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對疫情爆發下的悲傷?

過去一年多來,台灣一直是世界抗疫模範生,沒想到,防守了一年多,台灣還是失守。

去年3月,美國爆發嚴峻的新冠疫情,總部位於波士頓哈佛大學校園附近的《哈佛商業評論》員工均居家上班,陸續發表因應疫情的一系列管理文章。包括企業該如何因應封城、如何協助員工遠距工作、如何管理供應鏈斷鏈等等。

其中一篇文章相當特別〈你感受的那份難受,其實是悲傷〉(That Discomfort You're Feeling Is Grief),專訪全球研究悲傷的專家大衛.凱斯勒(David Kessler)。他認為,這次疫情讓人們失去了常態,擔心經濟損失,親朋好友不能見面,失去了彼此的連結,這讓人們大受打擊,於是感到悲傷。這是集體的感受。而人們不習慣到處瀰漫著這種集體的悲傷。

這篇文章不是談企業危機管理,而是關心個人該如何面對這種從未碰過的情境,竟然成為當時疫情高峰時,《哈佛商業評論》點閱率最高的一篇,讓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過去一年多來,台灣一直是世界抗疫模範生,本刊一直以為,台灣根本不需要翻譯這篇疫情下悲傷的文章。

台灣失守,盼得疫苗

沒想到,防守了一年多,台灣還是失守。5月15日,台灣本土案例從前一天的29例,飆升到180例,雙北市長紛紛宣布進入疫情三級警戒的那一天,我跟許多人一樣,感到非常焦慮。四天後,全台各縣市都進入三級警戒,焦慮的人更多了:公司業務怎麼辦?學生怎麼繼續學習?長輩住在外縣市,還能固定探親嗎?……更不用說,新冠確診者與其家屬心中有多恐懼,以及一些產業與個人,可能面臨工作與事業不保的危機。這一波疫情,比去年還要兇猛十倍。

西方人較善於溝通自己的情緒,華人比較隱藏,但在每個家門後都有不同的焦慮,在困擾著人們。這種集體的悲傷焦慮,是社會必須面對的。本刊在5月15日當天,翻譯了該篇熱文放在官網上,希望陪讀者處理疫情下的情緒。

去年4月,台灣人集資在美國《紐約時報》上刊登廣告「台灣可以幫忙」(TAIWAN CAN HELP),當時寫到台灣送出了1,700萬片醫療用口罩給世界各地。如今反過來,「台灣需要幫忙」,全民渴望拿到疫苗。

今年5月15日出刊的《經濟學人》封面標題是:「一千萬個施打疫苗的理由」,強調阻斷疫情的最終手段就是疫苗。到今年4月底,全球疫苗製造商已生產17億劑疫苗,比3月底七億劑還要多,比1月多了十倍。而2021一整年可望達110億劑。世界疫苗產量愈來愈高,但台灣取得卻非常困難。政府天天花力氣疫調,是否更該盡洪荒之力,爭取疫苗?這才是能否擺脫這一波疫情悲傷的關鍵。5月底美國與以色列均因疫苗施打率高,逐漸恢復正常生活了。希望台灣距離這一天不會太晚。

更多內容請見2021年6月《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打敗創業魔咒〉
https://www.hbrtaiwan.com/journal_content_HBR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