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出口前哨站 細數加工出口區風華

曾經在高雄加工出口區(今「前鎮科技產業園區」)的產品陳列室,某位來自拉丁美洲的友邦貴賓指著歷史產品區說:「哇!這台手提音響我小時候也有一台。」「對呀!那是台灣製造的,就是從我們這邊出去的。」已在加工出口區管理處高雄分處服務了20多年的公關丁世德這樣回答他。

一台台日立的映像管電視機、一台台SONY隨身聽,一批批的高級面料和一只只的棒球手套等等的商品,當年從高雄加工出口區生產,由高雄港送往全世界,這Made in Taiwan的起點,也成了世界共同的記憶。近十多年來,Made in Taiwan更藏身在各式的高端科技產品裡,汽車、手機、遊戲機裡的精密晶片,都體現MIT的無所不在。

楊伯耕指出,早在1966年加工出口區成立後,透過代工出口,MIT的產品早已外銷全世界。(林旻萱攝)


台灣經濟奇蹟的起點

「上個世紀的60年代,台灣對內面臨政府財政困難,民間缺乏資金與技術,同時農村人口被釋出,失業率攀升;對外則是外匯短缺,總總因素下,促使政府警覺發展工業及對外貿易的重要性與迫切性。」經濟部加工出口區管理處處長楊伯耕聊起「加工出口區」成立的背景。當時適逢歐、日、美等工業化國家製造業大舉外移,時任經濟部長李國鼎提出加工出口區的概念,設計成「境內關外」,在1966年成立了全球第一個加工出口區。
選定的地點即在高雄。利用疏浚高雄港的廢土填成的中島海埔新生地,成為「加工出口區」的預定地;而高雄擁有海、空雙港優勢,無論是原料進口或是成品出口都便捷,「再加上租稅優惠,及單一窗口的設置,形似在園區內就有一個小型的政府,把諸多的行政程序縮短、縮減,便利企業投資。」加工出口區管理處高雄分處分處長吳大川說明。
加工出口區的成功,讓台灣經濟一飛衝天,成立第一年就吸引了美金1,500萬元的僑、外資投資。72公頃的園區在兩年內飽和,促使政府加速設置楠梓與台中潭子加工出口區。
亮眼的績效與經驗,更吸引其他國家效法,如南韓於1970年在馬山成立的加工出口區,越南新順加工出口區、菲律賓蘇比克灣及克拉克特區,另有巴拿馬、摩洛哥、巴拉圭、捷克等20多國前來取經,至今都還是國外財經領域外賓來台參訪的重點。1970年代末期成立的科學園區,亦是仿效加工出口區的制度,帶起台灣經濟的另一波高峰。

鄭寧娟的青春也投入在高雄加工出口區,見證了台灣經濟一路的起落。(林旻萱攝)


為台灣奠基人才

「2010年,工業局開始推MIT這個品牌,但其實早在1966年加工出口區成立後,透過代工出口,MIT的產品早已外銷全世界。」楊伯耕說。
當時來投資的外商以日本居多,早期的代工生產屬勞力密集,為地方創造的就業機會,擴及大高雄地區,甚至有從屏東來工作的。從歷史照片中,窺見早年上班時間,萬頭鑽動的腳踏車車海,實為壯觀。
服務於日商台灣亞細亞興業股份有限公司的鄭寧娟副總經理,1970年即進入加工出口區工作,她從主辦會計做起,參與公司經營規劃,一路晉升。聊起公司的發展,鄭寧娟說,當初公司是隨著日本日東電工來台設廠投資一起進駐的,主力生產工業用紙管,供應給日東電工,屬於間接出口的型態。也經歷過兩次的石油危機及客戶撤資等難關,「為了讓企業生存下來的,甚麼樣的案子我們都會接回來做。」鄭寧娟說,因此曾一度幫中日音響、日立電視代工,公司規模最高峰曾近200多人;只是近年,隨著大環境的變遷,企業轉型,只專注生產專業紙管,現今員工約十多位;雖說人數縮減了,卻是因為工廠走向自動化生產,目前70%的製程是全自動,所以至今還活得好好的。聽她說著一路產業的起落,亦見證了台灣經營者的韌性。
當年加工出口區吸引了外資,亦藉機為台灣留下了技術,楊伯耕細數著,如美商高雄電子、荷商飛利浦建元為台灣的IC積體電路封測打下了基礎,從飛利浦出身的人才更在各地開枝散葉,台灣半導體上中下游供應鏈隨處可見飛利浦的身影。LCD產業則有日商高雄日立電子和夏普公司在加工出口區內設廠,為台灣後進的面板產業培育許多高階技術人才。

園區內陪伴台灣經濟成長的歷史建物將會保留活化,如前鎮園區的行政大樓、楠梓園區的莊敬堂,以及危險品倉庫則轉為涼亭使用,讓人回憶過去辛苦的歲月。(林旻萱攝)


猶如一部台灣經濟史縮影

我們邀訪加工出口區管理處前處長黃文谷,他是任期最久的處長,計八年七個月,一坐下來,他笑說是來「純聊天」的,卻聊出了一部台灣經濟發展史。
黃文谷回憶起到任時園區的場景,當時紡織、成衣、製鞋、製傘等的勞力密集產業已多數外移,部分廠房低度使用,再加上園區已經30多年了,「當時候空間雖陸續興建現代化廠房,但整體風貌是老舊的,而想移出的企業都出去了,留下來是還想繼續深耕的,正面臨轉型的掙扎。」
廠商外移讓產業像被「連根挖起」,黃文谷如此形容,整個供應鏈被切斷,原有的群聚效應遭破解,當時他們一度以為沒機會了;只是轉念想,「被挖根也是一個契機,讓轉變可以開始,雖然真的辛苦。」黃文谷語重心長地說。
吸引外資投資與引進新的技術是加工出口區設立的其二宗旨,多年來的成效,已使台灣的技術水平大大提升,企業自發地升級技術,工廠生產從自動化到資訊化再到當前的數位化,「過去的20至30年,我們慢慢地重整,已經有模有樣了,但還不是完整。要到美中貿易衝突,轉型的最後一哩路才成功。」黃文谷說。
美中貿易衝突促使在中國境內的台商面臨再次移轉基地,而此時政府的政策引導,促成了許多台商回流,重新投資台灣,重組供應鏈。「從加工出口區的演變套合對照台灣的經濟發展,幾乎等於是同步,形同是台灣的經濟發展史。」黃文谷總結地說。
因應台商回流需求的廠辦空間,高雄加工出口區早早興建了前瞻創新大樓,於今(2022)年年初竣工。吳大川領著我們參觀甫落成的廠房,一邊解釋如瑞儀光電、凱銳光電等廠商都已經準備進駐了,這群回流的力量使產業進入創新驅動期。
而對黃文谷來說,另一件別具意義的事蹟是加工出口區的更名,「『加工出口區』這五個字,它某種程度是歷史的榮光,但是也是一個包袱。」因應產業的轉型升級,將逾半百的園區更名為「科技產業園區」,「讓加工區的名稱變成一個歷史,但是精神被傳承下來,再走下一個50年。」是黃文谷公務生涯最佳的句點。

吳大川希望貢獻所學,伴著更名後的「科技產業園區」再起飛。(林旻萱攝)


帶著時代的記憶向前走

爬上了前瞻創新大樓的屋頂,吳大川帶我們眺望台灣第一大港高雄港的壯闊,又指著園區多處的歷史地標,像是時代巨輪雕像,質樸的意象,引人懷想當年大家胼手胝足拚經濟的歲月;而已頗有年歲的第一代廠房,那是許多企業的起家厝;還有用最後一筆美援經費蓋起的行政大樓,是由設計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的建築師陳其寬及設計台大洞洞館的虞曰鎮所設計,外牆及內部樓梯的水泥花磚裝飾,呈現當時建築師雖以極簡為本,仍在少數細節費盡心思,展現出幾何線條變化的美感。
而晚幾年成立的楠梓加工出口區,園區內行政大樓和莊敬堂是由曾任美軍顧問團顧問工程師沈祖海所設計,行政大樓線條俐落的傘狀結構車寄,或是莊敬堂以橢圓式纜線支撐屋頂,呈現的質樸與新意,在今日仍經典雋永。
廠房總會隨著企業需求不斷的翻新擴建,但台灣經濟成長的記憶需要靠實體保存,像是產品陳列室裡的產品,還有這些已逾半世紀的建築,作為時代的例證。「過去我們著重於經濟發展,較少關注到環境與人文面向的價值,如今回看這段歷史,我們想把這些陪伴台灣經濟成長的記憶保留下來,才能夠回味過去辛苦的過程。」吳大川解釋。
去(2021)年,高雄加工出口區正式卸牌,掛上「前鎮科技產業園區」,象徵了新的時代開始。吳大川說起他和加工出口區的故事,他是土生土長的高雄人,也是和高雄加工出口區同年誕生的孩子,但其輝煌的歲月,吳大川還來不及參與,他只聽聞當年有些員工是領美金的,能在加工出口區上班是很光榮的事情。三年前,吳大川派任高雄分處分處長,躬逢其盛加工出口區轉型發展的里程碑,前瞻創新大樓也竣工落成,他說:「加工出口區的過去我來不及參與,現在希望能夠貢獻我的所學,讓過去的『加工出口區』現在的『科技產業園區』,再起飛。」
回首過往,瞻望未來,楊伯耕說:「加工出口區為台灣經濟立下了諸多的里程碑,台灣開始步上『深耕經濟、走向世界』的發展道路;園區更名為『科技產業園區』後,更將著力產業升級、智慧製造和優質永續等方向,迎向『創新驅動』的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