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新形象片「走入台南漁村第一線」 陳亭妃:人民需要能依靠的市長


推新形象片「走入台南漁村第一線」 陳亭妃:人民需要能依靠的市長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儒/台南報導


民進黨立委陳亭妃今(29)日發布最新競選形象片,以台南最真實的漁村日常為主軸,呈現漁民在黑夜裡、風雨中、烈日下仍堅守工作的身影。影片由虱目魚塭、牡蠣棚架、文蛤養殖場到沿近海漁船作業串起台南漁民的一天,用最樸實的角度傳達:「人民,需要一個永遠在身邊的市長。」陳亭妃表示,台南需要的市長不是坐在辦公室,而是能與人民直接對話、看見需求的人。


影片開頭是一片灰藍色的清晨半夜,漁民踩著濕滑的魚塭邊巡水、換氧、確認魚群狀況;接著畫面切換到牡蠣棚,師傅手工拆殼、換繩,雙手早已裂開。無論風吹、無論下雨,虱目魚、文蛤、白蝦、台灣鯛…這些台南最驕傲的漁產,都靠著漁民每天不間斷的勞動與堅持而存在。


陳亭妃表示,台南的漁村故事,不是只有在海口,而是散落在將軍、北門、學甲、七股、安南各沿海角落,除了是一個個家庭的生計來源、更是老天給台南的物產。她說,虱目魚是台南的驕傲,牡蠣是台南的味道,而漁民,是捍衛台南漁業的人。


影片中,陳亭妃親自走入魚塭、坐上漁船、下到牡蠣棚旁的作業平台,實際看見漁民手上的傷口、臉上的鹽霧、肩上的重擔。她說:「市長不能只是坐在辦公室等資料送來。人民的辛苦要親眼看到,人民的需要要親自聽到,這樣才能真正了解民意,為人民做事。」


陳亭妃也強調,漁民的工作沒有假日,遇到寒害、病害、漲潮或海象不穩,更是常常一夜沒睡,像這一支影片就是在丹娜絲颱風剛過的時候所拍攝的,就算家裡面的屋頂飛了,仍然要半夜出門,趕快搶收,避免造成更嚴重的損失。她說,所以台南需要的市長,是一個讓人民有依靠、有信任感的人,是直接和人民之間對話,絕對不能是間接的,人民才會有感。


陳亭妃也表示,從政27年以來,無論是農業、漁業、弱勢家庭或地方建設,她的原則始終一致,人民是頭家,真正的決定權在人民手裡。她說,自己只是把市民的聲音帶到帶到市府、帶到立法院、帶到行政院,做我該做的事「反應民意」。


陳亭妃說,這支影片沒有華麗配樂,也沒有口號式畫面,而是拿著攝影機記錄台南漁村最日常的辛苦。台南的每一份漁產背後,都是真實的人生故事,她希望市民能從影片中看見:「我們的城市,值得一個真正走進人民生活的市長。」


照片來源:陳亭妃辦公室提供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公布太平青鳥轉型影片 童子瑋談基隆老校舍的「下一段故事」


被酸坐高市早苗位置難怪吃閉門羹 陳宥丞釋疑:拍照是日方慣例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治新聞
人氣政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