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血輪帶來力量或危機? 磨人的組織內外腦融合

組織流程改造很累,內外腦融合很磨人, 但不積極進行改造,企業就無法適應環境的快速變遷。組織在新秩序成形,以及新行為扎根之前, 內腦抗拒改變,外腦推不動再造的陣痛期勢必存在, 此時唯有忍痛改革,組織才有新生的機會。

不少企業在發展遇見瓶頸時,會想借用外來兵團的力量,另創一番新局,或刺激原有的團隊發揮潛力。這種方法雖有速效,但卻容易形成組織派系,經營者不可不慎。

將時空轉至三國時期,諸葛亮治理下的蜀國,律法嚴明,社會井然,生產富庶,是魏、吳、蜀三國當中治理得最好的國家。

然而政治清明的背後,卻是新、舊人馬統合上的矛盾情節,蜀漢政權的隱憂不只存在於外部,也存在於內部。縱使諸葛亮擁有大智慧和大格局,也很難完全擺平不同思想派系間的相互對抗、挑釁及鬥爭,於是就形成內腦反擊外腦,舊腦攻打新腦的不穩定狀態。

潛在的裂痕,在諸葛亮的強力協調與壓制下,並不至於太明顯,如此才有利於劉備凝聚團隊意識抵抗曹魏。但是等到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後主劉禪要維持原有的局面,就顯得大不易了。劉禪雖不至於弱智,卻絕非中興之主,在諸葛亮死後30年,劉禪逐漸腐化,寵幸宦官黃皓,城防調度失策,導致魏軍一路從洛陽殺到成都,最後不戰而降,被封為安樂公。

蜀國降魏,光祿大夫譙周起了關鍵性的作用,他力勸劉禪將國家拱手讓給魏國。譙周是個失敗主義者,精通命理,偏好怪力亂神,他與蜀郡成都人杜瓊一起在民間散布謠言,說曹魏取代蜀漢乃是天意,他們兩人在劉備和劉禪的名字上大做文章,牽強附會地指出:「先主諱備,其訓具也;後主諱禪,其訓授也,如言劉已備矣,當授與人也。」這段話背後真正的意思是,面對勢力強大的魏國,應當將皇位讓出來才符合上天的旨意。

這種說法背後的動機並不單純,出身四川西部的譙周,其主張並不代表國家利益,而是益州本土派人士的普遍想法,他們對於蜀漢這個外來政權早就已經失去信心。反正朝廷現在是荊州派系的權勢排名第一,東州第二,益州殿後,與其繼續仰人鼻息,倒不如主動拉攏新的勢力,進行政治結構的大洗牌。


新血帶來力量或危機?

組織為擴大勢力,需不斷地引進新血輪,這個過程是必要的,卻也潛藏危機。新的血液帶來新的力量、新的思想元素,可是如果未能妥善地進行組織融合,舊組織與新成員之間就會相互排擠,造成組織的裂痕與紛爭,對於組織長期的發展相當不利。

任何快速成長的組織都如此,蜀漢也不例外。劉備出身寒微,起兵涿郡,先是結交關羽、張飛,建立起一支忠貞不貳的鐵血部隊。在荊州時,隨著諸葛亮的加入與策劃,荊州人士紛紛地投入劉備的麾下,使其武裝力量得以迅速擴張。

然而,只靠荊州這塊地盤,是不足以與曹操和孫權相抗衡的。於是劉備決定朝所有勢力中最弱的益州發展,當時的益州已經由外來的東州人劉璋所把持,劉備花了3年的時間進行布局,攻入成都,拿下益州,同時收編東州與益州這二股力量。對於益州人而言,自己本來就已經是二等公民,劉備入蜀,害他們的地位再次下降一級,自然升起一股無名的反抗心理。

為緩和內部的派系矛盾,劉備也不是沒有預做準備。為平衡派系間的相對勢力,讓他們相互制約,劉備入蜀後,開始啟用益州本土派知名人士李嚴、法正、許靖等人為官,同時輔以諸葛亮嚴明的法治管理,所以派系間的爭鬥並沒有因此而被激化、擴大。不過等到馬超、劉備、諸葛亮等,足以團結各方人馬的領導階層相繼死亡後,派系間的紛爭逐步越演越烈,成為後來蜀漢政權加速滅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企業由小而大,由一個產品線跨足多項產品線,由單一國家發展至多個國家的時候,同樣要不斷地引進新人材或新團隊,來充實公司的人力資源、知識及技術組合,讓組織成長的腳步能夠跟上策略推展的速度。或自我培育人才,或進行挖角,或整個團隊、甚至整家公司進行收編。

文化融合是企業進行組織變革最常見的難題,企業注入新血的目的在引進新思維,但是要老員工接受新思維,首先要注意的是,新思維與舊思維會不會差異太大,如果其間的差距過於龐大,最好不要貿然行事。

新腦與舊腦之間的差異必然存在,如果不能夠妥善融合,最好是有人離開。不是舊腦離開,就是新腦離開,假使兩者既不能融合,又沒有人願意離開,此時經營者必須介入,妥善處理,否則雙核心在組織裡格格不入,輕則造成戰力流失,重則癱瘓運作組織,處理不能不明快。

【完整內容,請參閱《能力雜誌》2009年1月號,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