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台報告 阮嵐青

何者觀音 何者罌粟

一九六三年春,詩人瘂弦寫下一首經典〈如歌的行板〉,為了文章編排在此加上逗點:「溫柔之必要,肯定之必要,一點點酒和木樨花之必要,正正經經看一名女子走過之必要,君非海明威此一起碼認識之必要……」他描述各種生活中態度與小樂子的必要,並幽了自己一默,之後列舉許多外境發生之必要,跟著情境一轉,「陽臺、海、微笑之必要,懶洋洋之必要,而既被目為一條河總得繼續流下去的,世界老這樣總這樣:──觀音在遠遠的山上,罌粟在罌粟的田裡」

文詞簡單,層層推疊出他的生活。身、心、靈,在二十行短詩裡全說完了,表現出一種隨順的、見山又是山的心境。詩,是極簡的文章表現形式,用最精確的關鍵字,點出意境,大量留白。這跟二三月號《魅麗》的主題精神相符:一個好詞,只有好解嗎?何者是觀音、何者是罌粟?又或觀音與罌粟都中性,意念創造實相,如果背負著沉重的心念,執行好事也會被弄擰?我們邀請了胡挹芬、楊明磊、鄭栗兒、謝明杰四位老師,跟編輯部一起討論,選出該翻轉的十個好詞與十個壞詞……但,大量留白,留給讀者解讀空間。

一月慶祝《魅麗》一百期,舉辦了十二場公益講座,感謝所有老師情義相挺,以及各位的熱心參與,在台北下起雪、最冷的那幾天,願意出門與我們相聚。進入二月,強烈渴望「懶洋洋之必要」,瘂弦這首詩此時特別打動我,原是一個懶洋洋的人,曾幾何時竟也像陀螺轉個不停?好多故事,以後慢慢說。

不妨找到原詩,咀嚼感受一下,做條河吧,我的朋友,一切都是必要的,必要的經過,必要的錯過,必要的讓它流過去,該遠的遠,該在的在。

下期預告:十個可以重新加入字典的壞詞。

更多精彩內容盡在本期【魅麗雜誌 101期/ 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