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壇》柯志遠「劇評」/《黑盒子》

網路驚悚漫畫改編的12集影集《黑盒子》,由張軒睿以及陸夏兩名男女演員主演。(圖/LINE TV提供)
[NOWnews今日新聞] 你看了網路驚悚漫畫改編的12集影集《黑盒子》嗎?人氣漫畫家Pony的原作漫畫在LINE WEBTOON連載了上百篇故事,由具備電腦視效專業背景、曾以《紅衣小女孩》、《目擊者》兩度入圍金馬獎「最佳視覺效果獎」的新銳導演李昭樺,挑選了其中篇幅較長的四個故事《造物獄》、《星際救援》、《豬人》、《黑白盒子》拍攝成真人劇集(每單元三集,全劇12集,已全部上架),大膽挑戰台灣影視鮮少碰觸的科幻、獵奇題材,動用了張軒睿、傅孟柏、鄭人碩、李李仁、簡嫚書、莫允雯等堪稱亮眼的不弱卡斯,播出之後卻似乎沒能激起太大的水花,網路上評論、討論都不算熱烈,非常令人意外。

就戲論戲,眼見為實,實際開箱了第一單元《造物獄》,著實眼前一亮,短短三集,緊湊吊詭、欲罷不能,題材、人設無不讓人耳目一新,敘事技巧嫻熟、演員演技奪人眼球、視覺特效渾然天成,整體成績出色極了,是一個完成度極高的短篇佳作,忍不住想逆風推薦一把。在Netflix 、 LINE TV播出的《黑盒子》,應該是2025最被低估的一齣戲,在一眾同質性偏高的套路劇集片單中顯得匠心獨運、別樹一幟,若您剛好漏看了,衷心建議您撈回來補看哦!
開宗明義的第一單元《造物獄》,以女主角「小雯」走火入魔的嫉妒心、邪教召喚靈魂的秘術、撲朔迷離的虛實錯位等等元素,構築出一個教人毛骨悚然的世界觀。《造物獄》的劇名取得好,是慾也是獄,第一時間便成功標舉了整個系列「人性反芻」的題旨厚度,拉開了與某些降智感官訴求的廉價驚悚片的距離。
《造物獄》故事設定別開生面,形式是「寓言」的,故事的內在肌理卻是寫實的。這個單元最耐咀嚼的原創假想相當引人入勝:所謂藝術創作的「靈魂」,都說一個創作但凡有了靈魂,那個作品就「活」了,但那靈魂若真實「存在」,便有了獨立的情感和情緒,便有了專有的感知能力,從他的「視角」來看這世界和這整件事,又當如何?這故事的後半段,見所未見的從「被創作出來的雕像」(被召喚出現的靈魂)的角度切入,「假作真時真亦假」的荒謬、駭人增加了,「無為有處有還無」的思辯、嘲諷也增加了。相當突兀的反轉,相當勇敢的敘事實驗,再加上角色人設的突破框架,獨特、前衛而真實,乍看天馬行空,卻骨肉紮實地支撐起主角超越現實的內在層次,和整個故事天外飛來一筆的荒誕邏輯。
由於之前沒看過漫畫IP,在沒有任何主觀既定印象的狀態下,第一次看這齣戲,發現以《造物獄》這個單元來說,娛樂性、藝術性、話題性兼顧,實在不應該被輕易忽略。(當然,在這個訊息量爆炸,每天上檔的、要看的戲多到廢寢忘食都看不完的現在,觀眾太忙,也情有可原)。簡扼言之,《黑盒子》之《造物獄》不容錯過的幾大理由如下:
1,腦洞大開。在這個追求「爽文閱讀」的年代,這個故事的發展、反轉,想定之奇幻之放飛的程度,完全吻合主流受眾會買單的超現實暗黑趣味。
2,劇本之洗練、成熟,超乎預期。節奏掌控之游刃有餘、結構緊緻之滴水不漏、情境塑造之呼之欲出,都已經領先台劇賽道上的絕大部份選手。
3,國際水平的視覺效果。導演李昭樺英國劍橋大學資訊工程圖學博士的高學歷令人咋舌,幾年來學以致用,老早在《赤狐書生》、《捉妖記》、《鬼吹燈之九層妖塔》等大製作電影中傳出享譽兩岸的口碑,這個專業手筆的動畫背景,運用在《黑盒子》系列的小螢幕裡,不論是第一單元《造物獄》張軒睿栩栩如生的「兩條腿不見了!」,還是第二單元《星際救援》宇宙星際、星球表面的即視感,都是超前台劇記憶很大一步的視覺震撼。
4,餘韻後勁。《造物獄》透過故事情節傳達的主題耐人尋味,再強大的執念,可以營造催眠式的「相信」,然而,執念就是執念,永遠不可能將假的質變成真的。最後女主角引產手術那一幕,捧出一個血淋淋的木頭嬰兒,不僅只是視覺的怵目驚心,更是呼應題旨的當頭棒喝,後勁十足,格外引人深思。

最後,不得不給戲中陸夏、張軒睿兩位主角的表現按個讚。尤其女主角陸夏,把一個極難的角色駕馭得精準而流暢,將一個容易被標籤化、符號化(甚至工具化)的瘋批女主角,刻劃得飽滿、立體而合理,大開大闔的外放式演法,絲毫不影響人物內在幽微細節的梳理和呈現,對本劇之整體質感成功達標,加分最多,功不可沒。
男主角張軒睿以偶像劇男神的姿態入行(2017的《我的男孩》至今仍是優質偶像劇的某種里程碑),自2019的《用九柑仔店》展現出樸實、深刻的演技實力之後,似乎從2021的《華燈初上》開始,已經義無反顧地揮別(掙脫)了身上的所有偶像包袱,也不在乎角色的戲份多寡、形象好壞,自此戲路大開,什麼都能演,也什麼都演得讓人心服口服,《造物獄》裡的兩個「志偉」,一真一假,假的活成了真的,真的又自剝了心靈的虛無…,他在同一張臉的不同面相裡從容切換,每個面相的書寫,都有血有肉有說服力,儘管整個故事貌似以女主角做為主軸,他分割式的出場,卻組裝出一次擲地有聲、深入人心的完美演出。
●作者:柯志遠/作家、資深媒體人、知名娛樂評論家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
相關新聞
名家論壇》黃創夏/鄭黃會?兩個闇弱黨主席之取暖
名家論壇》吳崑玉/高市早苗只是講出了日本人心底的話
名家論壇》韋安/司法大棒追打下的藍白合,能走多遠?
- 記者:nownews
- 更多政治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