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島˙靈˙動──2012太平洋藝術節紀實
透過肢體律動來表達情緒和感情,是人類文化表現的重要形式之一,毋須透過文字和語言媒介,便能貼近生命本身。2012年於索羅門群島舉行的2012太平洋藝術節,我們看見有血有肉、與文化和生活緊緊相連的舞蹈;在舞者的一舉手一投足間,盡顯大洋州子民的獨特與自信。
舞蹈是「活」文化載體
撰文∣Katerina Martina Teaiwa(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太平洋研究召集人)
翻譯∣Serena Chao
整理∣陳雨君
舞出歷史與傳承
太平洋諸島的語言約占全世界獨特語種的20%,使用人口超過一千二百萬人(包括紐西蘭、巴布亞新幾內亞,不包括澳大利亞),面積占全世界陸地的1%。作為一個區域,太平洋所擁有的文化和語言多樣性比例可能最高,這些島嶼僅管小巧,這片海洋卻覆蓋了三分之一的地表。
縱觀大洋洲各地,舞蹈是文化表現的一項根本工具。就像世界各地的原住民族群,數千年來,太平洋各民族透過口述、視覺及各種傳統將文化知識熟習在身,進而代代相傳。各表演藝術體現了靈修、政治、社會、經濟和美學上的價值,就像阿德利妍娜˙凱普勒(Adrienne Kaeppler)所寫的:「『舞蹈』本身不僅重要且值得研究,就其足以令人一窺社會變革與文化史的層面而言,也同樣具有寶貴價值。」
自信與認同的根基
雖然大多數島國的永續發展議程對藝術並不特別重視,但藉由關注原住民舞蹈、肢體動作,與這些舞蹈如何與時推移的過程,我們可以對太平洋各民族、其過往歷史與當代經驗有更深入的瞭解。
舞蹈、音樂、建築和其他藝術向來便為創作、記錄、分享與知識轉化扮演著最重要的功能。這些審美形式反映了行為與責任的規範,讓社會產生凝聚的力量,並在人、靈、祖先三界的關係上折衝調和。然而,殖民主義、基督宗教和書面文字的出現──最早可溯及16世紀的關島,最晚則至20世紀的巴布亞新幾內亞高地──在若干島嶼上造成了音樂、舞蹈的風格和內容丕變,但樂、舞二者仍持續發揮其功能,成為地方和民族身分認同最明顯的標誌。
今天,就諸島及其離散人口(註)而言,舞蹈也為表演者和觀眾建立了民族自信心,尤其是在年輕一代的身上──他們此刻正處於地方、國家和全球勢力競爭的環節上。
節慶已成地方盛事
地方和區域性舞蹈節慶現已成為表演藝術爭奇鬥豔的重要文化和經濟契機。這些節慶正在各島嶼及其離散僑民中迅速增長,離散僑民的節慶往往打上「巴希非卡」(Pasifika)一詞──即玻里尼西亞語「太平洋」的發音,意指「太平洋諸島族裔」。這詞在紐西蘭首次被正式使用,用以區分少數太平洋島民人口,他們主要由來自薩摩亞、東加、庫克群島、托克勞、紐埃、斐濟、吉里巴斯和吐瓦魯的移民。今日,一年一度的「巴希非卡」節慶是太平洋各島展示音樂、舞蹈、美食和藝術的櫥窗,並成為該區最大的文化盛會之一。
除此之外,每隔四年,太平洋諸國都要花上兩星期的時間在主辦國舉辦區域性「太平洋藝術節」(Festival of Pacific Arts),除了音樂和舞蹈表演外,也舉辦展演和討論,包括視覺和文學藝術、航海和獨木舟製作、原住民運動、博物館策展與發展、藝術家網絡和聯盟的建立,同時也包括時裝和織品的最新發展。
最生動的文化形式
自1972年於斐濟舉辦首屆太平洋藝術節至今,已有四十年的歷史。參與藝術節的人數與規模,也由當年來自14個國家的一千人,擴展到今年由24個國家(區域)參與的2500人。
今年在索羅門群島舉辦的第11屆太平洋藝術節,以「文化與自然的和諧」為主題,強調文化與自然世界(野生的、海洋的生命/花草和動物)的緊密連結,這樣的連結透過舞蹈和其餘藝術形式被強烈表達出來,在藍天白雲下,在神祕漆黑的夜裡,造就了一場場震撼、精采的演出。文化是活的,它不只存於論述的世界,在文字之外,藉由人的身體或其他媒介,它往往更能生動地表現它自己。
(編按:本文節錄自Katerina Martina Teaiwa的文章 ”Choreographing Oceania”,並參考太平洋藝術節祕書處出版的活動手冊The Festival of Pacific Arts Celebrating 40 Years。)
註釋
「大洋洲」(Oceania)主要指澳大利亞以及由法國探險家杜蒙‧杜荷維勒(Dumont d’ Urville)於1832年組織的群島概念──即地處東部和南部的玻里尼西亞(「多」島),位居中部和西北部的密克羅尼西亞(「小」島),以及座落西太平洋區的美拉尼西亞(「黑」島),還包括太平洋區與社群內的離散僑民,其範圍自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延伸至加拿大、美國、英國、中東和歐洲。
【本文摘自《人籟論辨月刊》98期2012年11月號;更多文章請上e人籟:http://www.erenlai.com/】
舞蹈是「活」文化載體
撰文∣Katerina Martina Teaiwa(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太平洋研究召集人)
翻譯∣Serena Chao
整理∣陳雨君
舞出歷史與傳承
太平洋諸島的語言約占全世界獨特語種的20%,使用人口超過一千二百萬人(包括紐西蘭、巴布亞新幾內亞,不包括澳大利亞),面積占全世界陸地的1%。作為一個區域,太平洋所擁有的文化和語言多樣性比例可能最高,這些島嶼僅管小巧,這片海洋卻覆蓋了三分之一的地表。
縱觀大洋洲各地,舞蹈是文化表現的一項根本工具。就像世界各地的原住民族群,數千年來,太平洋各民族透過口述、視覺及各種傳統將文化知識熟習在身,進而代代相傳。各表演藝術體現了靈修、政治、社會、經濟和美學上的價值,就像阿德利妍娜˙凱普勒(Adrienne Kaeppler)所寫的:「『舞蹈』本身不僅重要且值得研究,就其足以令人一窺社會變革與文化史的層面而言,也同樣具有寶貴價值。」
自信與認同的根基
雖然大多數島國的永續發展議程對藝術並不特別重視,但藉由關注原住民舞蹈、肢體動作,與這些舞蹈如何與時推移的過程,我們可以對太平洋各民族、其過往歷史與當代經驗有更深入的瞭解。
舞蹈、音樂、建築和其他藝術向來便為創作、記錄、分享與知識轉化扮演著最重要的功能。這些審美形式反映了行為與責任的規範,讓社會產生凝聚的力量,並在人、靈、祖先三界的關係上折衝調和。然而,殖民主義、基督宗教和書面文字的出現──最早可溯及16世紀的關島,最晚則至20世紀的巴布亞新幾內亞高地──在若干島嶼上造成了音樂、舞蹈的風格和內容丕變,但樂、舞二者仍持續發揮其功能,成為地方和民族身分認同最明顯的標誌。
今天,就諸島及其離散人口(註)而言,舞蹈也為表演者和觀眾建立了民族自信心,尤其是在年輕一代的身上──他們此刻正處於地方、國家和全球勢力競爭的環節上。
節慶已成地方盛事
地方和區域性舞蹈節慶現已成為表演藝術爭奇鬥豔的重要文化和經濟契機。這些節慶正在各島嶼及其離散僑民中迅速增長,離散僑民的節慶往往打上「巴希非卡」(Pasifika)一詞──即玻里尼西亞語「太平洋」的發音,意指「太平洋諸島族裔」。這詞在紐西蘭首次被正式使用,用以區分少數太平洋島民人口,他們主要由來自薩摩亞、東加、庫克群島、托克勞、紐埃、斐濟、吉里巴斯和吐瓦魯的移民。今日,一年一度的「巴希非卡」節慶是太平洋各島展示音樂、舞蹈、美食和藝術的櫥窗,並成為該區最大的文化盛會之一。
除此之外,每隔四年,太平洋諸國都要花上兩星期的時間在主辦國舉辦區域性「太平洋藝術節」(Festival of Pacific Arts),除了音樂和舞蹈表演外,也舉辦展演和討論,包括視覺和文學藝術、航海和獨木舟製作、原住民運動、博物館策展與發展、藝術家網絡和聯盟的建立,同時也包括時裝和織品的最新發展。
最生動的文化形式
自1972年於斐濟舉辦首屆太平洋藝術節至今,已有四十年的歷史。參與藝術節的人數與規模,也由當年來自14個國家的一千人,擴展到今年由24個國家(區域)參與的2500人。
今年在索羅門群島舉辦的第11屆太平洋藝術節,以「文化與自然的和諧」為主題,強調文化與自然世界(野生的、海洋的生命/花草和動物)的緊密連結,這樣的連結透過舞蹈和其餘藝術形式被強烈表達出來,在藍天白雲下,在神祕漆黑的夜裡,造就了一場場震撼、精采的演出。文化是活的,它不只存於論述的世界,在文字之外,藉由人的身體或其他媒介,它往往更能生動地表現它自己。
(編按:本文節錄自Katerina Martina Teaiwa的文章 ”Choreographing Oceania”,並參考太平洋藝術節祕書處出版的活動手冊The Festival of Pacific Arts Celebrating 40 Years。)
註釋
「大洋洲」(Oceania)主要指澳大利亞以及由法國探險家杜蒙‧杜荷維勒(Dumont d’ Urville)於1832年組織的群島概念──即地處東部和南部的玻里尼西亞(「多」島),位居中部和西北部的密克羅尼西亞(「小」島),以及座落西太平洋區的美拉尼西亞(「黑」島),還包括太平洋區與社群內的離散僑民,其範圍自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延伸至加拿大、美國、英國、中東和歐洲。
【本文摘自《人籟論辨月刊》98期2012年11月號;更多文章請上e人籟:http://www.erenl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