每一個時期的樣子。

「未來就隨緣吧!」他不想要像指揮家那樣期待在舞台上嚥下最後一口氣,也不想等到被說該退休了還厚著臉皮拉琴。不管將如何發展,只要拉琴,他就會用最嚴謹的態度來面對。蘇顯達想起,他看過記者訪問棒球投手王建民在大聯盟的表現,王建民回答:「沒有想太多,只是一球一球好好地投。」這給了蘇顯達很大的啟發,他說:「我也不完美、也有缺點,但只要站在台上,我就會一首一首好好地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