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濟的芋頭人生

種芋頭以致富足,烹芋頭以待上賓。

在台灣,這也許是難以想像的事;在斐濟,卻是如呼吸般理所當然。

乍看毫不起眼的小小芋仔,串起了家庭、村落甚至整個社會的層層關係,

斐濟人的芋頭人生,燒燙燙上演中。

「我們的收入來源有兩種:長期的,是卡瓦胡椒(Piper methysticum);短期的,則是芋頭,如此而已。」我在斐濟做研究時,最常聽到村落的農人這麼跟我說。

一個能夠照顧妻小的真男人,一定要有叢立於田地間的芋頭,以及在樹蔭下一節一節錯綜生長的卡瓦胡椒。尤其是芋頭,在南洋的天空下,一片片葉子迎接著陽光,讓色調稍嫌單調的熱帶島嶼丘陵點上一團不一樣的綠意。

遍布南島,滋養人與地

斐濟的芋田沒有美國中西部一圈圈整齊的玉米、小麥田那樣壯觀;相反地,它們沒有明顯的邊界或形狀,散落在溪谷、坡地、甚至道路旁。若走進芋田中,可以發現遠眺時的那片綠景,其實是十分複雜的:綠葉底下掩蓋著青綠色、鮮紅色、紫色、暗紫色或綠色中有一條條黑紋等不同顏色的長柄。這些顏色是斐濟農人用來辨認品種的標記,也是我在斐濟做研究時印象最深刻的畫面。

這裡談的芋頭是指Colocasia esculenta,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作物之一。它發源於島嶼東南亞,後來傳播至印度、中國、臺灣,一直到非洲、地中海一帶。臺灣原住民應該是最早種植芋頭的南島語族之一,蘭嶼的達悟族現在仍有很發達的水芋田系統。隨著南島語族的擴散,芋頭也被帶到太平洋的各個大小島嶼,成為島民的主要食糧。

斐濟對芋頭的概稱是dalo,在夏威夷是kalo,毛利語則是taro。英國探險家庫克船長(Captain James Cook)的第一次遠航於1769年抵達紐西蘭,他觀察到當時毛利人種植芋頭的情景,芋頭的英文taro便是由此而來(附帶一提:刺青的英文tattoo也是在同時被記錄下來,字源是大溪地語的tatu)。

一款主食,多種吃法

芋頭是斐濟人的主食,是所謂「真正的食物」(kakana dina),是一餐之中不可或缺的主角。其他根莖類作物如山藥、樹薯雖亦屬此類,但重要性及普遍性都不及芋頭。受到早年印度移工影響,斐濟人現在也吃米飯、咖哩、印度扁豆;此外像是Maggi牌泡麵、罐頭肉品,也時常用來打發一餐。但在重要的宴席和儀式後的聚餐中,只有芋頭才端得上檯面。

作為平日的餐點,芋頭多半是放在鍋中悶煮,然後切片搭配其他菜餚食用。一般來說,三、四顆芋頭就可以餵飽一家五口。若有吃剩,隔天早上會拿來油炸作為點心;若還是吃不完,無法久放了,便可拿去山中餵豬。

芋頭葉叫做rourou,號稱斐濟的菠菜──事實上,它的味道也真與菠菜相似。六、七個月已成熟的芋頭,通常葉片最柔軟,最適合摘取來烹煮。常見的做法是加入椰奶,煮到軟爛,然後再加洋蔥或辣椒調味。就食物的階序來說,rourou地位不高,在重要宴席上不會出現。我的斐濟母親Sia有幾次做出這道菜後,甚至跟我說:「Isa(唉呀,可憐啊)!每天都要你吃這種東西。」這當然是典型誇飾的斐濟憐憫句,但也顯示斐濟人怎麼看待不是「真正食物」的菜餚。

另一道有名的芋頭料理叫vakalolo,簡單講就是芋頭布丁,與黑糖和椰奶調製成的醬汁一起包在芭蕉葉中。這道甜點是非常尊貴的食物,類似夏威夷的poi(也是一種芋頭甜點)。某次斐濟總理Bainimarama來到村落參訪,那是我唯一一次看到有成堆vakalolo的宴席。結果,總理和官員們在聽完十分鐘的簡報後就快閃了,精心製作的餐點都沒有碰,倒是樂了在旁湊熱鬧的鄉民。

尊貴獻禮,數大最美

作為獻禮時,芋頭是以生食的形式被交換出去。剛從田地拔起的芋頭,五、六顆纏在一起,砍去其葉子,斐濟話叫做一個ivesu(一捆)。儀式前一天晚上,來自親朋好友的芋頭被陳列在廣場上,展示來自各方的情意。隔天早上,在女人們準備菜餚的同時,男性壯丁就紛紛開始削芋頭皮,將芋頭丟到地下剛挖好的坑洞中。

一場中型的儀式可以看到大約三百多顆粉嫩的芋頭堆疊在一起;若是牽涉到大酋長階級的儀式則會有「數也數不盡」的芋頭出現在眼前(1840年代在斐濟傳教的英國衛理公會傳教士,曾在一場宴席上記錄到50噸的芋頭和山藥)。在現場會有一個已放著灼熱石塊和燃燒樹枝的坑洞,那是斐濟傳統的地下爐窖──lovo。以往,戰敗的敵人會被丟進去;現在,只有現宰的豬隻與芋頭一同在其中悶燒。

儀式之後的宴席上,這些微焦但香味四溢的芋頭會以熟食的形式分送給來觀禮的訪客。有的時候,在聖誕節或新年的假期中,住在城市的家人會回到村落小住。當他們離開時,幾捆芋頭也會拿來作為送別的禮物。每當我搭船離開田野地的島嶼,若看到立在甲板上的幾捆芋頭,就知道又有帶著村落的愛心回到都市的斐濟人了。

【本文摘自《人籟論辨月刊》97期2012年10月號;更多文章請上e人籟:http://www.erenl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