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的海上霸主 金洲海洋與旭東環保

農林漁牧是人類文明史上悠久而古老的行業,尤其靠海維生的漁業,仰賴海洋資源,卻也面對其難測與凶險,如何經營不凡,考驗的是創新與生存之道。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統計, 1980 年左右,人類消費的魚類產品僅有9%來自養殖,1990年代占20%,在2010年約占44%,預估在2030年將逆轉,水產養殖將佔主導地位。地球面臨海洋資源枯竭之際,箱網養殖是未來漁業的替代方式,台灣企業看見了前景,也為永續的海洋資源投注心力。

同是立足在屏東,金洲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金洲)與旭東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旭東)兩家企業,雙方是熟識的朋友,同被歸類在漁網具的產業別裡,各自坐擁不同的專業,又同在國際市場各據一方天地,海洋是他們的練兵場,在最嚴苛的環境,開發最具競爭力的產品。

美式大型圍網的製作現場,除網片以機器編織外,後期的組裝則仰賴人力,其體積龐大更要靠吊車吊運。(林旻萱攝)


站在世界的前面

搭乘高鐵,從左營站下車,再轉40分鐘的車程,才到達位在屏東新園鄉金洲的廠房。金洲是以製造漁網起家,生產基地擴及中國昆山、越南、印尼等地,產品外銷到超過80多國。
位在屏東加工出口區的旭東同樣路途遙遠,公司門廳內展示以高密度聚乙烯(HDPE)為原料,射出式一體成型的箱網基座,產品行銷至55個國家,近年更跨足太陽能浮力系統研發。
這兩家企業,地處台灣最南端,但企業主胸懷壯志,以世界為市場。金洲是世界第二大的漁網製造商,更是國內唯一一間獲得挪威NOOMAS Sertifisering 認證的漁網製造商。旭東投入綠色素材HDPE管材研發,生產海上箱網系統,如今可做到直徑70公尺,圓周約220公尺,已成為亞洲第一、全球第二大(僅次挪威)的箱網養殖設備專業製造廠。

陳加仁看好網具作為工具之不可替代性,且應用層面廣,長期投入研究生產。(林旻萱攝)


看見產業前景

台灣漁網產業崛起,金洲董事長陳加仁說起,是1950年代越戰的機緣,美國欲扶植南越的產業,對台大量採購漁網,開啟了台灣漁網產業的國際市場。漁網的材質也從早期的棉線瓊麻等天然纖維,轉為日本引進的化纖尼龍。
1978年,陳加仁的父親與朋友合資成立金洲製網, 2002年更名為「金洲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並以「King Net」為品牌。剛開始以生產流刺網及小型的尼龍網為主,1986年聯合國禁止在公海使用流刺網後,陳加仁積極思考轉型,1990年與美國Casamar公司技術合作,生產遠洋漁業用的大型美式圍網。陳加仁說:「其實我們一開始看這個市場並不是預見未來有多大的成長或爆發力,而是我們知道這是一種『工具』,這工具是無法被取代的。」作為工具,網子的應用層面很廣,不只在漁業上,也用於陸地上的網具,他舉例說明,包括建築用的安全網、運動用網、軍事用的偽裝網、農業用的爬藤網,以及銷到非洲的洗澡網,都是金洲涉獵的產品。
旭東的老闆董基旭其實是從經銷商轉行到製造業。他笑稱39歲那年就可以退休了,但還有一番事業心。透過朋友引介認識了高密度聚乙烯,董基旭看好這材質的前景,「一來它是國際上認證的環保管材,歐洲的飲水水管、瓦斯管大部分都是用HDPE,再者,有鑑於台灣PVC管漏水率很高,希望引介給國人使用。」
1995年,董基旭成立「旭東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並親赴奧地利考察,發現「國際上做管材的很多,但是做管件的很少。」管件牽涉到模具的開發,技術門檻較高。董基旭於是挽起袖子,自己跳下來研發,他回想那時候,因為設定好條件參數,要等24小時才能知道是否成功,時常是72小時不眠不休。
開發有了初步的成果,但國內卻接不到一張訂單,董基旭想著到海外看看是否有新的應用機會,「那時候看到海上箱網,在國際上也剛剛起步,我在1999年投入, 2000年就成功了,開始進入海上箱網的產業。」

箱網示意圖。箱網設備要穩固地錨定在海中,網片要能耐深海惡劣氣候與防掠食動物咬破,為了防止海鳥、海獅掠食,上方還裝設防跳網、防鳥網。(金洲海洋提供)


金洲:取得進軍世界的入場券

看準全球漁業捕撈與養殖比重增減的趨勢,陳加仁把觸角伸向養殖漁業,開闢市場。箱網養殖是未來漁業的替代方式,2003年金洲與挪威的箱網業者合作,以策略聯盟的方式,技轉挪威業者的箱網製造技術,更獲得挪威NOOMAS Sertifisering認證,成為合格的箱網養殖漁具製造工廠。
要打進世界最大的養殖國度挪威,絕非三言兩語形容的那般簡單,箱網的網片要經高拉力測試,要能耐水深20公尺以上的深海惡劣氣候與防掠食動物咬破。挪威的認證就像是安全測試報告,因為挪威的箱網養殖已達規模化、經濟化,高資本的投入,養殖業者會加入物產保險,保險公司要成立保險契約,對於業者使用的箱網系統需嚴格把關,否則後續的損益責任誰來承擔,「要賣到挪威去必須取得他們國家的認證,這在台灣只有我們一家而已。」陳加仁說明。因為挪威養殖業居全球領導地位,挪威的認證等於打進全球的市場。如今金洲的箱網網具賣到挪威、澳洲、智利、加拿大等國家,「箱網目前佔我們營收的比例已達15%。」陳加仁說。
除了品質保證外,「我們根據客戶的需求,幫客戶設計各種不同的網片。」陳加仁說起近期與挪威廠商的合作測試,在箱網中設計特殊的上升通道,你想像圓周長達200公尺、深達20~30公尺的箱網,裡頭能夠容納的魚隻少說有上萬,業者無法管控到每一隻魚,因此他們在水中裝設監視器與魚臉辨識系統,利用魚的生物特性,每隔一段時間會浮到水面時,監測魚隻的皮膚是否有異常病變,並藉由特殊設計的上升通道,讓魚隻能順利被隔離。「那樣的漁網體積都是龐然大物,製作起來很有難度,還要實際放到水下測試才知道成不成,一開始一定有很多學費要繳,但是我們很願意配合客戶去嘗試。」陳加仁說。

董基旭投入綠色素材HDPE海上箱網研發,不只是系統規劃的know how,更要了解箱網安置現場的海況條件。


旭東:箱網的隱形冠軍

董基旭則說起曾經的事業危機,2004年,產品被對岸抄襲,訂單在一年內歸零,所幸旭東品質真金不怕火煉,隔年被對岸搶走的訂單一一回來。「我們公司跟挪威強的是在系統規劃的know how。」所謂的系統是指,要讓箱網設備能穩固地錨定在海中,不能有任何環節出錯,且要能承受任何時刻、強度不等的海流、風浪而毫髮無傷。「因為每塊海域的環境都不一樣,光台灣海峽從南到北每一個點海象就不一樣了,所以需要很多海的經驗。」
他說起當年為丹麥廠商設計箱網,要在零下20多度的惡劣天候下出海,他笑稱那是當年年輕才有的體力與膽識,但一定要見識最惡劣的天候,才能提出對應的方案。日前接洽澳洲塔斯馬尼亞島的案子,他也派兒子去島上住一個月,了解當地的情況。塔斯馬尼亞島當地有小颶風,一年中會有一天海流到八節,「我們就要為那一天做準備,不然就功敗垂成。」董基旭說。「我們的產品在挪威遇到風速每秒53.1公尺,浪高7.3公尺的情況;在日本宮古島每年遭遇颱風,都沒有損壞。」董基旭說得自豪。旭東的箱網基座最北拓展到冰島,最南達紐西蘭,而且材質保證可使用50年。
而隨著近海箱網養殖的議題在歐洲被普遍討論,董基旭解釋,在海灣內養殖,飼料會造成水質優氧化,引起環保團體的抗議,因此業者思考往外海海深60~90公尺處建置箱網。丹麥廠商找了旭東合作,「外海的海流大於1.5節可以把飼料帶走,不會造成汙染;但外海的浪很高、海流的流速等問題,都是要考量的因素。」旭東目前規模最廣的實績到直徑70公尺,圓周約220公尺的箱網基座,是世界第二大,僅次於挪威的直徑100公尺,圓周310公尺規格,「但是它的結構是一樣的,其實我們也是可以做,只是還沒接到訂單。」董基旭說。

射出式一體成型的基座成為乘載太陽能板的基座,為備載能源開拓更多可能性。圖為桃園埤塘上的太陽能浮力系統。(旭東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永續的未來

永續也是兩家企業關注的現在進行式。
一直以來,金洲除了宣導漁民舊漁網回收的環保概念,並協助圍網船隻將使用過的漁網回收,舊網經過拆解,分類好不同材質與零件,使用過的舊尼龍網可回收再製,但只適用於品質要求不高的射出零組件。2022年初,金洲與台化公司合作推動「尼龍Total Recycle」全回收計畫,台化公司有專業的回收技術,透過溶融、散聚、精煉等程序,能將尼龍解聚還原回「己內醯胺」,再進行聚合造粒、抽絲、織布等,轉成為高品質的環保時尚機能服飾。這樣的循環經濟模式,不僅減少了石化原料的耗用,也讓珍貴的資源透過產業的技術,在高值化的舞台上重新再生。
旭東投入行業之初,就是看好綠色素材HDPE的特色,無毒且不含重金屬,回收後燃燒僅產生二氧化碳及水蒸氣,對環境無害。董基旭再講起八八風災後,2010年,屏東縣前縣長曹啟鴻想推動「養水種電」,找了董基旭技術支援。董基旭花了一星期設計好模組,即是將箱網射出式一體成型的基座成為乘載太陽能板的基座,此是旭東開始發展太陽能浮力系統的契機。之後陸續取得台灣、美國、泰國、美國、日本、菲律賓等國的專利,並在日本、泰國、寮國和台灣都已有實績工程。現為全球唯二太陽能浮力系統開發廠商,另一家為法商夏爾特拉,且旭東是唯一能依太陽光線微角度調節面板適應迎光面的廠商。由於陸地面積有限,利用湖泊、滯洪池等水域來發展太陽能是未來的趨勢,「像日本境內有許多滯洪池,他們就想要做浮板系統。」董基旭說。
董基旭分享著在各國的實績,還有歐盟的海上太陽能計畫,一邊透露未來全球能源的版圖可能大變動。台灣不會在這場戰役缺席,就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