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師與馬誰重要?揭露創業四大盲點,消費者需求是最大關鍵
近十年來,台灣刮起創業熱潮,全台也紛紛創立加速器,然而,新創公司成功率依舊很低。本期封面故事即探討這個困擾每位新創者的難題,創業者在台灣的環境是否也能參考?
本期封面故事由哈佛教授湯姆.艾森曼(Tom Eisenmann)撰寫,他訪談數百家創業者,歸納出新創公司為何高達三分之二會失敗的六大主因。(見〈降低新創企業失敗率〉)
過去十年來,台灣也有一股創業熱潮,各縣市政府紛紛成立創業基地,據台經院2020年統計,全台創業加速器據點,已超過六十個。
在這些台灣新創生態體系的專家看來,哈佛教授提出的觀點,也適用於台灣創業者嗎?台灣創業家可從中學習到什麼?
順應時勢調整方向
「這篇文章我每看完一段,都覺得『深得我心』!」清華大學畢業不久後就參與創業、現任矽谷新創加速器SparkLabs台北站共同創辦人暨管理合夥人邱彥錡表示,新創公司隨著時間不同會面對不同的問題,成功與否的要素之一在於能否跟得上變化。他指出,本期封面故事以「馬」(市場商機)與「騎師」(創業者)來形容新創,是非常貼切的比喻,騎師需要隨著時間去適應不同的馬,才有望成功。
邱彥錡畢業於清華大學計量財務金融學系,大三那年組隊參加全國大專院校商業個案大賽ATCC,取得冠軍。畢業後進入IBM、HP任職,亦曾任Gogolook創始營運長,負責Whoscall國際市場拓展。
之後韓國Naver集團於2013年收購Gogolook,邱彥錡被Naver「人才併購」,出任Naver子公司Camp Mobile台灣總經理,也是該集團首位非韓籍的子公司總經理。2018年,他加入全球知名加速器SparkLabs,創立台北站並擔任負責人,每半年從超過四百個創業團隊中,篩選出八家進入加速器。
SparkLabs台北站成立兩年多來,至今已扶植了兩家新創企業出場。一是陸續在加拿大與德國上市,並預計5月底在美國掛牌的雲端廚房Just Kitchen。第二家則是專精數據處理及壓縮技術的大數據新創團隊ParseMe,被矽谷新創公司Gemini Data併購。SparkLabs台北站因此成為台灣新創圈的焦點。
創業有一套方法論,很多錯誤都是有跡可循,這篇文章就指出了創業者常犯的錯誤,所以邱彥錡非常推薦台灣的創業者要認真細讀這篇文章。
台灣創業者常忽略兩大要點
識富天使會則是近年來活躍於台灣新創圈,也是台灣目前最大的天使投資人社群團體,成員近250人,包括傑出企業家、二代企業家、新創CEO、高階經理人等,藉由新創加速計畫協助新創團隊在短期快速成長。識富天使會2017年成立以來,已投資近40組新創團隊。
劉文帥是識富天使會的共同創辦人。退伍後就進入未上市的工業電腦大廠四零四科技任職,一路做到產品部的負責人。
後來四零四科技將部分業務分拆成立艾易科技,劉文帥擔任內部創業的創辦人,艾易年年翻倍成長,一度是全球前三大的工業乙太網路公司,最後被四零四又併了回去。
劉文帥六年前自四零四退休後,就全心投入新創投資工作,專長是商業模式建立、精實創業和成長策略規畫等。
劉文帥認為,本期哈佛商學院艾森曼教授的觀點,與識富天使會推動的新創投資「十字訣」不謀而合。「十字訣」,分別為「賽道」(市場趨勢)、「剛需」(真實存在的市場需求)、「閉環」(商業模式的封閉式驗證)、「人劍合一」(創辦人的人格特質、經歷學養及相關團隊)。他指出,哈佛教授提出的「壞同伴」和「起步犯規」兩項,與「人劍合一」和「閉環」不謀而合,只是用語不同。
本期封面故事由哈佛教授湯姆.艾森曼(Tom Eisenmann)撰寫,他訪談數百家創業者,歸納出新創公司為何高達三分之二會失敗的六大主因。(見〈降低新創企業失敗率〉)
過去十年來,台灣也有一股創業熱潮,各縣市政府紛紛成立創業基地,據台經院2020年統計,全台創業加速器據點,已超過六十個。
在這些台灣新創生態體系的專家看來,哈佛教授提出的觀點,也適用於台灣創業者嗎?台灣創業家可從中學習到什麼?
順應時勢調整方向
「這篇文章我每看完一段,都覺得『深得我心』!」清華大學畢業不久後就參與創業、現任矽谷新創加速器SparkLabs台北站共同創辦人暨管理合夥人邱彥錡表示,新創公司隨著時間不同會面對不同的問題,成功與否的要素之一在於能否跟得上變化。他指出,本期封面故事以「馬」(市場商機)與「騎師」(創業者)來形容新創,是非常貼切的比喻,騎師需要隨著時間去適應不同的馬,才有望成功。
邱彥錡畢業於清華大學計量財務金融學系,大三那年組隊參加全國大專院校商業個案大賽ATCC,取得冠軍。畢業後進入IBM、HP任職,亦曾任Gogolook創始營運長,負責Whoscall國際市場拓展。
之後韓國Naver集團於2013年收購Gogolook,邱彥錡被Naver「人才併購」,出任Naver子公司Camp Mobile台灣總經理,也是該集團首位非韓籍的子公司總經理。2018年,他加入全球知名加速器SparkLabs,創立台北站並擔任負責人,每半年從超過四百個創業團隊中,篩選出八家進入加速器。
SparkLabs台北站成立兩年多來,至今已扶植了兩家新創企業出場。一是陸續在加拿大與德國上市,並預計5月底在美國掛牌的雲端廚房Just Kitchen。第二家則是專精數據處理及壓縮技術的大數據新創團隊ParseMe,被矽谷新創公司Gemini Data併購。SparkLabs台北站因此成為台灣新創圈的焦點。
創業有一套方法論,很多錯誤都是有跡可循,這篇文章就指出了創業者常犯的錯誤,所以邱彥錡非常推薦台灣的創業者要認真細讀這篇文章。
台灣創業者常忽略兩大要點
識富天使會則是近年來活躍於台灣新創圈,也是台灣目前最大的天使投資人社群團體,成員近250人,包括傑出企業家、二代企業家、新創CEO、高階經理人等,藉由新創加速計畫協助新創團隊在短期快速成長。識富天使會2017年成立以來,已投資近40組新創團隊。
劉文帥是識富天使會的共同創辦人。退伍後就進入未上市的工業電腦大廠四零四科技任職,一路做到產品部的負責人。
後來四零四科技將部分業務分拆成立艾易科技,劉文帥擔任內部創業的創辦人,艾易年年翻倍成長,一度是全球前三大的工業乙太網路公司,最後被四零四又併了回去。
劉文帥六年前自四零四退休後,就全心投入新創投資工作,專長是商業模式建立、精實創業和成長策略規畫等。
劉文帥認為,本期哈佛商學院艾森曼教授的觀點,與識富天使會推動的新創投資「十字訣」不謀而合。「十字訣」,分別為「賽道」(市場趨勢)、「剛需」(真實存在的市場需求)、「閉環」(商業模式的封閉式驗證)、「人劍合一」(創辦人的人格特質、經歷學養及相關團隊)。他指出,哈佛教授提出的「壞同伴」和「起步犯規」兩項,與「人劍合一」和「閉環」不謀而合,只是用語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