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書遇上了Facebook一定會輸?

Facebook的貼文通常不長,很少超300字,即使沒有章法、沒有邏輯,但這個閱讀形式卻讓內容散播力道變得非常強勁,甚至改變了出版的遊戲規則,寫作好手、新秀躍躍欲試,探索著新的消費型態與喜好,一起創造未來。

前幾年一本知名月刊做了個調查,說國人平均一年看幾本書?結果答案是兩本。當時輿論嘩然,怎麼國人的閱讀風氣這麼糟!當時就有人在網路留言,說兩本書是哪兩本?恐怕一本是NB(筆記型電腦),另一本是FB(Facebook)。這句話在大約十年前只被當玩笑看,但這幾年下來,Facebook在國人的生活中,已真的取代了許多讀書的時間,一場Facebook與書籍的戰爭火熱開打,且愈戰愈烈!

Facebook真能替代書?從內容來看,似乎並不相同。Facebook的文章不長,很少超過300字,多數文字是日記式小語,沒有章法、沒系列、甚至沒邏輯,純粹是個人抒發,即興式發表、片斷的字句,怎麼能替代有篇章、有一定創作規畫、有足夠文字長度,且強調知識與感受體驗的書籍內容閱讀呢?但是Facebook的內容之所以吸引人,是因為你知道作者是誰。你認識他,你可能馬上讀後回應,你可以按讚、轉貼、發布,你不只是讀者,你同時可以當編者與發行人,這多元的閱讀角色轉換很過癮。加上多數的內容短短的,沒閱讀負擔,又有圖片,甚至影音,現在還來個直播,簡直就是SNG(Satellite News Gathering,衛星新聞轉播),十足充滿了閱讀樂趣,這往往是書所不能及的體驗。

這也就是為什麼小小的台灣,已經擁有全世界最多頻道的電視新聞台、近200台有線電視節目,加上十幾家過多的主要報紙、幾百本百花爭鳴又多元的雜誌、全台大中小功率的廣播電台,以及一年出版3萬本的新書,早已爆炸過載的資訊環境,當Facebook一出現,卻仍然能快速吸引了大量使用者湧入。

Facebook的普及率,在台灣比其他國家都高,而且不限男女老少,快速的串聯出一大國、一大國的社群。但是Facebook終究是Facebook,真的會從這一國侵襲到書與其他紙本與電子傳媒的地盤嗎?答案不用懷疑,就是如此。現在報紙完全不行了,整體發行量跌得一蹋糊塗,而且還繼續嚴重下滑。這幾年有線電視新聞台的收視率也普遍重挫,早已沒了當年風光,讀者的需求跑到那裡去了?答案是Facebook與LINE。在這兩者裡,有即時新聞、有娛樂消息、有健康新知、有民生指南、有專家評析,有各式各樣你想得到與想不到的內容。有自發性的發文,有被動性的回應,有正經八百的洞見,也有無厘頭的搞笑。

在新舊之間碰撞的商機與可能

當上網環境普及,當閱讀載具普遍之後,讀者很快的就被吸引過來,甚至改變了習慣,滲透了生活型態,起床第一件事是看手機,上大號不再看書而是帶手機。加上訊息發布已由過去官方權威機構主導的環境,改變成回到百姓大眾網友主導的時代,新的閱聽革命已經爆發。這不僅改變媒體與出版產業的生態,也影響了政治與經濟,從中東茉莉花革命、台灣太陽花運動,到美國總統川普的當選,一而再的說明了一切。只是讓懷抱傳統的人士不甘的是,這難道是一去不回頭的永久替代,就像卡帶換成了CD,底片變成了記憶卡嗎?能不能只是局部替換,像出現了汽車,火車與馬都還在;有了CD,竟然也還能存在著黑膠唱片!我的看法比較傾向於後者。儘管傳統傳媒的絕大部份的功能消失了,但它仍能有一些基礎的本質支撐(譬如紙本的手感或電視的畫質),而且在新舊媒體間能碰撞出新的火花與商機。

知名作家、主持人蔡詩萍過去一年多來,就在Facebook發表系列文章,每篇一寫就是2千字,網上回應熱烈,他一面寫,一面從按讚數摸索讀者的喜好。一年內分別在兩家出版社,集結出版了兩本新書──《回不去了,因為有一種愛》、《我該怎麼對你說,日常即永恆》,銷量比過去出版的書更佳。

又,一個20幾歲愛畫畫的小女生桃樂絲,因著可愛的圖像,在Facebook貼圖大受歡迎,之後出版社找上了她,出版了《表白──那些說不出口的話》一書,大賣5萬本,一本書的收入破百萬,衍生的文創商品陸續推出。一個台灣女生嫁給了法國老公,之後生了兩個小孩,她不斷在Facebook發表小孩的可愛照片,竟然累積了百萬粉絲。當她的新書《亞歷.肥安這樣長大》一推出就熱賣,發表會上擠滿了400多人,幾乎暴動。

另一個35歲住在台中的網路行銷顧問鍵人,因著每天在網上發表的獨特觀點,在一次五月天樂團主唱阿信的轉發後,粉絲大量增加,他也持續耕耘累積到33萬粉絲,一年前同時六家出版社找他出書,他的《每天來點負能量》新書是今年各大通路的暢銷榜前茅,最近還出了《2017負能量日曆》,也大受好評。

其實不只出版的取材來自網路與Facebook,許多出版社也善用Facebook做行銷,雖然叫好不一定就叫座,按讚數不完全反應到銷量,但因此帶動紙本書銷售的例子不在少數,尤其是人文社科類更是明顯,專家與網友的推薦,常常因口碑帶動購買,Facebook因此幫了出版不少的忙。可以想見,未來將是Facebook打敗書,但Facebook也會帶動書的銷售的時代,新的媒介、新的創作型式、新的工具、新的生活型態已經來臨,不論是書報雜誌或電視廣播網路,都將面臨新的挑戰。唯有跟上腳步,符合新世紀的消費需求,才能在新時代中存活發展。不管書還是Facebook,顯然各行各業都必須變臉迎戰。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數位時代》272期
https://www.bnext.com.tw/magazine/127006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數位時代》第272期
http://www.bnex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