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廚樊秀玲:用家常菜撫慰人心

外形清秀,談吐溫柔的樊秀玲,是台灣西廚界有名的巾幗英雄。她的人生有兩次精彩轉折,一是30歲那年,辭去穩定的機場航管員工作,以白紙一張赴法國學習廚藝;二為現在進行式─放下五星級飯店主管的職位,她選擇返璞歸真開私房餐廳,不變的是用料理撫慰人心的初衷。
走進灑滿午後秋陽的「歐滋味家菜坊」,小黑板寫著今日菜單:冷盤有老醋蘑菇沙拉、德式馬鈴薯沙拉、西班牙大蒜油悶蝦,湯品有烤番茄濃湯、菇菇卡布奇諾,肉類主食有茴香燉小排、白醬燉梅花豬肉、勃根地紅酒燉牛肉……。這些令人食指大動的歐洲經典家常菜,不是讓你坐下來點餐的,而是可以外帶回家的真空包裝熟食。以4口之家來說,1,000元預算就可以享用美味的一餐。
在熟食櫃後方,藏在木頭滑門後的餐室即「主廚之桌」,每次接受一桌8~10人的預約,來客除了能欣賞主廚樊秀玲的精湛手藝,並聽她以中、法或英語,生動解說每道菜的特色與典故。

大廚樊秀玲:用家常菜撫慰人心
(圖/歐滋味家菜坊提供)

一部電影扭轉人生
正如店名「家菜坊」的寓意,這裡提供的是有媽媽味道的家常菜,強調美味、新鮮與健康,沒有炫技,也摒除多餘裝飾,來客不必盛裝打扮或計較刀叉禮儀,而可以像在家用餐一樣放鬆自在。為了營造歡樂氣氛,主廚端出的主菜常盛裝成滿滿一盤,不論是西班牙海鮮飯或是結合魚、花枝、雞、牛排的綜合燒烤盤,都歡迎客人自己動手、各取所好。
1968年次的樊秀玲,對料理的熱忱始於就讀北一女中時,當時她的紓壓之道,是在書店翻看食譜。電影《芭比的盛宴》更啟發她:一場美味筵席,原來需要這麼多的事前準備,卻是具有無與倫比的撫慰人心力量。
台大政治系畢業後,她考上待遇優渥的民航局航管員工作,因公需要時常搭飛機往返國內外,加上喜愛旅遊,30歲前她已遊歷世界,嚐遍各國美食,深覺「杯、盤及刀叉碰撞的聲音,是最美好的音樂。」

大廚樊秀玲:用家常菜撫慰人心
(圖/歐滋味家菜坊提供)

30歲那年,她再也按耐不住廚師夢,選擇辭職放手一搏,家人都覺得她瘋了。法語不通的她破例進入法國名廚保羅.包庫斯的高等廚藝學院就讀,努力吸收學校功課,回到住處還勤練刀工到雙手浮腫,也要惡補法語,每天只睡四、五小時,最終以第5名成績畢業,並先後在兩家米其林餐廳工作。
樊秀玲說,法國廚藝界仍下意識把女性視為「廚娘」,只能待在家裡;而高級餐廳廚房又高度競爭,女性廚師往往被指派做甜點、麵包或冷盤,「我明白存在這樣的性別差異,就更勇敢爭取機會,憑實力打破迷思,成為該廚房站在熱檯前的唯一女性。」
在法國美食天地浸淫5年,樊秀玲回台灣後,先是與同為廚師的先生合開私廚,道地精緻的法國料理,深受在台的歐洲使節好評;也曾執行前總統官邸外燴,法國在台協會餐會等重要宴席。
5年前,樊秀玲受雲朗觀光集團執行長張安平之邀,進入君品飯店西餐廳,從行政副主廚做到總主廚,成為國內首位五星級飯店的女性主廚。在樊秀玲的巧思下,飯店首開以上菜概念提供自助餐服務,吧台設計得典雅迷人,食物更是精緻豐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