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直擊!新創能量直追矽谷的機會之城——紐約

If I can make it there, I'll make it anywhere.
如果我能在那裡成功,我就可以去任何地方。
It's up to you, New York, New York!
就讓你決定吧,紐約啊!紐約!

有點年紀的讀者,對於這首經典歌曲應該不陌生。知名美國歌手法蘭克.辛納區 (Frank Sinatra)在1978年唱紅這首〈紐約,紐約〉(New York, New York),歌詞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紐約繁華的夜生活,充滿著機會與誘惑。

但外界較少知道,其實這首歌是在前一年的同名電影裡,由歌手麗莎.明尼莉(Liza Minnelli)演唱,辛納區則是在隔年公開演唱改編版本。不過後者的知名度不僅高,甚至也成為日後紐約洋基隊(New York Yankees)贏球的主題曲。
辛納區找到了他的機會。而40年後的紐約,則成為新創公司的逐夢之城。

募資額一度超越矽谷、全球評比第二
根據Startup Genome(2018)全球創業生態系評比,綜合團隊表現、人才數量、創業經驗、募資、市場觸及等五項因素,紐約排在世界第2位,僅次於矽谷。而這已經是連續兩年的好表現。

紐約的募資能力也很驚人。資誠和CB insights共同研究報告指出,紐約新創募資金額不只穩居東岸城市第一,2017年第3季共42.2億美元,一度超越了舊金山的41.7億美元和矽谷22億美元。

換句話說,無論是單指美國或全球市場,紐約已經能擺在天平兩端,和矽谷並駕齊驅。全球估值第8大的共享空間獨角獸WeWork,就是從這裡起家。「如果要接近市場、判斷商業模式正確性,紐約會是很好的選擇。如果是技術團隊,則應該去灣區,大批創投正在那找尋標的。」WeWork Labs全球負責人洛伊.亞德勒(Roee Adler)說。

跨國直擊!新創能量直追矽谷的機會之城——紐約
孕育15家獨角獸、募資額一度超越矽谷、全球創業生態系評比第二的城市——紐約,可能跟你記憶中的紐約很不一樣


貼近消費市場,金融、電商大咖雲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