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紀科儀・「度」族群恩仇 鷄籠中元祭170年

「三、二、一!開門!」農曆七月一日這天,基隆張廖簡宗親會主任委員開啟「老大公廟」的「龕門」(俗稱「鬼門」),迎接老大公們(是為民間常稱之「好兄弟」)來到陽間,接受常民供養,也為為期一個月的鷄籠中元祭揭開序幕。

鷄籠中元祭,2001年獲交通部觀光局列為台灣12大民俗節慶之一,2008年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今文化部)指定為國家重要民俗,是台灣重要民俗文化祭典之一。
難能可貴的是,至今延續170年,仍保留完整道教科儀,展現出當地善良且悲天憫人的情懷,不但是基隆地方大事,更年年吸引海內外眾多旅人參與盛宴。

陰陽盛宴的開端

中元祭舉行的時間為農曆七月,也是傳統民俗定義的「鬼月」。每年一到這時,鬼門會開啟,讓亡魂來陽間「放暑假」;為求平安,陽世的信眾會以豐盛供品與紙錢來祭祀他們。
而基隆的「他們」,與台灣其他城市相比較更為多元。
古名雞籠的基隆市,是北部重要天然港口,盛產金煤銅礦,開發時間與台南不相上下,俗諺「北社寮(今和平島),南安平」,說得即是基隆與台南作為早期開發城市的重要地位;也因其地理位置,又稱北玄關,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包括原先於此生活的巴賽族(凱達格蘭族分支),還有法國人、西班牙人、荷蘭人、日本人與漢民族。
火拼、戰爭中,勝者生、敗者亡,不論是1884年清法戰爭紀念公園客死異鄉的法軍,或是1895年乙未戰爭埋葬於軍人軍屬火葬場之碑的日本士兵,還有萬善祠、金環姨廟、港仔口五十人公祠、被認為埋葬骸骨最為多元的三姓公廟等等,都是家鄉客與異鄉人在基隆的最後落腳處。
祭拜這些無主孤魂——鷄籠中元祭的開端,基隆市無形文化資產審議會委員游淑珺指出,學界多數認為與1853年的漳泉械鬥有關。

水燈頭遊行是為鷄籠中元祭重頭戲。

宗親會的代代相傳

來自漳州與泉州的兩派人馬長年為爭奪地盤而大小械鬥不斷,1853年爆發史上最激烈械鬥,致108人喪生,其後供奉於老大公廟。這場衝突,為基隆社會帶來重大變化,「以賽陣頭取代打破頭」,住民開始以字姓成立宗親會,共計11姓氏,自1855年開始輪值主持鷄籠中元祭。
後續因其他姓氏的加入,數年間擴增為目前的15姓宗親會。問起老一輩的基隆人,他們不僅能唱出宗親姓氏串起的「宗親歌」,還能清楚說明從原先的「張頭許尾」改為「張頭郭尾」的各個時間點,足見當地各組織團體的悠久歷史與強大凝聚力。
游淑珺認為,鷄籠中元祭延續170年不間斷的關鍵,即是宗親會戮力多年的成果。她表示,各個姓氏間彼此制衡與約束,「大家都怕被說做不周到、做不虔誠,會被批評,甚至影響年度運勢。」
是故,鷄籠中元祭才得以將開龕門、豎燈篙、主普壇開燈放彩,到迎斗燈、水燈頭遶境與施放、中元普度和關龕門等十大中元傳統科儀,跨越世紀的完整保留。

水燈頭最早施放時間為農曆七月二十四日,因政府樽節開支而改為十四日施放。

陰森中元的形塑

對基隆人來說,農曆七月十四日請假提早回家,或攜家帶眷到基隆海洋廣場卡位,等待傍晚舉行的水燈頭遊行,是在地人的共同記憶。不論是各宗親會的水燈頭爭奇鬥豔,或是地方、學校等團體帶來的精彩表演,都為鷄籠中元祭添上其他城市中元活動少有的熱鬧氣氛。
而該場景,也或為基隆獨有。對多數台灣人來說,衣服不可曬過夜、盡量不搬家,或是被人拍肩膀時不要回頭,是農曆七月需遵守的禁忌,更顯示出漢民族對於孤魂野鬼的懼怕。
但其實中元祭的起源,並非全然是如此陰森。以宗教層面來看,游淑珺指出,道教的中元節(農曆七月十五日)其實為職掌赦罪的地官大帝誕辰,民間多會在當日早晨向神祇祝壽,並連帶請求赦罪在地獄受苦的無主孤魂,讓他們可以「出獄」享受供品。
而在佛教則有追思與感念之意。傳說「目連救母」中,目連為救在地獄受苦的母親,遵循佛陀指示,於七月十五日以盆陳設供品,供養眾僧以求法力轉換,讓受苦魂魄皆可減緩痛楚,助輪迴轉世,因而佛教稱這日為盂蘭盆節。
道佛兩教在台灣這片土地上交互影響,意外混合上述兩則傳說的地獄觀,形塑如今常民對違反倫常需於地獄贖罪的懼怕與警惕;此外,《春秋左氏傳》中的「鬼有所歸,乃不為厲」,也說明民間普遍對無主孤魂危害陽間的印象。種種因素疊加,或許也體現為何中元節演變至今,在台灣民間有好好款待鬼神「澎湃才能保平安」的特有文化。

別稱「金松宴」的基隆主普壇普度,排場盛大,讓人看得眼花繚亂。

悲天憫人的情懷

在基隆,好兄弟不僅能吃得澎湃,還會有「揪甘心」的心情。
鬼門開後,首先要於農曆十一日豎燈篙,日間升起日燈,向神明發出邀請;傍晚六點後,改升夜燈,指引水陸好兄弟前來主普壇參與普度。農曆十四日,遊行後的水燈頭,被載往望海巷施放,向海上好兄弟發出邀請函。
以紙紮塑成的水燈頭,三開間或五開間外型如同「海上飯店」,屋裡放有銀紙,和印有盥洗用品、服裝及日常用品圖案的「經衣」(又名「巾衣」或「更衣」),讓水上好兄弟梳洗清爽,以體面上岸接受普度。
這款長方形的金紙,用於中元普度,普度前焚燒具邀請之意,並需留意與供品數量相同,避免邀請太多好兄弟前來,卻未提供足夠食物給他們。但宗親會相信水燈頭飄越遠,該宗親會的年度運勢會越旺。游淑珺解釋,「因為『拿人手短、吃人嘴軟』。」
來到農曆十五日,主普壇席開五列長桌,有非當值宗親會的「贊普」,還有當年度主普宗親的「主普」宴席,分為葷、素和西洋三大桌,擺放方式細緻又豪華。
「桌頭」置臉盆、毛巾等用品,供餐前洗塵;接著「五果」、「十二菜碗」、「五牲雕」、「漢食碗桌」等,讓好兄弟大快朵頤;吃飽喝足後,還有被稱為「看生」的各式以食物製成之雕塑品,栩栩如生的樣態,宛如一齣大劇;最後,還有宵夜「九龍碟」、點心「水果籃」。除了桌面,桌下還有遵照傳統坐月子習俗,提供給因難產而亡產婦的麻油雞湯。
吃不慣東方料理的異鄉好兄弟,可在「西洋桌」得其所好。有牛排、紅酒、咖啡、蛋糕、生魚片、味噌湯和軍艦壽司等等,更貼心附上刀叉,方便他們享用。吃完,一旁還有「沐浴亭」、「翰林院」、「同歸所」,以及儀式中焚燒「經衣」,提供前來享受普度的好兄弟們生活所需。
「不論你是本國鬼、外國鬼、小鬼、老鬼,只要你來,我們都會一視同仁的普度供養你。」游淑珺一席話,帶出鷄籠中元祭的核心價值——悲天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