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乳假體怎麼挑?專業醫師教妳聰明選
上胸單薄、胸型下垂、乳房外擴……隆乳手術是許多女性找回自信的首選,但市面上的假體種類琳瑯滿目,究竟該怎麼挑呢?讓專業醫師為你解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胸圍尺寸主要取決於個人的骨架大小,也和皮下脂肪的厚度有關。」張子倩醫師表示,乳房主要由乳腺、脂肪構成,乳腺的發育和基因有較大關聯,若本身體脂肪率較高,上圍通常也會顯得豐滿,減重會降低體脂肪,自然也會讓胸圍跟著縮小。至於許多人在意的胸型,則是與生俱來的,因為每個女性的乳房底寬(即乳房底部寬度)不盡相同,可容納的乳腺、脂肪量也有差異。一般而言,乳房在青春期發育得愈好、底寬數值愈大,發育完成的罩杯也會相對較大。
隆乳假體種類多 可依據個人需求選擇
有鑑於此,若要一次性提升兩個罩杯以上,建議選擇使用假體。如果決定要用植入假體的方式隆乳,選擇材質前就要先問自己:「是否願意花費足夠的時間進行按摩?」張子倩醫師說明,光滑面假體的觸感柔軟,但產生莢膜攣縮的機率偏高,術後三個月內必須每天按摩至少一小時,三個月後仍須每天按摩5~10分鐘,並且永久執行,疏於按摩可能導致莢膜攣縮,必須特別留意。
魔滴、柔滴等絨毛面的假體較不易產生莢膜攣縮,是許多愛美女性的新選擇,但值得留意的是,其實術後觸感和假體本身的軟硬程度並不直接相關。「我們要先瞭解,『莢膜』和『莢膜攣縮』是不一樣的。」張子倩醫師指出,當假體植入身體之後,會引發身體啟動自我保護的免疫機制,產生一層膜將其包覆,以阻絕假體與身體組織直接接觸,稱之為「莢膜」,多數情況下並不會產生攣縮問題。反之,若莢膜變厚、變硬,導致乳房觸感改變,甚至讓乳房外型改變、感覺疼痛,就是所謂的「莢膜攣縮」。因此,若不希望術後得持續按摩,建議選擇奈米絲綢面或絨毛面假體;若要選擇光滑面假體,則要確實做到術後按摩的照護工作,以確保效果和乳房的健康。
切口、植入位置都有學問 術前應仔細諮詢
常見的隆乳切口位置有三種,分別是腋下、乳暈下,以及乳房下緣。
〈1〉腋下:傷口可巧妙隱藏在皺摺處,適合希望乳房不留疤痕者。
〈2〉乳暈下:恢復期間方便照護傷口,適合需要抱小孩、忙於家事的產後女性。
〈3〉乳房下緣:若乳房適當垂墜,就有利於遮蓋乳房下緣的傷口,適合稍微有料的女性。
除了切口位置之外,植入位置也大有學問。張子倩醫師表示,每個人的身體條件、生活習慣、運動喜好各有不同,術前必須和專業醫師充分討論,才能讓隆乳的效果兼具美觀和自然。若皮下脂肪較厚,可將假體放在胸大肌前方(胸大肌筋膜下方),術後更容易擠出乳溝;若皮下脂肪較薄,建議將假體放在胸大肌後方,保留較多的乳房組織覆蓋假體,或是選擇複合式隆乳,也就是先利用假體撐出胸型挺度,再填充自體脂肪於乳房邊緣處再,不僅可避免明顯的「球感」外觀,也能展現自然觸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