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橋的武林 西螺大橋的時代風采

西螺大橋,昔日是遠東第一大橋,1953年通車時,串連台灣西部公路交通與經濟,也是西螺人北上圓夢的起點。而今,她被彰化、雲林兩縣登錄為歷史建築,並朝向轉型為文化觀光橋梁。橋身31處隧道般的鋼拱,伴隨橋上的文化慶典、藝術展覽,延續這座時代之橋的風華史蹟。

橋梁未建,搭船渡濁水溪

「橋好長!」、「走過31拱就到(西螺)了!」西螺大橋(或名舊西螺大橋),是台灣首座跨越第一長河濁水溪的公路橋梁,近年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大橋上數萬名香客追隨媽祖神轎,展現信仰力量的壯觀場面。
「西螺大橋尚未興建之前,彼時媽祖都乘擺渡通過濁水溪。」拱天宮總幹事陳春發轉述媽祖進香的往事。他說,當時社會普遍不富裕,香燈腳僅數十人到數百人不等,準備的渡船費僅夠來回兩趟,有一回船夫聯合漲船費,這可苦了他們,回程怎麼辦?
陳春發說,結果媽祖無預警衝進河道,「蹽溪過河」,船夫被這突如其來的「神蹟」震懾住,最後未漲船資,解決香燈腳的交通難題,這段往事也傳為佳話。
西螺大橋通車後,媽祖進香也有不走橋的紀錄;1978年及2001年,祂蹽溪過河,這罕見的進香路線,反而成為現代香燈腳們企盼的進香體驗。

西螺大橋,圓夢的起點

濁水溪是台灣本島中西部重要的分水嶺,其下游流域形成彰化、雲林的天然縣界,也阻隔西部南北交通往來,民間俗稱「頂港」、「下港」,就是以濁水溪為分界。
螺陽文教基金會執行常務董事何美慧說,彰、雲兩縣因為濁水溪橫亙其間,早期西螺人外出工作求學多往南走,往北則須搭渡船或涉水,該基金會創會董事長廖登堂為了到台中求學,自己背米袋涉險渡河,北漂路途艱辛,故多數人較少往北發展,「跨越濁水溪往北,象徵具有冒險、奮發向上的精神。」當西螺大橋通車後,每當乘車過橋,窗外飛逝的鋼拱,像是圓夢的起點,給人希望。

西螺大橋有美援興建,鋼拱留有紀念圖騰。(林旻萱攝)

「好事多磨」的建橋歷史

西螺大橋於1953年通車,但興建過程卻幾經波折。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應用服務組研究員許峰源說,台灣鐵路縱貫線在1908年通車,是日治時期南北交通的大動脈,公路則在濁水溪下游出現斷點,商旅等人士若要跨越濁水溪,不是改搭火車,就是搭乘竹筏渡溪,相當不便,地方人士及輿論屢倡議建橋以便民。
但當時要打造2公里的公路橋梁並非易事,營建技術、金錢與建材來源都是挑戰。1937年台灣總督府決定興建「濁水溪人道橋」,1941年完成水泥橋墩之際,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打造橋身的鋼鐵被迫轉為軍事用途,興建工程於是停擺,戰後又因鋼材缺料,以及國共內戰、228事件波及,使得大橋興築持續延宕。
許峰源說,1950年韓戰爆發,美國意識到台灣在亞洲的重要地位,並在時任西螺鎮長李應鏜大力奔走、政府多方接洽之下,終於促成美援,西螺大橋得以續建,在1953年通車,橋身長1,939公尺,橋面寬7.32公尺,建築設計採華倫氏桁架結構系統,水泥橋墩,鋼鐵作架,衍梁31孔,當時是僅次於美國舊金山金門大橋的世界第二長橋,也是遠東第一大橋。
橋梁南、北兩側連結雲林縣西螺鎮、彰化縣溪州鄉,第16鋼拱是彰、雲分界。橋頭的「中美合作」圖案、豎立的台、美、日國旗,見證這段「好事多磨」的造橋歷史。
「西螺大橋通車,是全台盛事。」何美慧說,通車慶典連辦了三天三夜,來了三萬多名賓客,當時橋上可通行卡車、火車(五分車),蔚為奇觀,走過西螺大橋還是當時小學生遠足的熱門行程之一。

螺陽文教基金會執行常務董事何美慧說,西螺大橋通車典禮紀念照,擠進400多名貴客。(郭美瑜攝)

交通、經濟功能,兼具國防要塞

西螺大橋串起了台灣西部縱向交通,大大縮短通行距離,許峰源舉例,早期從台中到雲林斗南,需先繞道南投集集、竹山,再經斗六到斗南,有了西螺大橋,便可從台中順勢南下,經溪州、西螺直達斗南,節省許多行車時間及距離。
除了交通功能,西螺大橋還負有戰略地位。許峰源說,當時西部交通主線為縱貫鐵路,大橋兼具南北平行預備線的國防功用,橋身顏色配合現地環境漆上保護色,從一開始的揚塵灰轉為西瓜綠,卸下國安任務之後才轉為活潑明亮的灼紅色。這座橋梁兼具多重任務,因此躍上郵票、印花、愛國獎券、新台幣鈔券票面。
1978年中山高速公路全線通車,伴隨台灣經濟起飛,各式車輛激增,寬度僅七公尺的西螺大橋,已無法容納繁忙的車流,且溪州大橋(又名新西螺大橋)等橋梁完工,取代其交通地位,加以中央有意廢橋,在地方人士奔走、螺陽文教基金會發起保橋運動之下,使得西螺大橋得以保存,2012年大橋還獲公路迷票選為公路八景之首,成為西螺最負盛名的觀光景點。基於結構安全,兩縣已公告橋上禁行大貨車,僅能通行小客車及機慢車。

延平老街上有許多清朝及日治時期的街屋,訴說西螺的建築史。(林旻萱攝)

西螺人的家鄉圖騰

「對西螺人來說,西螺大橋是家鄉的圖騰,我們希望保有她的時代意義,連結在地文化,讓她源遠流長。」何美慧說。
2001年、2005年雲林彰化分別將西螺大橋指定為歷史建築,並在2014年大修,螺陽文教基金會將報廢的舊鋼骨打造為公共藝術,豎立在橋頭旁的空地,舊鉚釘也變身文創小物,記憶大橋的光榮歲月。
今日的西螺大橋,在雲林縣政府與螺陽文教基金會合作之下,橋面化為舞台、藝廊:雲林縣府舉辦數屆西螺大橋文化節,是藝陣表演的場所;螺陽文教基金會主辦雕塑藝術展,橋下是台灣第一長河濁水溪,橋上的鋼拱映襯雕塑作品,再連結天邊的晚霞夕陽,是幅富有詩意的風情畫。
「黃昏時佇立在西螺大橋上,向西可以看夕陽美景,夕陽映照在濁水溪河面、映照在虹橋上,你可以感受到鄉村的寧靜美。」西螺福興宮執行長林汝靜說。
近年大甲媽祖進香,西螺大橋是必經之地;白沙屯媽祖進香,「十次有七次走西螺大橋」。西螺大橋為西螺鎮帶進不少香客與觀光客,使得西螺的媽祖廟香火更盛。林汝靜說,西螺福興宮近年整建廟宇,也是因應日益增多的香客所做的規畫。

西螺東市場,從懷舊的柑仔店到各式手作的新創藝品皆有,是尋寶的好地方。(林旻萱攝)

大橋結合老街,發展觀光

西螺鎮公所農經課課長陳淑燕說,西螺是僅次於雲林縣北港鎮,媽祖廟最多的鄉鎮,每當大甲媽、白沙屯媽祖進香來到西螺時,鎮內許多廟宇的媽祖神尊在橋頭迎接,熱鬧非凡。對香燈腳而言,走過西螺大橋,象徵距離進香的目的地不遠,「大橋是媽祖朝聖路上的重要里程碑。」若從觀光遊憩的角度來看,近年福興宮舉辦西螺媽祖太平媽祈福馬拉松,邀請跑友做伙跑西螺大橋,此外,西螺大橋位在單車環島一號線上,騎過大橋,象徵騎過半個台灣,「來到西螺大橋,具有人生成就解鎖的多重意涵」。
西螺因西螺大橋通車成為雲林發展史上很早就開發的商業中心,下橋兩百公尺處的西螺延平老街商圈保留許多古色古香的懷舊建築,並有在地知名的西螺老街文化館、東市場、丸莊醬油觀光工廠、麻糬、麥芽糖老店……。來到西螺,可以欣賞日治時期的老街建築,距離大橋800公尺的西螺廣福宮老大媽是雲林縣定古蹟,廟宇建築也極具觀賞價值,遊客在平日漫遊西螺老街,更可以感受小鎮的恬靜與舒適。
溪州端的橋頭旁,木刻的立牌是詩人吳晟,為西螺大橋通車60年題的詩〈相會,大橋上〉:「牽手聆聽水源(濁水溪)……共同守護。」道出大橋與大河的相依相守。

尋味橋與河的時代風采

西螺大橋跨越的濁水溪,早年每逢枯水期,一遇強勁的東北季風或西南風,河床裸露的沙洲是揚塵的好發區域,近年水利署第四河川分署啟動抑制濁水溪揚塵措施,讓居民不再「吃飯攪沙」。
四河署分署長李友平說,枯水期時啟動河床含水覆蓋,在河床鋪稻草蓆抑制揚塵,河道兩側約500公尺處的高灘地則廣植綠草與植栽,並利用稻穗營造地景,堤防旁種植甜根子草,秋季時雪白色的花穗隨風搖曳,更添秋意。「去(2023)年白沙屯媽祖進香時,在橋頭行轎許久,風景很美,村長推測,媽祖似乎也想下橋一遊。」李永平說。
西螺鎮公所與溪州鄉公所目前分別認養大橋南北兩側的部分高灘地,溪州端發展農業,提供農友種稻、種花,西螺端的橋下架設復古的水車,形塑農業大縣的農耕景象,並在高灘腹地開闢蝴蝶公園,設置裝置藝術,另一大片綠地還是熱門的放風箏場地。
一座河上大橋,串連美好的遠景,也保存經典記憶。西螺大橋,匯聚的歷史縱深與人文底蘊,如今雖非車水馬龍,但可以親近她,細究河、橋相依的歷史篇章,也可以連結大河與老街、小鎮,尋味一座橋與河畔的時代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