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理結合歷史讓學生重新認識台灣光復 何啟聖:了解歷史才懂珍惜


倫理結合歷史讓學生重新認識台灣光復 何啟聖:了解歷史才懂珍惜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許哲綱/台北報導


「倫理不只是商業規範,更是一種對歷史與社會的責任感」,在台灣光復節前夕,前新聞主播、現任致理科技大學教授何啟聖,於課堂中以「抗戰精神與光復意義」為題,帶領學生從歷史脈絡重新認識台灣光復的時代背景。他指出,抗戰的勝利不僅象徵民族的奮起,也是一段值得後世珍惜的歷史記憶。


何啟聖在致理科大開設的「企業倫理與職涯規劃」課程中,結合倫理教育與歷史啟發,他認為,今天的安定與自由,都是前人用生命與信念換來的結果,理解這一點,才能真正懂得什麼叫做職業倫理與社會良知。課堂中特別介紹了「光復節」在不同地區的歷史意涵。何啟聖指出,南韓與朝鮮半島也在8月15日慶祝光復節,因為當天是1945年昭和天皇發佈「玉音放送」,正式宣布日本無條件投降。


台灣光復節則定在10月25日,是為紀念當年日本政府代表安藤利吉在台北中華路(今中山堂)向中華民國台灣行政長官陳儀正式遞交降書的日子,象徵台灣重回祖國懷抱、結束五十年殖民統治的重要時刻。


何啟聖感性地指出,歷史不只是紀念,更是責任。那些為國家奮戰、為民族犧牲的無名英雄,也許名字已不見於史冊,但他們的精神仍在人們心中延續。許多學生在課後分享心得表示,這堂課讓他們第一次從倫理的角度理解光復的意義,也學會將感恩與責任視為人生與職涯的基礎。


致理科技大學長期推動品德教育與社會實踐並重的教學理念,何啟聖的課程正體現了知識、歷史與良知並行的教育精神。他強調,唯有了解歷史,年輕一代才能珍惜今日的和平,也才能在未來面對挑戰時,不忘初衷與信念。


照片來源:CNEWS匯流新聞網資料照片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第七屆麗寶雕塑雙年獎揭曉 日本藝術家本鄉芳哉《空白-坐佇》奪金獎


板橋運動中心華麗回歸 10/25起試營運全館免費體驗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治新聞
人氣政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