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叉子遇上筷子】Hello!文化談判
「日本人很保守。」
「 美國人最大方。」
「中國人不愛在公開場合發表意見。」
以上這些敘述,你覺得是真實情況,還是錯誤的刻板印象?
答案是一半一半。說起文化差異,許多人覺得是對不同國家的偏見,但是艾琳梅爾(Erin Meyer)有不同看法。身為歐洲工商管理學院「全球虛擬團隊人力計畫」與「國際企業管理技巧計畫」的主持人,她認為,文化背景是影響一個人觀念和行為的重要因素,如果忽略文化對個人觀念與行為的影響,反而容易在共事出現問題時,落於個人錯誤論的謬誤。
想像一下:如果全世界約好一起吃早餐,會是怎樣的畫面?
德國人頻頻看手錶;印度人姍姍來遲;韓國人招呼親友大票人馬出席;法國人對餐點挑剔;英國人則在一旁翻了個白眼,用鼻子輕哼冷笑……。
你會發現,這頓飯豐盛的不只有桌上餐點,圍繞在餐桌旁的民族風情,更耐人尋味。
不過,當不同文化的人們試圖彼此溝通,事情可能不會如此有趣,一不小心,你就可能變成踩到「地雷」的「白目」。文化價值的差異,讓不同民族有各自習慣的溝通模式;即使心懷善意,地雷危機仍在。
聾子杜拉克:不懂美式「批評三明治」吃法
「 美國人最大方。」
「中國人不愛在公開場合發表意見。」
以上這些敘述,你覺得是真實情況,還是錯誤的刻板印象?
答案是一半一半。說起文化差異,許多人覺得是對不同國家的偏見,但是艾琳梅爾(Erin Meyer)有不同看法。身為歐洲工商管理學院「全球虛擬團隊人力計畫」與「國際企業管理技巧計畫」的主持人,她認為,文化背景是影響一個人觀念和行為的重要因素,如果忽略文化對個人觀念與行為的影響,反而容易在共事出現問題時,落於個人錯誤論的謬誤。
想像一下:如果全世界約好一起吃早餐,會是怎樣的畫面?
德國人頻頻看手錶;印度人姍姍來遲;韓國人招呼親友大票人馬出席;法國人對餐點挑剔;英國人則在一旁翻了個白眼,用鼻子輕哼冷笑……。
你會發現,這頓飯豐盛的不只有桌上餐點,圍繞在餐桌旁的民族風情,更耐人尋味。
不過,當不同文化的人們試圖彼此溝通,事情可能不會如此有趣,一不小心,你就可能變成踩到「地雷」的「白目」。文化價值的差異,讓不同民族有各自習慣的溝通模式;即使心懷善意,地雷危機仍在。
聾子杜拉克:不懂美式「批評三明治」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