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孤單

擁抱孤單 釋放自由的靈魂

下班邀朋友跑趴、隨時上臉書更新動態、分手就趕快找到下一個對象,絕對不要一個人,一個人的時候,怕寂寞、怕孤單、怕靈魂失去地心引力,找不到生活的重心,繞著熟悉的人公轉,才有安全感?

「中國傳統觀念常強調團體生活、一定要聚在一起,但在其他國家常看到一個人也可以享受自己吃飯,不是覺得寂寞,而是享受孤獨,不喜歡一群人形成的壓力,也不需要妥協。」鄭栗兒在《魅麗》座談會中提到的現象,就像是年節和親戚聚餐中,許多人對晚輩的問候是不外乎趕快找個好對象、趕快生個小孩,「以後才有依靠,不然老了怎麼辦?」除了是關心或閒聊,其實更是內心的恐懼投射,害怕自己身邊沒有人可以陪伴,擔心只剩下自己一個人的時候。

年輕人一到不熟悉的地方,常做的第一個動作就是確認手機網路是否通暢,想要每一分每一秒都不漏失地追蹤朋友動態,當自己買了新包包、換了新髮型、在浴室不小心滑倒……都要先拍照上傳網路公諸於朋友們,然後隨時翻看按讚與留言數,確定有多少人關心自己,就算不是公眾人物,也害怕自己的人氣下滑。看起來似乎有很多互相支持關心的朋友,其實不懂得和自己獨處的人,就算在人群中,還是很容易感到寂寞。

借來的安心
讓人最不安心

就像小孩間上一秒和同伴吵吵鬧鬧,下一秒回頭繼續一起玩,念書時女孩子不管走到哪都愛和閨密挽著手,男孩們則勾肩搭背和朋友稱兄道弟,出社會後,或許出現了親密伴侶,出門逛街吃飯總有伴。尤其在節日的時候,更不會是一個人。

在人群的陪伴與互動中,讓我們找到了自信、在分享中獲得肯定與愛,而沉醉在這個被需要的認同感,努力成為一個符合別人期待中的樣子,有生活的標準可以依循,所以感到安心。然而有時候這是「借來的」安心,所以當我們離開熟悉的朋友時,恐懼感又湧了上來。

阿圖爾•叔本華說過,人性一個最特別的弱點就是「在意別人如何看待自己」又說:「一個人只有在獨處時才能成為自己。誰要是不愛獨處,那他就不愛自由,因為一個人只有在獨處時才是真正自由的。」可以讓自己選擇感受孤單,而不是讓自己被寂寞感選擇。

獨享孤單
我就是世界中心

是否曾經有過這樣的經歷:一個人去吃飯的時候,覺得別人都在看我,我是不是個性不好才會沒有人陪;獨自去看電影的時候,身邊的情侶會不會在背後議論紛紛,覺得我很可憐,只有沒朋友的人才會獨自踏入電影院,好像自己被世界遺忘了,別人都揀選走了只有自己被剩下來,所以害怕也不習慣自己一個人。

當我們因為害怕獨處、害怕孤單,所以強迫自己參加不喜歡的聚會、交往的對象適不適合不重要,能陪我就好。兒女漸長時,聽到他們要搬出家門自立,無論怎麼樣也不能答應。我們固然相信小孩能夠獨立生活,但更害怕自己被遺棄的感覺。習慣在別人的認同中尋求自己的價值感,卻逃避了和自己相處的能力。

能享受孤單的人,就能享受自由。一個人上館子,不需要配合別人的口味、不用擔心被認為太寒酸或太奢侈,想吃什麼就點什麼;一個人出國旅行,不用等待他人的時間,甚至在旅行的過程中,隨意更改行程都不是問題,一個週末就能來個亞洲小旅行,也能夠隨心所欲地在下班後看場冷門電影、泡個溫泉,不需要為了別人的喜好而放棄與妥協。

更多精彩內容盡在本期【魅麗雜誌 102期/ 3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