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同時空裡穿梭 台劇《想見你》的台南風景

曾囊括金鐘獎多項大獎的台劇《想見你》,去(2022)年底同名電影上映,劇中演員所到之處無不造成轟動。主角之一的男星許光漢,還成為唯一受邀韓國2023百想藝術大賞的外國頒獎人。這股《想見你》旋風,帶動了取景地點的旅遊風潮。

「所以暫時將你眼睛閉了起來
黑暗之中漂浮我的期待
平靜臉孔映著繽紛色彩
讓人好不疼愛……」
《想見你》的第一幕,用伍佰的歌曲〈Last Dance〉開場,伍佰渾厚迷人的嗓音、帶有台客味道的氣口(台語),象徵著這部戲所蘊含的台灣意象。

細細鋪排台灣本色

《想見你》描述的是失去摯愛的女主角黃雨萱,因故穿越時空,變成有著同樣面孔卻性格迥異的陳韻如,而遇到了和她男友長的一樣的男子,開展一段關於愛情、友情的青春故事,同時,也是部尋找兇手、懸疑燒腦的劇情片。穿越的戲劇題材並不罕見,然而,原本是描述失去愛情的療傷故事,再加入帶有時空、角色置換的推理元素後,大幅增加戲劇張力,正如製作人麻怡婷所說,「怎樣把一個常見的主梗,變成新的視角。」
主創團隊在劇本孵化階段,便有意識地將台灣的文化特色放入作品,強化了戲劇的穿透力。像是貫穿全劇的關鍵錄音帶,編劇簡奇峯表示,當時精選了1990年代暢銷的台灣專輯,刻意選擇非主打、但很受歡迎的B面歌曲。而伍佰的〈Last Dance〉是他寫給自己的晚安曲,詞曲裡的款款溫柔,令人醉心,尤其伍佰的聲音辨識度高,「我們在寫《想見你》的時候,就想營造觀眾一聽、一看就是很台灣的作品。」簡奇峯說。
將戲劇的主要取景定焦在台南,也是同樣的想法,簡奇峯表示,台南相對於其他城市,有一個台灣特有的味道,各具特色的老房子造就古都的巷弄文化。像是戲劇裡建構的三二唱片行、陳韻如的家等,都是在巷弄裡取景,不經意帶到的廟宇更增添台灣特色,如此生活感的場景,便會在台詞之外產生發酵。

台南的巷弄像座生活的博物館,從牆面、植栽到鐵窗花等,展現城市迷人的生活風格。


走進台南的時間裡

為多方了解台南的魅力,我們找上專長研究飲食與歷史的台南市文化局局長謝仕淵,闡釋台南的巷弄文化,「台南繼承了從清代以來府城的格局,保留了各時代的社區紋理,進入到台南的巷弄,路未必直也未必寬,更不會看到大量標準化製造的透天厝,而是依著巷弄的空間條件所建造的屋子。」它們承載了不同時代的美學風格,像是紅磚、花磚,一個轉角可能就揉雜了清代、日治,乃至戰後的建築。在謝仕淵眼中,巷弄文化裡看到的,是台南人用什麼樣的態度在營造自己的家,從鐵窗花的選擇、門口的植栽等,無不都是人們對生活方式的堅持與認同。
謝仕淵認為,台南的巷弄就是一座生活的博物館,「要去感覺台南的時間和空間,就必須從這些地方找到答案。」很多人到台南為了嚐遍美食,會將行程排滿,以求有效率的吃,移居台南多年的謝仕淵笑了笑說:「那多天人交戰啊!」在台南,你要讓自己跟著慢下來,這座城市不被現代工商社會所制約的節奏,他舉例,要緩慢到願意花時間走到台南公園用雙手和身體去感受百年老樹的紋理。「正是這種速度差,讓我發現台南生活的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