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盛弘──他與他的記憶標本 III
Q.這本散文集裡台語俯拾即是,你為何如此大量使用?在「有音無字」的「困境」下,如何找出貼切的文字表達閩南語的精髓?
A.我的散文都扎根於生活,在生活的沃壤裡作品逐漸長成自己的姿態,以語言文字為例,書寫都會日常用的是普通話,東瀛紀遊夾雜日文漢字,凝視童少點滴時,很自然地便大量援引台語。台語是我的母語。台語文的尚未標準化,讓我應用時既辛苦,卻又充滿彈性與創造樂趣。語言理該「混血」,混血以豐富資料庫、生動表達方式。〈台灣童年〉這篇文章,希望營造樸素、簡單、直白而略帶幽默的風貌,因此出現菝拉(芭樂)、拿基歐(收音機),甚至斗宅(肚臍)等諧音字;至於啟首小品題為「枵鬼」,則帶有矯正時俗用「飫鬼」的意思──「飫」是飽食、吃太多,不恰與「餓鬼」相反嗎?我的選擇是枵腹從公的「枵」,義為肚餒腸飢,音也接近,音義兩全其美。
書裡多半文章,台語文扮演的是提神、點睛的角色,但〈種花〉是為榮耀母親而寫,母親不諳普通話,自然有大量使用台語文的必要。如果我的個性裡有稱之為耐心的美德,那就全給創作了。做法是土法煉鋼,先以普通話寫下,再譯成典雅台語文,但因成長環境的生活用語更帶幾分野與俗,又將典雅台語文改寫成口語,卻流於瑣碎、喪失文字美感。總之就是這樣的翻來覆去,定稿為四五本台語辭典,一個字一個字斟酌的結果,希望就算不懂台語的讀者,閱讀時稍加思索也能夠領會。〈種花〉發表後,很快有專家全文改寫成台語文版本。台語我雖不陌生,台語文卻是一門尚未能窺其堂奧的學問。
Q.「三稜鏡」三本書,文字各有不同,《大風吹:台灣童年》似乎較《慢慢走》、《關鍵字:台北》簡單明朗些,這是有意的營造、區隔嗎?
A.《中華民國筆會季刊》英譯了我〈盛夏的果實〉、〈味蕾炎涼〉兩篇散文同一期刊出,主編梁欣榮教授事後對我說,出刊前他總覽全書,問祕書,作者名字有無誤植?他懷疑兩篇文章不是同一位作者寫的。常有讀者喜歡我的某本著作,寫信告訴我,打算去找其他出版品來看,我告訴他們,別急,這一本和那一本,不管題材、文字風格、整體面貌都不盡相同。這自然是有意為之。於我而言,寫什麼在前、怎麼寫在後,但決定一篇文章好壞的是怎麼寫而不是寫什麼;當然,兩者無法一分為二,多半是因應內容而有量身打造的表現形式,《慢慢走》寫2001年歐洲一百日不結伴旅行,《關鍵字:台北》寫立足於台北都會的期望與失望,《大風吹:台灣童年》寫台灣鄉下童少經驗,每本書都是自我的一個碎片,組合成相對完整的我。
影響表現形式的,除了題材,還有「時間」在我這個寫作者身上大踏步踩過的痕跡,《大風吹》裡的作品,完成時間跨度長達十餘年,一方面寫作技法日益上手、美學偏好逐漸位移,二方面近年感覺逼近中年,看待同一記憶細節遂與十多年前有了不同的視角、不同的態度,自然要出之以不同的文字風格,〈台灣童年〉31則小品是書裡最遲完成的,我琢磨著把筆放鬆、放從容,選擇最簡單直白清澈透明的文字和結構,這也是我現在看待童年記憶的態度。常常我以為我患有強迫症,是文字控制狂,其實背後更有一隻大手在左右著我對文字的操控。
A.我的散文都扎根於生活,在生活的沃壤裡作品逐漸長成自己的姿態,以語言文字為例,書寫都會日常用的是普通話,東瀛紀遊夾雜日文漢字,凝視童少點滴時,很自然地便大量援引台語。台語是我的母語。台語文的尚未標準化,讓我應用時既辛苦,卻又充滿彈性與創造樂趣。語言理該「混血」,混血以豐富資料庫、生動表達方式。〈台灣童年〉這篇文章,希望營造樸素、簡單、直白而略帶幽默的風貌,因此出現菝拉(芭樂)、拿基歐(收音機),甚至斗宅(肚臍)等諧音字;至於啟首小品題為「枵鬼」,則帶有矯正時俗用「飫鬼」的意思──「飫」是飽食、吃太多,不恰與「餓鬼」相反嗎?我的選擇是枵腹從公的「枵」,義為肚餒腸飢,音也接近,音義兩全其美。
書裡多半文章,台語文扮演的是提神、點睛的角色,但〈種花〉是為榮耀母親而寫,母親不諳普通話,自然有大量使用台語文的必要。如果我的個性裡有稱之為耐心的美德,那就全給創作了。做法是土法煉鋼,先以普通話寫下,再譯成典雅台語文,但因成長環境的生活用語更帶幾分野與俗,又將典雅台語文改寫成口語,卻流於瑣碎、喪失文字美感。總之就是這樣的翻來覆去,定稿為四五本台語辭典,一個字一個字斟酌的結果,希望就算不懂台語的讀者,閱讀時稍加思索也能夠領會。〈種花〉發表後,很快有專家全文改寫成台語文版本。台語我雖不陌生,台語文卻是一門尚未能窺其堂奧的學問。
Q.「三稜鏡」三本書,文字各有不同,《大風吹:台灣童年》似乎較《慢慢走》、《關鍵字:台北》簡單明朗些,這是有意的營造、區隔嗎?
A.《中華民國筆會季刊》英譯了我〈盛夏的果實〉、〈味蕾炎涼〉兩篇散文同一期刊出,主編梁欣榮教授事後對我說,出刊前他總覽全書,問祕書,作者名字有無誤植?他懷疑兩篇文章不是同一位作者寫的。常有讀者喜歡我的某本著作,寫信告訴我,打算去找其他出版品來看,我告訴他們,別急,這一本和那一本,不管題材、文字風格、整體面貌都不盡相同。這自然是有意為之。於我而言,寫什麼在前、怎麼寫在後,但決定一篇文章好壞的是怎麼寫而不是寫什麼;當然,兩者無法一分為二,多半是因應內容而有量身打造的表現形式,《慢慢走》寫2001年歐洲一百日不結伴旅行,《關鍵字:台北》寫立足於台北都會的期望與失望,《大風吹:台灣童年》寫台灣鄉下童少經驗,每本書都是自我的一個碎片,組合成相對完整的我。
影響表現形式的,除了題材,還有「時間」在我這個寫作者身上大踏步踩過的痕跡,《大風吹》裡的作品,完成時間跨度長達十餘年,一方面寫作技法日益上手、美學偏好逐漸位移,二方面近年感覺逼近中年,看待同一記憶細節遂與十多年前有了不同的視角、不同的態度,自然要出之以不同的文字風格,〈台灣童年〉31則小品是書裡最遲完成的,我琢磨著把筆放鬆、放從容,選擇最簡單直白清澈透明的文字和結構,這也是我現在看待童年記憶的態度。常常我以為我患有強迫症,是文字控制狂,其實背後更有一隻大手在左右著我對文字的操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