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闖南橫.東征太魯閣 峽谷馬拉松

「如果你想跑步,可以跑個一英里;如果你想體驗不一樣的人生,就去跑場馬拉松。」套句1952年赫爾辛基奧運馬拉松冠軍Emil Zatopek的話,如果你想又跑馬拉松,又要欣賞鬼斧神工、渾然天成的美景,就去跑峽谷馬拉松。這說明為何「太魯閣峽谷馬拉松」常被跑者列為此生必跑馬拉松之一;南橫霧鹿超級馬拉松則是100公里馬拉松必要朝聖的口袋名單。

雲朗觀光太魯閣峽谷馬拉松

清晨6點40分,站在花蓮太魯閣峽口、跨越立霧溪的錦文橋上,遠眺太平洋,準備起跑。鳴槍響起,跑進太魯閣國家公園,沿路是由立霧溪長年沖刷侵蝕,造就全世界最大的大理岩峽谷,雄渾磅礴,可以稱上是全世界最美麗的馬拉松賽道之一。

參加是勇者,完成是英雄

一年只有舉辦雲朗觀光太魯閣峽谷馬拉松(以下簡稱「太馬」)的這一天,太魯閣國家公園裡沒有車子,可以盡情徜徉、隨心所欲地奔跑在峽谷中。
2000年開始舉辦第一屆太馬,每年平均吸引近四萬人報名,錄取12,000人,平均中籤率只有三至四成,跑者中每年平均有800位來自40個國家,可見其熱門與受歡迎的程度。
太馬經典之處在於美麗的峽谷風光,沿途重要的打卡點──如國畫般的長春祠、峭拔險峻的燕子口(全馬路線),讓跑者也不禁停下來打卡拍照,享受陽光的同時,跑進峽谷隧道中,既蔭涼又有芬多精。近年來更吸引越南、新加坡等國的企業,以團報方式進行員工旅遊。五公里的迷你馬拉松,適合大手牽小手,全家老小一起來。
目前只有連續參加太馬十年者可以免抽籤,不過,2018年,承辦的花蓮縣馬拉松路跑協會(以下稱「花蓮縣路跑協會」)接到一封信,執行長張志強說,這封手寫的信來自一位70歲的跑者,報名跑42公里的全馬,因為沒有抽中籤,希望主辦單位「法外開恩」直接錄取他。
人生還能再跑幾次呢?主辦單位不只為他開放,而是從此以後,65歲以上的跑者均開放免抽籤,正呼應「人生70才開始」這句話。

安全第一,配速也減塑

在太魯閣國家公園公路上,「注意落石」的四個大字直接明顯地寫在路中央。「安全」是主辦單位最大壓力與考量,為了確保選手與工作人員約一萬五千人的安全,人稱「強哥」的執行長張志強透露,一切平安的秘訣就是「要拜拜」。
每年虔心地拜託媽祖不要下雨、祈求土地公不要有落石。他舉例,二年前的賽事,前兩天下了一場大雨,前一天還飄著雨,因此他在可疑的落石區,拉上鐵絲網,設了13頂帳棚,並請工作人員勸導跑者快步通過勿停留。他前往請示媽祖,擲筊之後,媽祖給予肯定的聖筊。很神奇,當天下午一點30分活動結束後,疑似落石區的落石才掉下來,「那張落石的照片,我到現在都還留著。因為媽祖知道這是大眾的安全,有保佑,足感心。」張志強說。
太馬在淡季把遊客帶進花蓮,賽事結合觀光,每年至少創造一至二億元的經濟收益,九年前雲朗觀光集團開始冠名贊助,更朝向綠色馬拉松的目標一步一步前進。
雲朗觀光集團總經理盛治仁說起贊助的緣由,是因為大老板希望旗下企業除了獲利,也要「做值得的事」,才能成為一個被社會需要的企業。因而雲朗觀光集團不只出錢,還共同參與了視覺設計、數位行銷與活動策畫,希望馬拉松辦得更熱鬧、更具社會意義,「永續是一場馬拉松」就是多年一以貫之的主題。
「就經濟效益來說,不用冠名,花蓮翰品酒店當天也一定會客滿,但是所有的同事一起投入太馬,例如從凌晨開始蒸一萬個桂冠包子發給跑者等事,這種參與感、榮譽感,就是很值得做的事。」盛治仁提到在贊助馬拉松之際,同時實現利他價值,對公司與員工來說,反而得到很大的成就感。
太馬三年前不再供給保特瓶裝水,而是發給選手環保水杯,雖然主辦單位為此增加70萬元的成本,卻得以減少許多保特瓶垃圾。張志強說,今(2023)年選手的路跑衣,是由七萬個保特瓶所製成。明年計劃進行碳足跡盤查,讓太馬真的成為綠色馬拉松的代名詞。

天龍飯店補給站可以見到台灣藍鵲的身影。


南橫霧鹿峽谷超級馬拉松

每年3月,凌晨5點天未亮,南橫霧鹿峽谷超級馬拉松(以下簡稱「南橫馬拉松」)在百年歷史的關山天后宮前鳴槍出發,直到晚上八點閉賽之前,跑在南橫賽道上,沿路壯闊瑰麗的峽谷風景,不得不說一生至少要來跑一次。
賽道先從關山小鎮的田園風光開始,三月春耕的稻作秧苗已綠油油,但仍有台北跑者把稻子看成韭菜,誤以為是關山名產。接著一路緩坡,正好給跑者熱身,沿路中央山脈、海岸山脈盡收眼底,同時感受高山的陽光、低溫微雨等不同氣候,有時台灣獼猴亦大搖大擺在路旁晃來晃去。50公里處天龍飯店補給站,選手必吃四川飯店的滷肉飯,邊吃還可以邊欣賞整群棲息在樹上的台灣藍鵲。
最艱難的路段在下午,從利稻到摩天,一路「之」字形爬升的陡坡,此時可能是伸手不見五指的「一片白牆」,正好從小跑改成快走,享受這宛如仙境的氤氳霧氣,在海拔1,700公尺的栗園折返。跑到終點時,每位選手還會得到一包由梓園皇帝米贊助的關山米。

南橫馬拉松,沿路可見壯闊瑰麗的峽谷風景。


每一段都是經典風景

「天氣好的時候,南橫賽道遠眺的,隨便一座都是百岳──關山、塔關山、鷹仔嘴山的稜線。」創辦人之一、曾是台灣極限鐵人協會第一屆理事長的傅祺育指出,南橫馬拉松標榜所謂的「大山大水,歡迎大人物」,正是指渾然天成的峽谷地形、水流淙淙的新武呂溪,以及奔馳在南橫賽道上的馬拉松勇士。2024年將邁入第13屆,傅祺育更是自我期許:「辦三至五年稱為活動;舉辦到第30~50年稱為慶典;到300年則是文化了。」
說到舉辦的緣由,「其實是因為愛玩、喜歡運動。」身為客家人,卻有著布農族口音的傅祺育說:「超馬是一項互相鼓勵的友愛運動,多跑步,健保卡都用不到。」
他與創辦人吳宏達因為愛跑步,先辦了226公里鐵人賽,2011年開始舉辦第一屆南橫馬拉松經典賽,卻遇到莫拉克颱風,再加上沒有經驗,辦在五月的梅雨季,道路坍方,只好在賽道50公里處的天龍飯店前折返,再從關山跑到海端以增加里程數。
第二屆根據一位來自工務局的跑者建議,將賽程改至氣候穩定的三月,就可以排除賽程最大的變數──風災。十年來,因為南橫公路截彎取直,連公路上的樁號里程數都改了三次,因此南橫馬拉松每年的出發點、路線都不斷地在調整,「我們最大的優勢就是很會應變。不論活動遇到什麼困難、風雨,堅持辦下去就對了。」老神在在的傅祺育說。
第十屆南橫馬拉松報名人數達到歷年高峰3,000人,卻遇到疫情,雖延後一年舉辦,卻也創下跑者最多人的一次。南橫馬拉松不乏許多名人身影,立委趙天麟第三次參加時全程直播完賽;原委會副主委谷縱.喀勒芳安也是100公里的跑者;馬拉松名人吳萬定亦選擇南橫馬拉松作為他人生第100場的最佳紀念。

高手在民間

同是南橫馬拉松創辦人的吳宏達,除了是關山鎮的牙醫師,他還是台灣第一位完成UTMB環勃朗峰的第一人,有著高舉中華民國國旗跑到終點的光榮時刻。
「其實我是42歲才開始跑馬拉松,」吳宏達說,雖然大學即開始登山,為了鐵人賽開始跑步,起步很困難,連跑一公里都覺得很累、很喘。頭一次參加完三鐵賽,連遊覽車都站不上去。他利用每天早中晚看診的間隔,中午跑十公里,晚上再練十公里,發現100公里馬拉松不再是挑戰。
「跑步像吸毒一樣,會上癮。」吳宏達語出驚人地說,他2004年參加完14天環台1,100公里的馬拉松後,接著又遠征蒙古超馬、全球最艱難的義大利六天六夜的TDG巨人之旅,「巨人之旅真的是淨化之旅,因為每天幾乎只睡一小時,跑到海拔2,500公尺時,巨石出現梵文的幻影,終點前出現許多老人與小孩,原來全是樹影。」吳宏達一派正經的表情裡,說的是跑馬拉松最痛苦但也最享受的過程。
這些看似極端的歷程,吳宏達認為這是探索極限的最佳途徑。他甚至帶88歲的母親去登玉山,母親90歲跑台北馬拉松還上了新聞。
吳宏達遠征各國超馬後回到家鄉辦馬拉松。「跑在自己家鄉的土地上,小而美而溫暖,」他說:「沒有一個國家有那麼多的山,一年四季都是綠的。用雙腳丈量這條路,連河谷的石頭都清晰可見,轉一個彎就是不同風景,跑出隧道時,豁然開朗,縱使跑很多次,都還是會感動。」

南橫馬拉松從關山鎮的田園風光開始。


馬拉松跑出跨國友誼

傅祺育強調:「100公里馬拉松騙不了人,尤其是每周至少要維持100公里的訓練量。」他有一連串路跑金句:「只有累積,沒有奇蹟。」「狀況好,都是風景;狀況不好,連路都不平。」「放棄比堅持更要有智慧。」可見平日有準備、賽前做功課的重要。
南橫超馬連續五年100公里第一名的紀錄保持者梁文榮,被稱為路上的修行者。傅祺育稱他是「心理素質十分好的人。」為了參加一年一度的南橫馬拉松,平日飲食、生活作息與訓練都十分自律、規律。
但第六屆以後,第一名開始易主,原因在於2016年的一封電子郵件。「日本京丹後超級馬拉松」邀請南橫馬拉松與之結盟。傅祺育笑著說,一開始難免懷疑是詐騙,等他們親自飛到日本,確定雙方透過「邀請制」結盟。已有百年跑馬拉松歷史的日本,有基礎又有實力的選手一到南橫,即雙雙拿下當年的男女冠軍。目前結盟制改為各自付旅費的派遣制,每一年雙方互訪沒有間斷,馬拉松跑出跨國的友誼。
2014年傅祺育參加帛琉馬拉松時,遇到一位在美國大使館工作的跑者,由於曾來過台灣嘉明湖,兩人聊開後,對方還招待傅祺育到他家作客,馬拉松可以結識同好,他希望南橫馬拉松不只為家鄉帶來熱鬧的一天,也能吸引全世界喜歡超馬的跑者,來到運動天堂的台東。
因此,想要體驗不一樣的人生,就來跑馬拉松;跑峽谷馬拉松,沿路都是好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