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台南市教育局長鄭新輝:學生畢業中、英文都好,才是雙語教育

說起台南市雙語教育的推動,有一段很長的醞釀時間;早在87學年度,台南市就開始推動小二至小六每週2節英語課。

台南市教育局長鄭新輝正好是當時的教育局長。他指出,依研究發現,年紀愈小、聽力敏感度高,膽子愈大、愈不怕講英文,因此,將英語課向下延伸到小二,並首度公開甄選100位可以全英語教學的國小老師,鼓勵老師在英語課堂上儘量用全英語教學,使用比例依據學童反應狀況自行調整。

另一個很重要的背景是,2013年底,前台南市長賴清德宣布推動英語成為台南第二官方語言,大力推動英語,延續重視中、小學英語教學。

施行CLIL雙語教學計畫,學生口說能力進步

在國小英語授課節數無法增加下,台南市引進CLIL(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學科內容與語言整合學習)教學,部分領域(科目)如藝術、綜合、健體、自然等,採全英語教學,兼重英語和學科內容學習。106學年有8所國小試辦CLIL雙語教學計畫。

根據成大所做的CLIL研究結果,愈是國小低年級,英語的學習成效愈好,尤其是聽和說的表現。鄭新輝指出:「語言學習的進程應該是先聽說、再讀寫,但是過去國內學英文的方法偏重讀寫,忽略聽說,把學習進程顛倒了。」

根據「TLCC財團法人語言訓練測驗中心」在8所試辦CLIL計畫的國小所做的英檢結果來看,發現2個學期後,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顯著提升。低年級與中年級學生各項口說能力指標都進步了5~8%,全體學生在「能以正確的發音和語調朗讀短句」的達成率84%最高,效果顯著。

雙語,要讓畢業生中、英文一樣好

鄭新輝指出,從加拿大的雙語學習經驗來看,CLIL用英語教學的比例應該和年齡成反比。亦即,年齡愈低時,學科用英語授課的比重可以高一些;隨著孩子年齡漸長,用英語教學的比重再慢慢降低。鄭新輝說:「以英語進行學科教學,有助於學生沉浸在英語環境中,但也不能反過來讓中文變差了,要讓畢業學生的中、英文都好,這樣才能叫雙語學校,否則只能是雙語教學。」

107學年度台南市的CLIL學校增加為13所國小,108學年度再增加3所國中,共計16所(見表)。鄭新輝說:「CLIL學習,讓孩子自然沉浸在用英語互動的情境裡,學生聽、說、讀、寫的學習成效好,未來會持續推動。」希望讓台南每個大區域裡至少有1所國中、2所國小實施CLIL。



外師本身就是情境

師資是實施CLIL很重要的關鍵。台南市目前有外師39位,明年度還會再增加。不僅提供CLIL學校,中外師共同備課、協同教學,也提供申請外師巡迴共聘學校、行動英語村等學校,讓外師走入偏鄉學校和小朋友互動。

鄭新輝表示,外師本身就是一個情境,除了教學的語法、語句道地之外,也讓孩子習慣和外國人互動。鄭新輝強調,本國中師也可以單獨教CLIL,未來外師將會扮演更多支援協助的角色,支持1~3所學校的老師一起備課。

除了引進外師,台南市也同步展開中師的招募。包括:教師甄試招募具雙語教學能力的老師;和師培大學合作培養能全英進行領域教學的公費生。

另外也多方尋找資源,像是背包客、和美國師培大學合作,爭取實習生到台南進行海外實習,由中師擔任實習和輔導老師。

法規鬆綁,將成立K12的雙語學校

配合「沙崙智慧綠能科技城」的發展,台南市已規劃將沙崙國中改制為從幼兒園到高中教育階段(K12)的全雙語學校。鄭新輝表示,成立全雙語學校涉及幼兒教育、國民教育、高級中等教育法等法規,法規鬆綁之後,將可賦予推動K12全雙語學校的法源基礎。

考慮未來孩子升學進路的不同,雙語學校的目標將採中文、英語並行的教學模式,課程內容包括本國和外國課程選單。除了英語課外,也會兼採部分領域全英語授課,不僅讓學生學會領域知識,英文聽、說、讀、寫也並重發展,尤其是強化聽、說能力的培養。

除了沙崙高鐵特定區,也計畫在其他地區,如新營、九份子,甚至佳里、麻豆等區設置雙語學校或雙語部,希望讓北、中、南各區域都有雙語學校可以讓家長選擇。

雙語教育成為政策後,推動更順利

鄭新輝指出,台灣的資源有限,要朝國際化發展、引進國外經濟投資、強化人才與技術的能見度,提升全民的英語能力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台灣確實有很好的人力素質與資源,但英語能力太弱,非常可惜。因此,鄭新輝很支持雙語政策,甚至不反對將英語設為官方語言,「如果能夠讓下一代的中、英文都變得更好,我們一定可以成為國際上更具競爭力的國家」。

「當雙語教育成為政策,從法規、師資培育、課程、教學與評量方式都變得有結構性與系統性,配套完整後,雙語教育就會走得更順利,但動作要快,」鄭新輝說。

教育禁不起、也無法等待。鄭新輝認為,不一定政策準備好才上路,只要方向正確、時機成熟、條件符合,就該果斷推動。像106學年度台南試辦CLL雙語教學計畫,家長的反應都非常好,為了孩子的未來,家長無不希望孩子的英文、資訊能力好,只要學校有這些教學特色,立刻就送孩子去,那為何還要等待?

鄭新輝估計,這批在國小一路接受雙語教育到高中、甚至大學的學生,當愈來愈多人的聽、說、讀、寫能力變強了,在他們為人父母、教養下一代時,也自然會使用英語。屆時,以英語為母語之一的學習環境,也就水到渠成,台灣的國際競爭力當然也就跟著提升了。

追求標準答案的文化,讓孩子不敢說英文

很多人學英文,年紀愈大愈不敢開口講,年紀小的反倒比較敢開口。台南市教育局長鄭新輝認為,這和台灣的教育文化有關──習慣追求標準答案,孩子怕開口說錯了。他在美國參訪幼兒園時,對老師鼓勵孩子的畫面印象深刻,即使孩子寫了一堆錯字和文法,老師仍會一邊圈起幾個重要的錯字更正,一邊稱讚孩子好棒。

鄭新輝說,孩子出錯很正常,即使是母語也一樣,重要的是讓孩子維持學習自信。他指出:「孩子在不同學習階段,能力可以到哪裡,老師要很清楚;對不同程度的孩子要有合理的期待。有要求,但不能太苛,千萬不要讓孩子有太多挫折、失去信心。若能給予支持和鼓勵,孩子有信心了,就願意講。」

延伸閱讀:

1.任何事,取決於心態
http://bit.ly/34b3fLd

2.爸爸必看:父親不只是「付清」你是兒女的最佳榜樣,請好好照顧自己的身心健康
http://bit.ly/346pD8G

3.給小一媽媽的建議:教室裡有「黑洞」,開學文具用品請這樣準備
http://bit.ly/340NuGG

4.想要孩子更有自信,最重要的是父母要先教孩子學會面對失敗,把失敗當成生活的一部分
http://bit.ly/346INLB

5.婚姻裡的情緒,是一場蝴蝶效應;有的時候我們都需要有一些自省的態度,不要讓有愛的婚姻變成無愛的悲劇
http://bit.ly/347BCm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