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吃進中風,血管健康的完美飲食計畫

人每天都要進食以維持身體所需,
但吃下肚的東西,是營養補給還是健康威脅?
想讓血管年輕有彈性、遠離中風威脅,飲食絕對能幫上忙!
快依專家的提醒,改正錯誤的飲食習慣,
外食或聚餐時,更要懂得避開危險的地雷,聰明點餐!

對有三高與心血管疾病的民眾來說,寒冬時節如何防範中風,無疑是當務之急。中風的高危險族群除了要耐心、規律的服藥治療,透過生活、飲食中的小技巧,也能聰明遠離中風威脅,甚至還可幫助血管不再「硬梆梆」,重新「回春」變年輕!

當原本富有彈性的血管內皮細胞,受到年齡、不當飲食及錯誤生活習慣等多重原因刺激,使血管壁變厚、變硬,形成「血管粥狀硬化」,就容易釀成中風。振興醫院神經內科中風中心主任醫師尹居浩提到,臨床上中風的高危險群集中在55歲以上的中老年族群,但近年有不少30、40歲青壯年,飲食高油高鹽,又喜菸酒,導致血管老化快速,中風的案例也越來越多。

飲食失衡加熬夜壓力

18歲少女也中風

尹居浩主任指出,他過去診治最年輕的中風個案是一位年僅18歲的少女。該少女因家境清寒,忙著上課之餘,還必須到處兼差打工,常忙到沒時間吃飯,只靠簡單的速食果腹。結果每天忙著打工、上課,還連續好幾天熬夜沒睡,加上營養失衡,「毫無中風病史的她當場倒下,靠著長時間住院復健,才免於全癱命運」。

撇除年紀老化與其他疾病的「共病性」因素,臺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副教授簡怡雯表示,想要遠離中風危機,其實只要修正幾項常見的錯誤生活習慣,搭配聰明的飲食方法,以及規律運動,都有助於延緩血管老化、硬化,遠離中風。

改正4個錯誤飲食習慣

避免血管老化
不管是一般人或已有高血壓、高血脂與糖尿病等「三高」的患者,除了部分受家族或老化因素影響,兩位專家都提醒,避免下列錯誤飲食習慣,從「吃」著手進行控管,絕對有釜底抽薪的效果,能有效降低血管硬化及中風風險。



‧勿吃飯速度快、暴飲暴食
人體血壓與吃飯速度快慢有絕對關係,若短時間吃進大量食物,除了吸收過多熱量易變胖;也會讓血壓、血糖快速波動,影響血糖代謝,久了易加速血管硬化速度。

‧勿愛吃肉
蛋白質除了可滿足飢餓感,也有助於維持肌肉與器官運作。在蛋白質的吸收上,根據《每日飲食指南》建議,吸收優先依序最好為「豆→魚→肉→蛋」。而在肉類攝取上,建議多吃沒有腳(如:魚、蝦)的動物,比吃2隻腳(如:雞、鴨)的動物好;而吃2隻腳的動物,又比吃4隻腳(如:豬、牛、羊)的動物好。

‧勿常吃炸物
多數油炸食物所用的油品,為人工合成的反式脂肪或動物脂肪,吃多除了會有肥胖、三高問題;也容易吸收過多的膽固醇、三酸甘油酯及不利人體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減少好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同樣會傷害血管健康。

‧勿常吃重鹹食物,要多喝水
飲食吃太鹹,除了會使血管擴張作用變差,導致血壓上升,也會對心臟血管、呼吸道與腎臟帶來傷害。而原本就有三高問題的人,若補充的水分不足,也容易使血液變稠,同樣會傷害血管健康,誘發其它代謝疾病。……

感謝振興醫院神經內科中風中心主任醫師尹居浩、臺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副教授簡怡雯審稿

《大家健康雜誌》104年12月號更多精彩文章
◎封面主題:衝事業的上班族,別忘了紓壓遠離中風
◎封面主題:中風者從住院返家,如何掌握復健契機?
◎封面主題:5技巧幫行動不便的中風者,恢復生活功能
◎特別企劃:加薪或升遷,不可不知的談判技巧
◎心靈活水:情緒交流,幫憂鬱的老人再展笑顏
*更多精采內文,請見大家健康雜誌http://jtfhealth.pixnet.net/blog"
*大家健康雜誌粉絲團等你加入!有更多健康資訊及贈獎問答活動!http://www.facebook.com/happyhea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