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力與時代共鳴─獨立媒體青年工作者思與見

本月的「青年發聲」單元,邀請五位現任或曾在獨立媒體工作的青年記者進行座談。他們分享彼此的工作經驗、家庭關係、面對挑戰的堅持以及未來的自我期待;從工作到生活層面,藉由梳理對自我的反思、懷疑或肯定,訴說出在新聞媒體環境的人生體悟。


另類媒體空間大

獨立媒體,或稱另類媒體,指的是服膺商業市場邏輯的主流媒體之外的新興媒體形態。它們通常源於對既有媒體環境與內容的不滿,經常以社群的形態透過新的技術或不同資源發展。在內容取向上,它們經常提供與主流價值站在對立面的意識形態;在形式上,它們往往挑戰既有新聞生產與組織方式,重視集體生產與參與式民主。

網路通常是這些媒體重要的平台。網路媒體的多元互動形式,進一步促進民眾透過公眾媒體對話的可能性。報導係作為一個開啟對話的契機,藉著後續的留言討論,在過程中可將報導本身未處理到的面向補齊。這樣的討論引起相關單位重視後,就可能進而產生實質影響力。


陳韋臻:

「因為之前就認識《破報》記者,知道這個地方是有空間可以寫你想寫的,在內部有溝通跟argue的機會,甚至是跟主管吵架。……我們大概一個禮拜開一次會,報告自己想採訪的是什麼東西。如果業務想談廣告,他會提供一些資料,但如果我看了覺得很噁心,他們也會用別的方式去處理。」


郭安家:

「在『苦勞網』跟《破報》寫新聞非常幸福,在《聯合報》就比較辛苦,在獨立媒體圈可以『逆法鬥爭』,可以去質疑社會上的規矩!這在主流媒體的採訪工作中是不被允許的。花博、台北燈會甚至政治人物的口水也要寫,在『苦勞網』、《破報》你想寫什麼就寫什麼,很快樂。商業媒體是講求依法行政的媒體,就是講法律跟合乎社會規範,要質疑一個東西基本上要從法律的層面上去質疑。」


鍾聖雄:

「我在『電子時報企業IT週報』時,發現記者被看得很像生產線上的工人,用每個月固定交出的報導字數與則數來計算績效和KPI(關鍵績效指數)。那時覺得媒體人怎麼會變得以量來衡量報導的品質?做得很不開心,況且也不是自己想做的事情……後來到『莫拉克獨立新聞網』,這是議題導向的媒體,它允許我去一個現場,然後由我自己判斷所寫的報導對重建有沒有幫助。例如某部落內部對於是否要遷村重建意見分歧嚴重,如果我泡了幾天,發現這個報導對災後重建沒有幫助,只要跟編輯討論,他們也會同意不寫……報導跟網路討論可能會產生具體效應,重建委員會的人其實每天都盯著『莫拉克新聞網』看,常常我們一寫了什麼,他們就打電話過來。這麼一來,重建委員會除了會感受到壓力,也會知道要去找誰對話。」


呂苡榕:

「我還是會期待到主流媒體,我們在小的媒體很認真寫議題,但是會看的族群還是這些,不會看的還是不會看,我覺得很可惜。媒體的功能是把資訊傳出去,當然越多人看越好,可是礙於我們的閱報率或知名度,可能只有學生做報告時搜尋關鍵字會看到。如果是在主流媒體,可以讓我們接觸到更多讀者,我們就可能跟他們發生溝通。作為一個記者或是作者,本來就會期待被更多人看見。」......

【完整內容請見《人籟論辨月刊》2012年第90期2月號】http://www.erenl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