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錶風格漫談
16世紀的德國在鐘錶的製作領先英法兩國。為了解決主發條(mainspring)的動力釋放不均, 德國發明了兩種裝置:一是截停裝置(stopwork),另一個採用Stackfree d。截停裝置可以防止發條的動力完全耗盡。Stackfreed一詞來自德文的starken feder,意思是strong spring(〝強有力的彈簧〞之意)。
利用這種彈簧來轉動一個凸輪(cam),在此一強有力的短彈簧的一端上有一小齒輪可以壓迫凸輪的邊緣,如此產生額外的磨擦力,而減少動力的輸出,使動力的釋放比較平穩均一,一直到此一彈簧的力量耗盡。易言之,Stackfreed 就是一種剎車裝置。許多很古老的16 世紀之德國製作之鼓形(tambour或drum)、蛋形(oval,其中包括著名的〝紐倫堡的蛋〞,Nurnberg egg)或是座墊形(cushion-shaped)錶都是備有Stackfreed的。
此外,這一些古錶的〝擺輪〞(balance),實際上並非18~19 世紀的那一種環圈形的,而僅是一支橫桿,兩端各有一個半球體。整體看就像一支啞鈴(dumbell)。這些錶都採用古老的冠輪(verge)擒縱。冠輪轉動時, 就會帶動這一支啞鈴形的〝擺〞左右來回晃動,利用豬鬃(hog's bristle)來調速,另外有一個鍍金的S型cock(擺輪罩)。
圖1就是1550年左右德國製作的自鳴錶,機芯夾板上可以看到左邊邊緣的一支鋼錘可以敲擊嵌在錶背殼內的音鈴。這個時期的錶常常吊掛在脖子上, 所以被稱為頸錶(neck watches),其重量往往高達800公克甚至1,200公克, 直徑也高達7公分~10公分。不消說,吊掛久了,脖子痠痛。更不用說,這是皇家貴族才用得起,非常名貴的錶。此時, 擺輪遊絲尚未發明,還要再等一百多年,所以這時的錶精準度不高,錶盤上僅一支時針來指示,錶盤刻度就是時標與半小時標而已!
十七世紀下半葉(1650~1700)的錶
即使是貴族,要買到一枚當年的頸錶也得等待一年半載。既然,錶的需求量愈來愈高,而且仍在用手工打造的時代,要增加產量是不可能的,僅能以增加熟練的技術工人來克服需求量的難題。圖2是一幅雕版畫,可能是Stradanus的傑作。畫作場景是16世紀的法蘭德斯(Flanders,包括今日的荷蘭)一座鐘錶工坊,牆壁上懸掛著上述這種頸錶。圖中可以看出工作檯上有多種工具齒輪,另外有不少工人。
當懷錶逐漸成為私人使用的時計時,珠寶匠、金匠、甚至琺瑯畫家也可以參與錶殼的設計與裝飾,目的是增加其華麗與貴重之感覺,以便富裕的人士肯不惜重金購買。這時法國的里摩日(Limoges)與Blois、瑞士的日內瓦、甚至荷蘭、倫敦等都有人材加入。
17世紀下半葉的法國先是由紅衣主教馬薩漢擔任首相,1661年(相當於中國大清王朝順治駕崩那一年) 這個掌握實權的首相亡故,太陽王路易十四親政。隔年財政大臣高樂貝進行財經改革。1682年,法蘭西喜劇院(Comedie Francaise)成立。1685年路易十四撤銷〝南特紹書〞(the Edict of Nantes),開始禁止信奉新教。之後的一年內,法國流失數以萬計的胡格諾(Huguenots,新教的一個支派)教徒。他們中有不少是鐘錶匠、金匠與寶石匠和琺瑯技師。
這些流失的人才中很多都逃至日內瓦,使得日內瓦變成一個新興的時計製造中心。1598年頒佈的〝南特紹書〞是法國對新教教徒的寬容,允許他們繼續留在法國工作與傳教,畢竟他們對法國的經濟有很大的貢獻。頒布〝南特紹書〞的法國國王是波旁王朝的開國君主亨利四世。路易十四廢除〝南特紹書〞之後,不但導致日內瓦成為另一時計中心而與巴黎競爭,此外,從1689年,他開始四處征戰。
這個時候的英國正是斯圖亞特(Stuart)王朝。由開國君主詹姆斯一世(James I,1603─1625)、查理一世(Charles I,1625─1649)、護國主(Lord Protector)克倫威爾(Oliver Cromwell)統治下的共和時代(The Commonwealth,1649─1660)、查理二世(Charles II,1660─1685)、詹姆斯二世(James II,1685─1688)到威廉三世與瑪麗二世(William III and Mary II)的共治時代(1689─1702)。之後進入18世紀安妮女王(Anne, 1702─1714)統治,1714年斯圖亞特王朝結束。都鐸(Tudor)王朝的伊莉莎白一世(Elizabeth I,1558─1603)在1587年下令處決陰謀奪取英格蘭王位的蘇格蘭瑪麗女王。16年後,無子嗣的伊莉莎白一世駕崩時,在動盪中由被處決的表姐,她的兒子詹姆斯一世繼任英國國王。蘇格蘭的瑪麗女王是亨利七世的外曾孫女,也是天主教的擁護者,與信奉新教英國國教的伊莉莎白一世是敵對的。十七世紀的英國斯圖亞特王朝幾乎整整一百年內,都是天主教與新教之間的鬥爭。
【完整內容請見《Timesquare 時間觀念》 110期】
www.woodstone-online.com
利用這種彈簧來轉動一個凸輪(cam),在此一強有力的短彈簧的一端上有一小齒輪可以壓迫凸輪的邊緣,如此產生額外的磨擦力,而減少動力的輸出,使動力的釋放比較平穩均一,一直到此一彈簧的力量耗盡。易言之,Stackfreed 就是一種剎車裝置。許多很古老的16 世紀之德國製作之鼓形(tambour或drum)、蛋形(oval,其中包括著名的〝紐倫堡的蛋〞,Nurnberg egg)或是座墊形(cushion-shaped)錶都是備有Stackfreed的。
此外,這一些古錶的〝擺輪〞(balance),實際上並非18~19 世紀的那一種環圈形的,而僅是一支橫桿,兩端各有一個半球體。整體看就像一支啞鈴(dumbell)。這些錶都採用古老的冠輪(verge)擒縱。冠輪轉動時, 就會帶動這一支啞鈴形的〝擺〞左右來回晃動,利用豬鬃(hog's bristle)來調速,另外有一個鍍金的S型cock(擺輪罩)。
圖1就是1550年左右德國製作的自鳴錶,機芯夾板上可以看到左邊邊緣的一支鋼錘可以敲擊嵌在錶背殼內的音鈴。這個時期的錶常常吊掛在脖子上, 所以被稱為頸錶(neck watches),其重量往往高達800公克甚至1,200公克, 直徑也高達7公分~10公分。不消說,吊掛久了,脖子痠痛。更不用說,這是皇家貴族才用得起,非常名貴的錶。此時, 擺輪遊絲尚未發明,還要再等一百多年,所以這時的錶精準度不高,錶盤上僅一支時針來指示,錶盤刻度就是時標與半小時標而已!
十七世紀下半葉(1650~1700)的錶
即使是貴族,要買到一枚當年的頸錶也得等待一年半載。既然,錶的需求量愈來愈高,而且仍在用手工打造的時代,要增加產量是不可能的,僅能以增加熟練的技術工人來克服需求量的難題。圖2是一幅雕版畫,可能是Stradanus的傑作。畫作場景是16世紀的法蘭德斯(Flanders,包括今日的荷蘭)一座鐘錶工坊,牆壁上懸掛著上述這種頸錶。圖中可以看出工作檯上有多種工具齒輪,另外有不少工人。
當懷錶逐漸成為私人使用的時計時,珠寶匠、金匠、甚至琺瑯畫家也可以參與錶殼的設計與裝飾,目的是增加其華麗與貴重之感覺,以便富裕的人士肯不惜重金購買。這時法國的里摩日(Limoges)與Blois、瑞士的日內瓦、甚至荷蘭、倫敦等都有人材加入。
17世紀下半葉的法國先是由紅衣主教馬薩漢擔任首相,1661年(相當於中國大清王朝順治駕崩那一年) 這個掌握實權的首相亡故,太陽王路易十四親政。隔年財政大臣高樂貝進行財經改革。1682年,法蘭西喜劇院(Comedie Francaise)成立。1685年路易十四撤銷〝南特紹書〞(the Edict of Nantes),開始禁止信奉新教。之後的一年內,法國流失數以萬計的胡格諾(Huguenots,新教的一個支派)教徒。他們中有不少是鐘錶匠、金匠與寶石匠和琺瑯技師。
這些流失的人才中很多都逃至日內瓦,使得日內瓦變成一個新興的時計製造中心。1598年頒佈的〝南特紹書〞是法國對新教教徒的寬容,允許他們繼續留在法國工作與傳教,畢竟他們對法國的經濟有很大的貢獻。頒布〝南特紹書〞的法國國王是波旁王朝的開國君主亨利四世。路易十四廢除〝南特紹書〞之後,不但導致日內瓦成為另一時計中心而與巴黎競爭,此外,從1689年,他開始四處征戰。
這一枚直徑59mm的兩套銀殼懷錶,黃銅鍍金全夾板上可看到他的簽名Benjamin Hill Londini龍飛鳳舞的字樣
這個時候的英國正是斯圖亞特(Stuart)王朝。由開國君主詹姆斯一世(James I,1603─1625)、查理一世(Charles I,1625─1649)、護國主(Lord Protector)克倫威爾(Oliver Cromwell)統治下的共和時代(The Commonwealth,1649─1660)、查理二世(Charles II,1660─1685)、詹姆斯二世(James II,1685─1688)到威廉三世與瑪麗二世(William III and Mary II)的共治時代(1689─1702)。之後進入18世紀安妮女王(Anne, 1702─1714)統治,1714年斯圖亞特王朝結束。都鐸(Tudor)王朝的伊莉莎白一世(Elizabeth I,1558─1603)在1587年下令處決陰謀奪取英格蘭王位的蘇格蘭瑪麗女王。16年後,無子嗣的伊莉莎白一世駕崩時,在動盪中由被處決的表姐,她的兒子詹姆斯一世繼任英國國王。蘇格蘭的瑪麗女王是亨利七世的外曾孫女,也是天主教的擁護者,與信奉新教英國國教的伊莉莎白一世是敵對的。十七世紀的英國斯圖亞特王朝幾乎整整一百年內,都是天主教與新教之間的鬥爭。
【完整內容請見《Timesquare 時間觀念》 110期】
www.woodstone-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