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行新主流 台灣家庭新面貌是...
獨生子女、同居晚婚、老爸老媽、單親、同志……「家」的面貌,正在改變。搶救生育率之前,政府看見不同型態家庭的需求了嗎?
「我的家庭真可愛,整潔美滿又安康。兄弟姐妹很和氣,父母都慈祥」,這是首人人耳熟能詳的兒歌,但你夢想中甜蜜而溫暖的家,應該長什麼樣子?
計程車司機李伯麟的家有三個人,爸爸、媽媽和小學二年級的兒子,一個缺乏「兄弟姐妹」的家。還要再生嗎?原本放在方向盤上的手直搖,「不是我不要,是太太不敢生,一個就夠了,」晚上十點還在外面跑車賺錢的李伯麟數了數,兒子放學上安親班一個月四、 五千元,再補個英文要多交八千元,他要很努力賺錢才能在台北這個大都會,和太太共同撐起一個家。
台灣女人愈來愈不愛生小孩。二○○九年,生育率拿下世界倒數第一,家庭人口數在近二十年也悄悄發生遽變。
內政部戶政司資料顯示,一九九一年家庭的平均人口數為三.九四人,十八年後的二○○九年滑落到二.九六人,少了一個人,三人家庭從此成了主流。
但這是我們想要的家嗎?從數據上看似乎不盡然。勞委會曾經在二○○三年和二○○六年做過婦女婚育與就業狀況調查,十五歲以上的女性平均希望有二.二九個子女、大學及以上學歷女性,理想子女數也到達二.○四。
兩個孩子恰恰好,仍是眾多紅塵女子心中的夢想,但為何夢想地圖上的第四個人,會憑空消失?台灣的家庭又起了什麼變化,讓女人的夢想轉彎,從女人到母親的過程,從此不再天經地義?
女人的夢想被迫轉彎
金融海嘯來襲,直接衝擊的是生育數量。去年新生兒數萎縮跌破二十萬關卡,短短三十年,新生兒人數少一半。內政部戶政司統計顯示,以排行序來看,去年新生兒為第一胎就佔六成,第二胎約三成,很多人生完第一胎,就此打住了。
「我女兒班上的同學,將近一半都是家中的獨生子或女,」現年四十六歲的林玉婷說。獨生子女已逐漸「佔領」小學,成了永遠的「老大」。
第二胎來到世上的機率愈來愈低,因為生兒育女仍被視為女性的責任,家庭中另一半的態度,更是操縱生育的關鍵。
林玉婷理想中的家庭有兩個孩子,先生卻以孩子既是牽絆又花錢,堅決不從,兩人吵到快離婚,爭執三年生下女兒,幾乎都是身為母親的她在照顧,花的錢也全是她一手包。
現在女兒十二歲,會和爸爸鬥嘴、分享,先生感受到和孩子互動的樂趣,吵著要再生一個,林玉婷卻說,她三十四歲生女兒就帶得很累,「現在老了,生得出來也帶不動,無法陪著玩。」心境和體力都讓她無法負荷。
遲婚、晚婚,導致生育年齡延後,老媽和老爸更成為現代新趨勢。
高齡媽媽 不敢生第二胎
去年出生的新生兒中,母親年齡在三十歲到三十四歲間的生產力最旺盛,生出將近七萬兩千個寶寶,高於二十五歲到二十九歲的年輕媽媽。
三十五歲到四十四歲的高齡媽媽,更拚出二萬四千個寶寶的成績。只是,高齡生育衍生的健康風險,讓面臨生育壓力的三十歲以上婦女,對生第二胎有更多考量。
媒體工作者李小姐懷孕時已經三十八歲,面對五歲的唯一兒子,她的心中有些微缺憾,擔心他成長過程沒有兄弟姐妹,即使現在想加把勁,趕生第二胎,也和兒子的年齡差了六、 七歲,「年齡差這麼多,又擔心他們感情會不好,東想西想就一路拖延,」她說。
另一半蕭先生坦言,他很希望能再生個女兒,但除考量經濟因素外,兒子有發展遲緩問題,讓太太備感壓力,懷疑和她高齡生孩子有關,才會讓期待已久的第二胎,一直停留在只聞樓梯響。
延伸閱讀:
搶救台灣!答案不在ECFA 在女人
http://www.cw.com.tw/article/index.jsp?id=40606
大學末日!博士泡沫化時代來臨?
http://www.cw.com.tw/article/index.jsp?id=40605
新台灣世界第一:不生 不婚
http://www.cw.com.tw/article/index.jsp?id=40106
台灣該把生育率提高多少呢?
http://www.cw.com.tw/article/index.jsp?id=40372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天下雜誌網站》。
※本文由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我的家庭真可愛,整潔美滿又安康。兄弟姐妹很和氣,父母都慈祥」,這是首人人耳熟能詳的兒歌,但你夢想中甜蜜而溫暖的家,應該長什麼樣子?
計程車司機李伯麟的家有三個人,爸爸、媽媽和小學二年級的兒子,一個缺乏「兄弟姐妹」的家。還要再生嗎?原本放在方向盤上的手直搖,「不是我不要,是太太不敢生,一個就夠了,」晚上十點還在外面跑車賺錢的李伯麟數了數,兒子放學上安親班一個月四、 五千元,再補個英文要多交八千元,他要很努力賺錢才能在台北這個大都會,和太太共同撐起一個家。
台灣女人愈來愈不愛生小孩。二○○九年,生育率拿下世界倒數第一,家庭人口數在近二十年也悄悄發生遽變。
內政部戶政司資料顯示,一九九一年家庭的平均人口數為三.九四人,十八年後的二○○九年滑落到二.九六人,少了一個人,三人家庭從此成了主流。
但這是我們想要的家嗎?從數據上看似乎不盡然。勞委會曾經在二○○三年和二○○六年做過婦女婚育與就業狀況調查,十五歲以上的女性平均希望有二.二九個子女、大學及以上學歷女性,理想子女數也到達二.○四。
兩個孩子恰恰好,仍是眾多紅塵女子心中的夢想,但為何夢想地圖上的第四個人,會憑空消失?台灣的家庭又起了什麼變化,讓女人的夢想轉彎,從女人到母親的過程,從此不再天經地義?
女人的夢想被迫轉彎
金融海嘯來襲,直接衝擊的是生育數量。去年新生兒數萎縮跌破二十萬關卡,短短三十年,新生兒人數少一半。內政部戶政司統計顯示,以排行序來看,去年新生兒為第一胎就佔六成,第二胎約三成,很多人生完第一胎,就此打住了。
「我女兒班上的同學,將近一半都是家中的獨生子或女,」現年四十六歲的林玉婷說。獨生子女已逐漸「佔領」小學,成了永遠的「老大」。
第二胎來到世上的機率愈來愈低,因為生兒育女仍被視為女性的責任,家庭中另一半的態度,更是操縱生育的關鍵。
林玉婷理想中的家庭有兩個孩子,先生卻以孩子既是牽絆又花錢,堅決不從,兩人吵到快離婚,爭執三年生下女兒,幾乎都是身為母親的她在照顧,花的錢也全是她一手包。
現在女兒十二歲,會和爸爸鬥嘴、分享,先生感受到和孩子互動的樂趣,吵著要再生一個,林玉婷卻說,她三十四歲生女兒就帶得很累,「現在老了,生得出來也帶不動,無法陪著玩。」心境和體力都讓她無法負荷。
遲婚、晚婚,導致生育年齡延後,老媽和老爸更成為現代新趨勢。
高齡媽媽 不敢生第二胎
去年出生的新生兒中,母親年齡在三十歲到三十四歲間的生產力最旺盛,生出將近七萬兩千個寶寶,高於二十五歲到二十九歲的年輕媽媽。
三十五歲到四十四歲的高齡媽媽,更拚出二萬四千個寶寶的成績。只是,高齡生育衍生的健康風險,讓面臨生育壓力的三十歲以上婦女,對生第二胎有更多考量。
媒體工作者李小姐懷孕時已經三十八歲,面對五歲的唯一兒子,她的心中有些微缺憾,擔心他成長過程沒有兄弟姐妹,即使現在想加把勁,趕生第二胎,也和兒子的年齡差了六、 七歲,「年齡差這麼多,又擔心他們感情會不好,東想西想就一路拖延,」她說。
另一半蕭先生坦言,他很希望能再生個女兒,但除考量經濟因素外,兒子有發展遲緩問題,讓太太備感壓力,懷疑和她高齡生孩子有關,才會讓期待已久的第二胎,一直停留在只聞樓梯響。
延伸閱讀:
搶救台灣!答案不在ECFA 在女人
http://www.cw.com.tw/article/index.jsp?id=40606
大學末日!博士泡沫化時代來臨?
http://www.cw.com.tw/article/index.jsp?id=40605
新台灣世界第一:不生 不婚
http://www.cw.com.tw/article/index.jsp?id=40106
台灣該把生育率提高多少呢?
http://www.cw.com.tw/article/index.jsp?id=40372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天下雜誌網站》。
※本文由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