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零願景的王牌!挖掘台灣碳金庫,搞懂藍綠黃「三色碳」關鍵字
隨著美國、日本、台灣等國,陸續宣示將「2050淨零」列入國家目標,包含蘋果、微軟等國際企業巨擘,紛紛加入環保永續陣營,「自然碳匯」儼然成了最火紅的議題。無論是陸地上的樹木(綠碳)、舉目所及的土壤(黃碳),以及河口的紅樹林與海洋中的海草床(藍碳),都是自然碳匯的寶藏;而「三色碳」,更已是你我都要認識的關鍵字。 當自然碳匯成為達成淨零願景的王牌,全球都在找尋三色碳,就看誰能取得先機、成功卡位,躋身為「碳金富翁」!
植樹造林、涵養土壤、保護海洋,這類長期被歸為愛地球的ESG永續作為,不再只是可加分的好事情,更可能是一門關乎企業生存的「好生意」!
從好事情到好生意,分隔線畫在2021年4月22日。當天的世界地球日,全球136個國家,包括美國、日本、台灣,陸續宣示將「2050淨零」列入國家目標,而諸如蘋果、微軟等國際品牌商也紛紛加入陣營。
這表示,過去數十年的節能減碳還不夠,全球還需要進入到「負碳」階段,把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從大氣中吸收並儲存起來,才有機會達到2050淨零目標,將全球升溫控制在工業化前水準的1.5度C之內。
但究竟如何吸碳?好不容易吸收的碳又要存放在哪裡?
就把碳吸回、種回大自然吧!想像大自然是一個大撲滿,透過生態系的光合作用,就能把二氧化碳存到樹木、土壤與海洋之中,讓天地之間形成一個天然儲碳庫,稱之為「自然碳匯」。而陸地上的樹木,舉目所及的土壤,河口的紅樹林與海洋中的海草床,分別就是俗稱的綠碳、黃碳與藍碳,統稱為三色碳。
也因此,近年「自然碳匯」成了當紅炸子雞,躍為永續界的熱門議題,「三色碳」也成為企業必須要認識的關鍵字。
台灣供應鏈迫切,三色碳是淨零關鍵拼圖
「自然碳匯不用電,它可以24小時幫你吸存、移除二氧化碳!」專研森林碳匯的中興大學森林學系終身特聘教授柳婉郁說,科技碳捕捉(CCS)技術正火速發展,但現階段仍需投入大量能源,可能不符合成本,因此碳移除市場的主流仍是自然碳匯。
而這些增加的自然碳匯額度,可以轉換為碳權,在國際市場中交易,由國家或企業購買,並抵銷自身的排碳量。
柳婉郁提醒,淨零雖以國家為計算本體,但這個整體目標會切分,下放到企業、學校與個人。因此,從傳統節能減排的「碳減量」,到自然碳匯為主的「碳移除」,這股大潮正在翻轉國家的永續藍圖,以及企業的生存之道。
不過,三色碳的碳移除功效有多關鍵?以牛津大學史密斯企業與環境學院為首的科學家,2023年初發布《全球碳移除報告》(State of Carbon Dioxide Removal),估計三色碳每年約移除20億噸二氧化碳,約占全球碳排的4%。
「碳移除不只是我們『可以做』的事情,而是我們『必須做』的事,才能達到《巴黎協定》將全球暖化限制在1.5度C或低於2度C的升溫目標。」報告作者之一、德國國際與安全事務研究所博士格登(Oliver Geden)疾呼。
這樣看來,三色碳可說是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的一塊關鍵拼圖,世界大國才會紛紛卯起來開發,並搭配各種經濟誘因,讓尋找碳匯成為全球運動。例如美國將自然碳匯列為第五項淨零政策,要花250億美元的預算用自然碳匯來抵減整個國家碳排放量的14%,其中8%靠森林,6%靠土壤跟海洋。英國則推出「林地碳代碼」(WCC),就算是個體戶擁有的小片林地,只要符合吸碳準則,也能增加額外收入。
鄰近台灣的日本更早在2009年就制定森林碳匯制度,轉為碳權的森林生質能源項目已經在東京碳權交易所賣出超過千萬噸,森林治理也出售了超過十萬噸,價格比一般的碳權還要貴,也讓自然碳匯有「碳權界的愛馬仕」之稱。
前景看好,展現生態保育的附加價值
專業生物期刊《生物評論》(Biological Reviews)去年發布的研究指出,人類活動已經使大量物種滅絕,作者分析全球七萬多種物種,哺乳類、兩棲類、鳥類的數量都在下降,甚至有科學家示警:「現在就像進入第六次生物大滅絕,而這次是由人類驅動的。」
台灣也敲響了生態警鐘,例如瀕危物種穿山甲、石虎不自覺走到馬路中間,慘遭路殺,數量持續下探,就是因為棲地遭到人為破壞。因此,發展自然碳匯並獲得碳權之餘,保育、復育生態更是關鍵。
柳婉郁就說,自然碳匯轉碳權可以增加造林的意願,重建、保存生態系。
耕耘藍碳領域近30年的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終身特聘教授林幸助也強調,碳權只是開發自然碳匯的附加價值,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服務才是發展主軸。
蘋果在美國緬因州、北卡羅萊納州的兩片林地,栽植長葉松和白色雪松,吸引多種保育類蝴蝶棲息,提高生物多樣性,就是一個範例。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4月號;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官網:https://www.gvm.com.tw】
植樹造林、涵養土壤、保護海洋,這類長期被歸為愛地球的ESG永續作為,不再只是可加分的好事情,更可能是一門關乎企業生存的「好生意」!
從好事情到好生意,分隔線畫在2021年4月22日。當天的世界地球日,全球136個國家,包括美國、日本、台灣,陸續宣示將「2050淨零」列入國家目標,而諸如蘋果、微軟等國際品牌商也紛紛加入陣營。
這表示,過去數十年的節能減碳還不夠,全球還需要進入到「負碳」階段,把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從大氣中吸收並儲存起來,才有機會達到2050淨零目標,將全球升溫控制在工業化前水準的1.5度C之內。
但究竟如何吸碳?好不容易吸收的碳又要存放在哪裡?
就把碳吸回、種回大自然吧!想像大自然是一個大撲滿,透過生態系的光合作用,就能把二氧化碳存到樹木、土壤與海洋之中,讓天地之間形成一個天然儲碳庫,稱之為「自然碳匯」。而陸地上的樹木,舉目所及的土壤,河口的紅樹林與海洋中的海草床,分別就是俗稱的綠碳、黃碳與藍碳,統稱為三色碳。
也因此,近年「自然碳匯」成了當紅炸子雞,躍為永續界的熱門議題,「三色碳」也成為企業必須要認識的關鍵字。
台灣供應鏈迫切,三色碳是淨零關鍵拼圖
「自然碳匯不用電,它可以24小時幫你吸存、移除二氧化碳!」專研森林碳匯的中興大學森林學系終身特聘教授柳婉郁說,科技碳捕捉(CCS)技術正火速發展,但現階段仍需投入大量能源,可能不符合成本,因此碳移除市場的主流仍是自然碳匯。
而這些增加的自然碳匯額度,可以轉換為碳權,在國際市場中交易,由國家或企業購買,並抵銷自身的排碳量。
柳婉郁提醒,淨零雖以國家為計算本體,但這個整體目標會切分,下放到企業、學校與個人。因此,從傳統節能減排的「碳減量」,到自然碳匯為主的「碳移除」,這股大潮正在翻轉國家的永續藍圖,以及企業的生存之道。
不過,三色碳的碳移除功效有多關鍵?以牛津大學史密斯企業與環境學院為首的科學家,2023年初發布《全球碳移除報告》(State of Carbon Dioxide Removal),估計三色碳每年約移除20億噸二氧化碳,約占全球碳排的4%。
「碳移除不只是我們『可以做』的事情,而是我們『必須做』的事,才能達到《巴黎協定》將全球暖化限制在1.5度C或低於2度C的升溫目標。」報告作者之一、德國國際與安全事務研究所博士格登(Oliver Geden)疾呼。
這樣看來,三色碳可說是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的一塊關鍵拼圖,世界大國才會紛紛卯起來開發,並搭配各種經濟誘因,讓尋找碳匯成為全球運動。例如美國將自然碳匯列為第五項淨零政策,要花250億美元的預算用自然碳匯來抵減整個國家碳排放量的14%,其中8%靠森林,6%靠土壤跟海洋。英國則推出「林地碳代碼」(WCC),就算是個體戶擁有的小片林地,只要符合吸碳準則,也能增加額外收入。
鄰近台灣的日本更早在2009年就制定森林碳匯制度,轉為碳權的森林生質能源項目已經在東京碳權交易所賣出超過千萬噸,森林治理也出售了超過十萬噸,價格比一般的碳權還要貴,也讓自然碳匯有「碳權界的愛馬仕」之稱。
前景看好,展現生態保育的附加價值
專業生物期刊《生物評論》(Biological Reviews)去年發布的研究指出,人類活動已經使大量物種滅絕,作者分析全球七萬多種物種,哺乳類、兩棲類、鳥類的數量都在下降,甚至有科學家示警:「現在就像進入第六次生物大滅絕,而這次是由人類驅動的。」
台灣也敲響了生態警鐘,例如瀕危物種穿山甲、石虎不自覺走到馬路中間,慘遭路殺,數量持續下探,就是因為棲地遭到人為破壞。因此,發展自然碳匯並獲得碳權之餘,保育、復育生態更是關鍵。
柳婉郁就說,自然碳匯轉碳權可以增加造林的意願,重建、保存生態系。
耕耘藍碳領域近30年的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終身特聘教授林幸助也強調,碳權只是開發自然碳匯的附加價值,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服務才是發展主軸。
蘋果在美國緬因州、北卡羅萊納州的兩片林地,栽植長葉松和白色雪松,吸引多種保育類蝴蝶棲息,提高生物多樣性,就是一個範例。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4月號;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官網:https://www.gvm.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