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人與神的結緣 結緣品的濫觴、多元與初衷

眾香燈腳追隨媽祖進香隊伍,穿越大街、走過小巷,展現對媽祖信仰的信念與堅持,百餘公里路途中,不論是精疲力盡、內急等突發狀況,總有來自四面八方的幫助,為感謝這份難能可貴的緣分,結緣品因此而生。

是日,白沙屯拱天宮參拜信眾摩肩接踵,前來向媽祖祈願,有人持香祝禱,也有人帶著各式各樣物品向媽祖婆報告,並在裊裊香煙上繞個幾圈。內行香燈腳一看便知,這些是準備於進香途中發放的結緣品。

從事宗教文化相關研究多年的洪瑩發認為,結緣品的出現與進香文化變遷息息相關。

自白沙屯而起的「結緣品熱潮」

結緣品製作方法其實並無明文規定,但有一套信眾口耳相傳的SOP。當年度進香結束後,信徒便會向媽祖擲筊詢問、確認隔一年結緣品的品項、材質、數量、發送日期等細節。
製作完成後,再帶著成品,回廟與媽祖秉報,並以順時針方向過爐三圈,才算是大功告成。虔誠信徒相信,沒有完成過爐步驟的結緣品,無法獲得媽祖靈力加持,形同「沒有開鎖的寶物」。
即使製作步驟繁瑣、耗時長,每年在路上發送的結緣品仍是相當多,甚至轉變為宗教信仰的文化之一。
結緣品的濫觴,台灣宗教與民俗文化平台創辦人洪瑩發認為,是從白沙屯媽祖進香活動開始。研究媽祖信仰多年的他,觀察結緣品最早出現於20年前白沙屯媽祖進香活動中,數量於晚近10年快速攀升,疫情後達到爆發式高峰。
結緣品製作的用意,也有三階段演變。起初是為表達感謝,洪瑩發說:「最一開始是北港人集資做蓮花香火等,與白沙屯人結緣;白沙屯媽祖信眾變多後,覺得要回贈表達感謝,因此也開始做結緣品。」
第二階段開始轉變為幫媽祖做信仰宣傳,「信徒主動送結緣品給非流動信眾(泛指未參與進香之信徒),讓更多人認識媽祖信仰。」他認為,結緣品於此階段也開始發展出明信片、鑰匙圈等文創商品形式,進香文化也朝多樣、多元化方向前進。
近年逐漸進入第三階段──個人風格創造。他觀察,近年參與媽祖進香的信眾中,有人會掛上字卡,說明參與徒步進香的原因,也有人會表明發放結緣品是為回饋媽祖,諸多現象皆展現出,進香活動已從過往單純的宗教行為,演變成信徒對外表現個人故事和特色的管道。
另外,洪瑩發也指出,結緣品其實並非台灣獨有,西方朝聖之路上,基督教徒會分送十字架、天主教徒贈與玫瑰經念珠等,和台灣媽祖進香中的結緣品文化雷同。
進香路上的結緣品種類五花八門。

人與人之間的結緣與感謝

台灣宗教界的結緣品,小至小神衣、進香旗袋、香火袋、鑰匙圈、紅綾飄帶、貼紙,大至後背包、帽子、運動鞋、毛巾等,信徒們創意無限,種類五花八門。曾多次參與白沙屯媽祖進香、致力台灣民俗與宗教的研究者李至堉和我們分享,除了常見的結緣品,他還曾收過水果削皮刀和指甲剪等生活用品。
他更表示,也有信眾會根據傳統習俗發送特定結緣品。例如,抵達北港時,傳統禮俗規定拜天公前需沐浴淨身,因此沿路便有人發送沐浴用品;參照媽祖到北港舉行刈火儀式,藉此補充靈力和帶回香火,衍生出到北港買火柴的習俗,也啟發部分香燈腳選定火柴作為結緣品。
發送方式和地點則各有異同,原則上是整趟路程都有可能拿到,但最為熱鬧的時間,李至堉認為是出發當晚、抵達北港日,和回鑾日三天,因為這三日都是進香活動中人群最為聚集的時間點。
為回饋過往參與進香過程中獲得的幫助,他與太太也曾製作過結緣品。由於兩人在進香路上收過不少結緣品,因而開始思考是否有什麼物品,是日常生活中可使用,且未於進香路上看過的。
最後,鏡子雀屏中選,而為了和媽祖信仰做連結,他們印上媽祖三寸弓鞋。曾有報導指,媽祖換下的鞋子鞋跟磨損、鞋面破洞,許是因為媽祖忙碌於護佑眾生所致。
除了贈與收,結緣品串連信徒之間的情誼,轉贈也是方法之一。李至堉提到,他在收到結緣品後,若有收受到他人協助,會將手上結緣品轉送,表達感謝之意,更使緣分延續下去。

人與神間的緣分與共鳴

「我以前沒有特別追隨哪一尊神明,但某天當我和媽祖聊天時,感受到一股溫熱的感覺,慢慢將我擁抱住,讓我覺得:『哇,原來媽祖有在聽我說話!』」參與媽祖進香已超過10年的插畫家朱朱,說起她與媽祖的緣分時,語氣裡還透著最初的激動。
也因為這份感動,她於2008年起,開始隨媽祖進香。「那時白沙屯媽祖進香的物資並不充足,在沒有GPS的年代裡,幾個規模大的聯誼會都要預估媽祖的路線,然後在定點供應食物和飲水給大家。」在白沙屯進香時感受到的點滴恩惠,讓朱朱萌生回饋的想法,她著手製作結緣品。
明信片、香火袋她都曾經做過,但讓她獲得最多關注的,是手繪小卡。她畫筆下的媽祖精緻細膩、栩栩如生,驚豔許多信徒,朱朱說:「有聽過『畫得很像』『很喜歡這個作品』,還有人和我說,他們會拿去供奉在家裡或放在車上保平安,因為真的太像了。」好口碑累積多年,也讓她每年發送的小卡成為香燈腳口耳相傳必拿結緣品之一,讓她受到相當大的鼓舞。
2010年,她更起心動念展開一場徒步環台媽祖之旅,蒐集全台大小媽祖廟的印章、香火袋,並拍攝、描繪每一尊媽祖的神態、衣著等細節。旅程結束時,她不僅完成一幅環島地圖,更逐步累積出新作品的能量。
2019年,朱朱藝術創作工作室推出短文創作穿插各宮廟媽祖圖像的《作度人舟》,2020年則開賣媽祖月曆。她表示,其實媽祖月曆並不少見,但曾有朋友和她表示,市面上以真實媽祖肖像為主題的月曆,讓人有點壓力,因此她期許自己手繪的媽祖,在帶有個人角度詮釋的特色下,兼具信仰價值,回歸民眾日常生活。
媽祖月曆系列至今已連續五年推出新作,每一年朱朱皆會選定主題,收錄其繪製的媽祖肖像,該作品不僅於國內受到關注,也吸引到常駐台灣的日本作家片倉真理的目光。她於2022年〈五個台灣必買月曆!〉一文中推薦媽祖月曆。內文寫道:「光是看著月曆就能感到心靈安定。台灣人常說媽祖是『像媽媽一樣的存在』,如果有煩惱的時候,或許雙手合十和媽祖傾訴是不錯的方法。」

白沙屯媽祖近年徒步進香皆吸引超過萬人參與。

傳承家鄉與反思熱潮

白沙屯媽祖平易近人形象,在信徒口耳相傳及傳媒報導影響下,從地方深入全台,使得過往多為在地人參與的白沙屯媽祖進香,如今成為全國盛事。據統計,20年前參與人數為3,000多人,今(2024)年報名人數則一舉飆升至17萬9,971人,創歷史新高。
洪瑩發認為,使白沙屯媽祖信仰快速被宣揚出去的核心,是白沙屯田野工作室,其於2003年創辦的刊物《白沙墩》更是代表性結緣品之一。
一群白沙屯在地囡仔受2001年白沙屯媽祖蹽溪啟發,組建白沙屯田野工作室,於2003年出版《白沙墩》年刊,接棒笨港媽祖文教基金會刊物《笨港 白沙屯媽祖進香特刊》文化記錄擔子;2015年,工作室併入拱天宮文化組,刊物更名為《白沙屯媽》,並確立研究、記錄、維護、傳承和宣傳五大目標,持續留下白沙屯媽祖進香活動歷史。
翻開《白沙屯媽》,內容有在地耆老和香燈腳與媽祖的動人故事、媽祖進香習俗的科普文,還有以分為單位,紀錄媽祖進香軌跡的時間軸欄目。白沙屯拱天宮文化組執行長洪建華表示,每年刊物印刷2,500本,除了於擲筊(決定進香時程儀式)當天發送外,也會在進香過程中不定時、不定點贈與有緣香燈腳;無法隨行的信眾,官網也有線上版可閱讀。

身為白沙屯子弟,白沙屯拱天宮文化組執行長洪建華(左)與副總幹事林幸福(右)持續為保存、傳承、宣傳真正白沙屯媽祖文化努力。
白沙屯拱天宮副總幹事林幸福分享,《白沙屯媽》刊物因詳實記錄進香過程,成為學者們研究的基礎,間接讓白沙屯媽祖信仰文化持續累積、傳承,這也是他們創辦刊物的初衷,「因為文化本來就是時間累積下來的。」他說。
「當它累積到某一種程度的時候,影響力不是我們做短時間所可以想像的。」林幸福接著說:「與其說信眾有什麼反饋,不如說它本身在歷史的軌跡裡面,就是很大的反饋。」
不論是兩人,或是十幾人,文化組志工每年皆在進香陣中穿梭,為記錄、傳承和維護白沙屯媽祖進香傳統努力,「我們記錄現象,但不給觀點,剩下的你自己去理解。」林幸福的這一席話,是拱天宮文化組的核心,更是《白沙屯媽》刊物希望帶給信眾們的價值。
不論結緣品形式為何,其始終源於信仰,了解、體會其淵源,才能切實體會白沙屯先民篳路藍縷之際,對收到幫助時回以的「感謝」,並結下人與人、人與神最純粹的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