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種手術都要麻醉嗎?會不會醒不來?了解麻醉就不會害怕了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481期
文/郭岳潭
2015年熱播的台灣醫療劇《麻醉風暴》,一度引起高度討論、高收視率,也橫掃金鐘4座大獎,演員吳慷仁還奪下最佳迷你劇集男配角獎;更重要的是,讓民眾一窺隱身幕後的麻醉科醫師日常真實面貌。
麻醉讓醫療行為更順利
談到「麻醉」一詞,一般人第一時間都會想到開刀,像是取結石、割闌尾、開白內障、人工膝關節置換、腫瘤切除等,這些大大小小的手術,都必須麻醉。事實上,麻醉應用範圍非常廣泛,從打針、補蛀牙、拔牙、植牙、整形、醫美療程,到常見的無痛腸胃鏡、心導管檢查,還有剖腹產等,都少不了麻醉的醫療行為。
所謂的麻醉,從字面上的意思來看,麻是不疼痛、醉則是無知覺的意思。台灣術後加速康復學會理事長、台灣麻醉醫學會理事、國泰綜合醫院怡樂適ERAS中心主任暨麻醉科主治醫師郭書麟指出,麻醉主要提供鎮靜、睡眠、止痛等作用,利用麻醉藥物使病患的痛覺及知覺暫時消失,期間也可能使用鎮靜藥物,讓病患失去活動能力、意識及記憶的醫療行為,避免因病患因素影響手術的準確性及安全。
「透過麻醉可以將病患疼痛感降到最低,甚至是無痛,讓整個醫療過程更順利進行。」郭書麟表示,任何手術無論大小,對於病患來說都算是一種創傷,伴隨而來的疼痛感更是首當其衝的問題,手術過程可能造成病患無法忍受的疼痛狀況;而麻醉可以減少交感或副交感神經的反射作用,主要目的是為了降低或避免手術引起的不良生理反應,如心跳過快、血壓升高、腦壓升高、心肺負荷增加等,以及減少病患的焦慮、不安情緒,將手術帶給病患生理及心理上的創傷降至最低,同時讓手術能順利進行。
麻醉涵蓋生老病死,小從打針、大到開心
麻醉應用範圍有多廣泛?郭書麟說明,醫療行為涵蓋了生老病死,也幾乎脫離不了麻醉,從頭到腳的手術,也都少不了麻醉。
臨床上,最常見的疫苗注射,如嬰幼兒疫苗接種時塗抹的麻醉藥膏,就可算是局部麻醉,還有牙科治療時,會先在治療部位塗抹局部麻醉藥膏,再進行麻醉劑的注射。另外,微整療程如打雷射、電波、音波、皮秒等,也都會先上麻膏,降低施打時的疼痛感及灼熱感。
開心、開顱,重大手術非麻醉不可
郭書麟強調,尤其是大部分的手術都需要麻醉,以國人十大死因首位的惡性腫瘤為例,包括:皮膚癌、乳癌、卵巢癌、口腔癌、大腸直腸癌、肝癌、肺癌,早期都以手術切除腫瘤為主,還有大腸癌的病徵大腸息肉、皮膚上突起的脂肪瘤,以及女性常見的良性腫瘤,如子宮肌瘤、甲狀腺結節,手術前也需要先麻醉。
國人死因排名第2至4位的心腦血管疾病,如心肌梗塞、冠狀動脈狹窄、腦中風、動脈瘤等,這種重大手術有可能需要開胸、開心、開顱、剖腹,手術時間長達數小時以上,手術風險也高,非得麻醉,否則無法進行手術。
郭書麟表示,切除惡性腫瘤合併廓清淋巴結、冠狀動脈繞道手術、顱內動脈取栓術,手術技術難度相當高,都屬於重大手術,必須進行麻醉程度最深層的全身麻醉,病患不但不能有任何知覺,且止痛要求高,不能產生痛覺,才能讓開刀過程更迅速,也要讓病患完全睡著,對整個手術不存有記憶,不記得手術中發生的過程。
手術從頭到腳,少不了麻醉
根據110年全民健康保險醫療統計年報中,國人門急診、住院常見的手術,例如:眼科中的白內障、青光眼、近視雷射;循環系統疾病中的下肢靜脈曲張;呼吸系統疾病的扁桃腺結石;消化系統疾病中的闌尾炎、腹股溝疝氣、腸阻塞、痔瘡、膽結石;肌肉骨骼系統及結締組織疾病中的骨折、椎間盤疾病、人工膝關節置換;生殖泌尿系統疾病中的尿路結石症,手術時都少不了麻醉。
近視雷射、換人工水晶體,麻醉讓手術不痛 「麻醉方式並非一定,可根據手術部位設計不同的麻醉方式,也會因人而異進行調整。」郭書麟舉例,近年盛行的近視雷射,一般以點麻醉眼藥水的方式,進行局部麻醉,手術過程中,病患不會有疼痛感,但仍會有不舒服、壓迫及異物感。
而老年人常見的白內障人工水晶體置換術,則是採取球後麻醉,也是屬於局部麻醉的方式,將麻醉劑注射於眼球周圍,讓肌肉及神經失去知覺及痛覺,手術過程不會感到疼痛;如果是無法配合的患者,如患有失智症、意識不清楚、身體狀況不能久躺,如脊椎長骨刺、椎間盤突出等狀況,則可以採用全身麻醉,讓病患順利接受手術。
另外,老年人常見的人工膝關節置換術,通常採以半身麻醉為主,暫時性阻斷神經傳導疼痛感覺到腦部的功能,因手術部位在下肢,只需要讓下半身沒有知覺及痛覺即可,病患仍可保持清醒,只是感覺不到手術部位的疼痛,並全程監測血壓、心跳有無異常;除非特殊狀況才須採用全身麻醉,例如:病患感到異常焦慮、緊張,就會給予鎮靜劑,讓病患進入睡眠狀態。
小朋友怕看牙,舒眠麻醉好順利
每個人都怕看牙,尤其是幼童更會哭鬧不罷休,而舒眠麻醉就是良好的解決選項,給予含有少量麻醉成分的果汁,讓小朋友進入睡眠狀態,再透過點滴給予麻醉藥物,維持在中度鎮靜的狀態下,讓小朋友在近似睡眠中,順利完成懼怕的蛀牙、拔牙等牙科治療,牙科舒眠麻醉也常運用在身心障礙者等特殊患者身上。
生產、腸胃鏡檢查,麻醉也能派上用場 郭書麟指出,剖腹產通常以半身麻醉為主,讓產婦側躺進行脊椎麻醉,麻醉藥物較不會進入媽媽的全身血流,對胎兒幾乎沒有影響;若情緒緊張可給予鎮靜藥物,全程有生理監視器的監控下,在睡眠狀態進行剖腹產手術。除非產婦對半身麻醉藥物嚴重過敏、凝血功能有問題或脊椎曾動過手術等,才會改用全身麻醉。
在國人定期健康檢查風氣帶領下,腸胃鏡是普遍的自費項目,是能夠揪出大腸息肉、大腸直腸癌,以及診斷胃潰瘍、胃癌的重要工具。
郭書麟表示,腸胃鏡屬於侵入式檢查,檢查過程中,醫師會使用一條長度約110至160公分、直徑約0.9至1.2公分的黑色軟管,放置於病患體內進行檢查,胃鏡從嘴巴進入胃部時,會摩擦咽喉、食道,產生噁心嘔吐、異物及疼痛感,同時打入空氣撐開食道及胃部,都會讓病患難以忍受。
而大腸鏡從肛門進入腸道,經直腸、乙狀結腸、降結腸、橫結腸、升結腸、盲腸直到闌尾,由於軟管需要在彎彎曲曲的腸道中前進,容易因深入、轉彎、充氣,引起腹部絞痛及脹痛感,疼痛感相較於胃鏡更明顯;若是病患無法配合,將影響醫師施作及檢查準確度。
「如同睡了一場覺,即完成檢查」,是病患做完無痛腸胃鏡的感受。郭書麟說明,不同於大部分手術的全身麻醉需要住院,無痛腸胃鏡是以靜脈注射短效的鎮靜及麻醉止痛藥物,進行的舒眠麻醉屬於淺層麻醉的全身麻醉,檢查完之後即可返家休息。
無痛腸胃鏡的主要目的,是讓病患的知覺及痛覺消失,並減少檢查過程的焦慮、不安及恐懼;更重要的是,醫師在施作過程中,不會受到病患的干擾,能夠更穩定且專注進行檢查,檢查完成率更高,當然結果也會更準確。
麻醉可以用來止痛?
郭書麟指出,止痛是麻醉的其中一部份,而麻醉不只應用於手術過程中,更可以延伸至術後止痛,就是所謂的「疼痛管理」。術後疼痛攸關病患的預後,也是評估能否盡速回歸日常生活的關鍵指標,良好的止痛能夠有效減輕病患因疼痛而產生的副作用,可以提早下床活動、促進傷口復原,以及減少手術後所產生的併發症。
過度的疼痛,會使病患因交感神經系統過度興奮,心跳加速、血壓上升、心血管收縮,造成心律不整、甚至是心絞痛,無法好好睡眠,而疼痛也會刺激壓力荷爾蒙分泌,導致組織崩解,延緩身體修復時間及傷口癒合;如果因疼痛而不敢深呼吸,將會導致肺部相關併發症,發生肺塌陷或肺炎,手術後疼痛控制不良,往往會造成日後的慢性疼痛。
疼痛有分輕、中、重度之分,常見的術後止痛方式,包括: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嗎啡類止痛藥、嗎啡類止痛針劑、自控式止痛等。
郭書麟說明,傳統術後止痛是由病患發出疼痛求救訊號,往往已經忍受了一段時間的疼痛,從告知醫護人員、經醫師評估開立適合的止痛藥物,到給予止痛藥物,再等待藥效發揮作用,通常超過30分鐘以上,大幅增加疼痛以及止痛藥物的副作用風險,例如:噁心、嘔吐。
什麼是自控式止痛?
自控式止痛則是由麻醉科醫師依照病患的狀況,止痛劑採用調製方式,除了鴉片類藥物,還會添加止吐藥及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等,有效提升術後止痛的效果。當病患疼痛時,即可按下按鈕,於靜脈或硬脊膜導管注射低劑量的止痛藥物,快速得到止痛的效果,優點是給藥方式更有彈性,能夠減少疼痛時間、促進止痛效率,同時可間歇性、多次、少劑量,有效避免副作用的發生。
郭書麟補充,最新的術後止痛觀念為多模式止痛,涵蓋手術前、中、後的疼痛管理,由麻醉科醫師團隊與病患及家屬,進行術前麻醉諮詢門診,制定個人化麻醉策略,多重模式止痛是利用多樣藥物、不同作用機轉與給藥途徑,相互加乘後達到最佳個人化麻醉止痛,全面降低病患的疼痛感及副作用風險,及提升手術效果及術後的舒適度,讓術後復原有最好的效果。
文/郭岳潭
2015年熱播的台灣醫療劇《麻醉風暴》,一度引起高度討論、高收視率,也橫掃金鐘4座大獎,演員吳慷仁還奪下最佳迷你劇集男配角獎;更重要的是,讓民眾一窺隱身幕後的麻醉科醫師日常真實面貌。
麻醉讓醫療行為更順利
談到「麻醉」一詞,一般人第一時間都會想到開刀,像是取結石、割闌尾、開白內障、人工膝關節置換、腫瘤切除等,這些大大小小的手術,都必須麻醉。事實上,麻醉應用範圍非常廣泛,從打針、補蛀牙、拔牙、植牙、整形、醫美療程,到常見的無痛腸胃鏡、心導管檢查,還有剖腹產等,都少不了麻醉的醫療行為。
所謂的麻醉,從字面上的意思來看,麻是不疼痛、醉則是無知覺的意思。台灣術後加速康復學會理事長、台灣麻醉醫學會理事、國泰綜合醫院怡樂適ERAS中心主任暨麻醉科主治醫師郭書麟指出,麻醉主要提供鎮靜、睡眠、止痛等作用,利用麻醉藥物使病患的痛覺及知覺暫時消失,期間也可能使用鎮靜藥物,讓病患失去活動能力、意識及記憶的醫療行為,避免因病患因素影響手術的準確性及安全。
「透過麻醉可以將病患疼痛感降到最低,甚至是無痛,讓整個醫療過程更順利進行。」郭書麟表示,任何手術無論大小,對於病患來說都算是一種創傷,伴隨而來的疼痛感更是首當其衝的問題,手術過程可能造成病患無法忍受的疼痛狀況;而麻醉可以減少交感或副交感神經的反射作用,主要目的是為了降低或避免手術引起的不良生理反應,如心跳過快、血壓升高、腦壓升高、心肺負荷增加等,以及減少病患的焦慮、不安情緒,將手術帶給病患生理及心理上的創傷降至最低,同時讓手術能順利進行。
麻醉涵蓋生老病死,小從打針、大到開心
麻醉應用範圍有多廣泛?郭書麟說明,醫療行為涵蓋了生老病死,也幾乎脫離不了麻醉,從頭到腳的手術,也都少不了麻醉。
臨床上,最常見的疫苗注射,如嬰幼兒疫苗接種時塗抹的麻醉藥膏,就可算是局部麻醉,還有牙科治療時,會先在治療部位塗抹局部麻醉藥膏,再進行麻醉劑的注射。另外,微整療程如打雷射、電波、音波、皮秒等,也都會先上麻膏,降低施打時的疼痛感及灼熱感。
開心、開顱,重大手術非麻醉不可
郭書麟強調,尤其是大部分的手術都需要麻醉,以國人十大死因首位的惡性腫瘤為例,包括:皮膚癌、乳癌、卵巢癌、口腔癌、大腸直腸癌、肝癌、肺癌,早期都以手術切除腫瘤為主,還有大腸癌的病徵大腸息肉、皮膚上突起的脂肪瘤,以及女性常見的良性腫瘤,如子宮肌瘤、甲狀腺結節,手術前也需要先麻醉。
國人死因排名第2至4位的心腦血管疾病,如心肌梗塞、冠狀動脈狹窄、腦中風、動脈瘤等,這種重大手術有可能需要開胸、開心、開顱、剖腹,手術時間長達數小時以上,手術風險也高,非得麻醉,否則無法進行手術。
郭書麟表示,切除惡性腫瘤合併廓清淋巴結、冠狀動脈繞道手術、顱內動脈取栓術,手術技術難度相當高,都屬於重大手術,必須進行麻醉程度最深層的全身麻醉,病患不但不能有任何知覺,且止痛要求高,不能產生痛覺,才能讓開刀過程更迅速,也要讓病患完全睡著,對整個手術不存有記憶,不記得手術中發生的過程。
手術從頭到腳,少不了麻醉
根據110年全民健康保險醫療統計年報中,國人門急診、住院常見的手術,例如:眼科中的白內障、青光眼、近視雷射;循環系統疾病中的下肢靜脈曲張;呼吸系統疾病的扁桃腺結石;消化系統疾病中的闌尾炎、腹股溝疝氣、腸阻塞、痔瘡、膽結石;肌肉骨骼系統及結締組織疾病中的骨折、椎間盤疾病、人工膝關節置換;生殖泌尿系統疾病中的尿路結石症,手術時都少不了麻醉。
近視雷射、換人工水晶體,麻醉讓手術不痛 「麻醉方式並非一定,可根據手術部位設計不同的麻醉方式,也會因人而異進行調整。」郭書麟舉例,近年盛行的近視雷射,一般以點麻醉眼藥水的方式,進行局部麻醉,手術過程中,病患不會有疼痛感,但仍會有不舒服、壓迫及異物感。
而老年人常見的白內障人工水晶體置換術,則是採取球後麻醉,也是屬於局部麻醉的方式,將麻醉劑注射於眼球周圍,讓肌肉及神經失去知覺及痛覺,手術過程不會感到疼痛;如果是無法配合的患者,如患有失智症、意識不清楚、身體狀況不能久躺,如脊椎長骨刺、椎間盤突出等狀況,則可以採用全身麻醉,讓病患順利接受手術。
另外,老年人常見的人工膝關節置換術,通常採以半身麻醉為主,暫時性阻斷神經傳導疼痛感覺到腦部的功能,因手術部位在下肢,只需要讓下半身沒有知覺及痛覺即可,病患仍可保持清醒,只是感覺不到手術部位的疼痛,並全程監測血壓、心跳有無異常;除非特殊狀況才須採用全身麻醉,例如:病患感到異常焦慮、緊張,就會給予鎮靜劑,讓病患進入睡眠狀態。
小朋友怕看牙,舒眠麻醉好順利
每個人都怕看牙,尤其是幼童更會哭鬧不罷休,而舒眠麻醉就是良好的解決選項,給予含有少量麻醉成分的果汁,讓小朋友進入睡眠狀態,再透過點滴給予麻醉藥物,維持在中度鎮靜的狀態下,讓小朋友在近似睡眠中,順利完成懼怕的蛀牙、拔牙等牙科治療,牙科舒眠麻醉也常運用在身心障礙者等特殊患者身上。
生產、腸胃鏡檢查,麻醉也能派上用場 郭書麟指出,剖腹產通常以半身麻醉為主,讓產婦側躺進行脊椎麻醉,麻醉藥物較不會進入媽媽的全身血流,對胎兒幾乎沒有影響;若情緒緊張可給予鎮靜藥物,全程有生理監視器的監控下,在睡眠狀態進行剖腹產手術。除非產婦對半身麻醉藥物嚴重過敏、凝血功能有問題或脊椎曾動過手術等,才會改用全身麻醉。
在國人定期健康檢查風氣帶領下,腸胃鏡是普遍的自費項目,是能夠揪出大腸息肉、大腸直腸癌,以及診斷胃潰瘍、胃癌的重要工具。
郭書麟表示,腸胃鏡屬於侵入式檢查,檢查過程中,醫師會使用一條長度約110至160公分、直徑約0.9至1.2公分的黑色軟管,放置於病患體內進行檢查,胃鏡從嘴巴進入胃部時,會摩擦咽喉、食道,產生噁心嘔吐、異物及疼痛感,同時打入空氣撐開食道及胃部,都會讓病患難以忍受。
而大腸鏡從肛門進入腸道,經直腸、乙狀結腸、降結腸、橫結腸、升結腸、盲腸直到闌尾,由於軟管需要在彎彎曲曲的腸道中前進,容易因深入、轉彎、充氣,引起腹部絞痛及脹痛感,疼痛感相較於胃鏡更明顯;若是病患無法配合,將影響醫師施作及檢查準確度。
「如同睡了一場覺,即完成檢查」,是病患做完無痛腸胃鏡的感受。郭書麟說明,不同於大部分手術的全身麻醉需要住院,無痛腸胃鏡是以靜脈注射短效的鎮靜及麻醉止痛藥物,進行的舒眠麻醉屬於淺層麻醉的全身麻醉,檢查完之後即可返家休息。
無痛腸胃鏡的主要目的,是讓病患的知覺及痛覺消失,並減少檢查過程的焦慮、不安及恐懼;更重要的是,醫師在施作過程中,不會受到病患的干擾,能夠更穩定且專注進行檢查,檢查完成率更高,當然結果也會更準確。
麻醉可以用來止痛?
郭書麟指出,止痛是麻醉的其中一部份,而麻醉不只應用於手術過程中,更可以延伸至術後止痛,就是所謂的「疼痛管理」。術後疼痛攸關病患的預後,也是評估能否盡速回歸日常生活的關鍵指標,良好的止痛能夠有效減輕病患因疼痛而產生的副作用,可以提早下床活動、促進傷口復原,以及減少手術後所產生的併發症。
過度的疼痛,會使病患因交感神經系統過度興奮,心跳加速、血壓上升、心血管收縮,造成心律不整、甚至是心絞痛,無法好好睡眠,而疼痛也會刺激壓力荷爾蒙分泌,導致組織崩解,延緩身體修復時間及傷口癒合;如果因疼痛而不敢深呼吸,將會導致肺部相關併發症,發生肺塌陷或肺炎,手術後疼痛控制不良,往往會造成日後的慢性疼痛。
疼痛有分輕、中、重度之分,常見的術後止痛方式,包括: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嗎啡類止痛藥、嗎啡類止痛針劑、自控式止痛等。
郭書麟說明,傳統術後止痛是由病患發出疼痛求救訊號,往往已經忍受了一段時間的疼痛,從告知醫護人員、經醫師評估開立適合的止痛藥物,到給予止痛藥物,再等待藥效發揮作用,通常超過30分鐘以上,大幅增加疼痛以及止痛藥物的副作用風險,例如:噁心、嘔吐。
什麼是自控式止痛?
自控式止痛則是由麻醉科醫師依照病患的狀況,止痛劑採用調製方式,除了鴉片類藥物,還會添加止吐藥及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等,有效提升術後止痛的效果。當病患疼痛時,即可按下按鈕,於靜脈或硬脊膜導管注射低劑量的止痛藥物,快速得到止痛的效果,優點是給藥方式更有彈性,能夠減少疼痛時間、促進止痛效率,同時可間歇性、多次、少劑量,有效避免副作用的發生。
郭書麟補充,最新的術後止痛觀念為多模式止痛,涵蓋手術前、中、後的疼痛管理,由麻醉科醫師團隊與病患及家屬,進行術前麻醉諮詢門診,制定個人化麻醉策略,多重模式止痛是利用多樣藥物、不同作用機轉與給藥途徑,相互加乘後達到最佳個人化麻醉止痛,全面降低病患的疼痛感及副作用風險,及提升手術效果及術後的舒適度,讓術後復原有最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