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黃豆多種豆製品,黃豆的加工全紀錄



一粒小小的黃豆,竟然可以變出這麼多種豆製品!來看看富含植物性蛋白質的黃豆加工全紀錄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粒黃豆 多種豆製品 黃豆的加工全紀錄
首先,將黃豆清洗過,再將黃豆打碎磨碎、榨汁-「豆漿」,豆漿加凝固劑-「豆花」,豆花經過壓力和脫水-「嫩豆腐、板豆腐」,豆腐油炸-「油豆腐」,豆腐冷凍-「凍豆腐」,豆腐經過再加壓與烘乾-「豆乾」。至於豆渣中有著許多的纖維質,可以做成「素丸、素肉、素肉鬆」,豆皮也可以再製成「素火腿、素雞」等。

另外比較特別的還有豆乾,其實的豆乾製作完成後是沒有上色的「白豆乾」,但因為白豆乾富含蛋白質與水分,比較容易腐敗,所以之後常看見的咖啡色豆乾,就是為了延長保存期限及減少水分,而加入「糖烏」(煮
過焦化的麥芽糖)所製成的。



那為什麼小小一粒黃豆,可變成這麼多豆製品?
是因為蛋白質遇到酸、鹼、加熱、重金屬等環境時,就會改變原本的結構,豆製品也是利用這一點製成的。這時候應該會有人有疑問,既然有時候製成豆製品會降低營養價值,那何不直接吃黃豆本人?食藥署說明,直接生吃黃豆可能會導致消化不良。雖然黃豆加熱、加工後的確會破壞原本的營養,但對人體所需的蛋白質還是很足夠的。
除此之外,豆製品是屬於低膽固醇,對於長者、素食朋友來說,都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大豆中的大豆異黃酮、維生素E、維生素B群也能改善代謝及抗氧化、維持好的腸道環境。

吃對豆製品的重要建議
〈1〉在意熱量 ▸▸ 選豆漿、豆花、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