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亞遇上湯顯祖

莎士比亞和湯顯祖的比較,是文學研究的熱門題目之一,追本溯源,第一個將莎士比亞和湯顯祖相提並論的人,是日本學者青木正兒,他在《中國近世戲曲史》(1930) 說他們:「東西曲壇偉人,同出其時,亦一奇也。」

趙景深發表於一九四六年《文藝春秋》的文章〈湯顯祖與莎士比亞〉,是比較早的一篇比較文章, 他就以青木正兒這句話開展, 在全文最後,他總括出兩人的五個相同點:「湯顯祖和莎士比亞生卒年相同,同為東西二大戲曲家, 題材都是取之他人, 很少自己的想像創造, 並且都是不受羈勒的天才, 寫悲哀最為動人。」趙景深陳述的資料頗為豐富,觀點獨特,但趙景深強調二人之相同卻少說相異, 未免比附太過, 相對缺乏中國戲曲文化的獨立視野, 文中的看法也難以應付仔細推敲。

戲曲研究專家徐朔方發表於一九七八年《社會科學戰線》的文章〈湯顯祖和莎士比亞〉,是當代中國一篇重要的比較論文。徐朔方先著眼二人作品在戲劇創作形式和舞台演出形式上的不同,再而比較分析《牡丹亭》和《羅密歐與茱麗葉》, 說明「 《牡丹亭》在文學語言以及情節、結構方面遜於《羅密歐與茱麗葉》,而在思想內容上則後者不及《牡丹亭》。」

徐朔方的論文比較實在,後來中國大陸的比較研究學者,以該文為權威之一,有的學者以「夢」為中心意象比較「臨川四夢」和《仲夏夜之夢》,或以「主情論」作比較,自有看法。海外學者方面,《牡丹亭》的英譯者白之(Cyril Birch)的研究甚見功力,〈傳奇劇《冬天的故事》與《牡丹亭》比較〉(A Comparative View of Dramatic Romance:The Winter’s Tale and the Peony Pavilion) 一文的觀點,值得了解。

白之觀察《冬天的故事》 與《牡丹亭》的悲喜劇模式,前半悲劇的氣氛突然轉向喜劇解脫,二者都運用田園牧歌揭示純真與詭計的對立,抒情境界(LyricCapsule)用作反映心理狀態的戲劇手段。這篇文章最高妙的觀點, 是指出傳奇劇作者思考表象與現實的微妙關係,《牡丹亭》的杜麗娘死了,但畫像結合(fuse)或混淆(confuse)了現實與幻象,並帶來死而復生,帶出愛戰勝死亡的主題。《冬天的故事》的皇后埃爾米奧娜其實沒有死,扮成「雕像」並走下來,令觀眾驚喜,不論畫者、「雕像者」和劇作者,藝術家都以一己之力令有情人終成眷屬。

白之在文章結尾指出,團圓是傳奇劇的共同主題,《邯鄲記》的呂洞賓和《暴風雨》的普洛士帕羅可作比較,然而他沒有寫下去,論文也到此為止了。

鄭政恆
影評人、書評人,曾任香港電影金像獎、國際影評人聯盟獎、金馬獎評審。著有《記憶前書》,合著有《走著瞧──香港新銳作者六人合集》,主編有《五○年代香港詩選》、《香港短篇小說選2004—2005》、《2011 香港電影回顧》、《讀書有時》兩集,合編有《香港文學的傳承與轉化》、《香港當代作家作品=合集選.小說卷》、《香港文學與電影》、《香港當代詩選》、《港澳台八十後詩人選集》及《香港粵語頂硬上》等。二○一三年獲得香港藝術發展獎年度最佳藝術家獎(藝術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