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東第一大橋」整修開工 再現濁水溪紅橋榮光

「遠東第一大橋」整修開工 再現濁水溪紅橋榮光

【創新聞 記者張溎壕/彰化報導】曾被譽為「遠東第一大橋」的西螺大橋已屹立72年,因鋼構鏽蝕、橋墩裂縫等老化問題,彰化縣政府與雲林縣政府今(27)日共同舉行維修補強工程開工典禮,工期400天,預計115年12月完工,盼讓這座象徵兩縣情誼的歷史地標再現風華。


「遠東第一大橋」整修開工 再現濁水溪紅橋榮光
▲西螺大橋整修開工!72年「遠東第一大橋」將封橋400天進行補強,預計115年底煥新重現風華。(記者張溎壕攝)

彰化縣長王惠美表示,西螺大橋自1953年通車至今,不僅是串聯彰化溪州鄉與雲林西螺鎮的重要交通樞紐,更是兩縣共同的歷史見證與文化象徵。大橋全長1,939公尺、寬7.3公尺,共有31跨華輪式鋼桁架橋樑,見證了中部地區人流與物流的發展軌跡。


「遠東第一大橋」整修開工 再現濁水溪紅橋榮光
▲西螺大橋整修開工!72年「遠東第一大橋」將封橋400天進行補強,預計115年底煥新重現風華。(記者張溎壕攝)

她指出,工程總經費達2.31億元,其中交通部補助1.53億元、雲林縣政府分攤0.18億元、彰化縣政府自籌0.6億元。施工項目包括鋼構件局部補強修復、橋面伸縮縫修繕及外觀塗裝整新等。施工期間大橋將全線封閉,請民眾改道使用台1線溪州大橋通行。


「遠東第一大橋」整修開工 再現濁水溪紅橋榮光
▲西螺大橋整修開工!72年「遠東第一大橋」將封橋400天進行補強,預計115年底煥新重現風華。(記者張溎壕攝)

王惠美強調,縣府將全程監督施工品質與進度,確保橋梁修復後更加安全穩固。「相信完工後的西螺大橋,將以嶄新的面貌迎接下一個里程碑,繼續串聯交通、觀光與文化的發展。」


「遠東第一大橋」整修開工 再現濁水溪紅橋榮光
▲西螺大橋整修開工!72年「遠東第一大橋」將封橋400天進行補強,預計115年底煥新重現風華。(記者張溎壕攝)

雲林縣長張麗善表示,西螺大橋是彰化與雲林的共同象徵,長年在農產運輸、地方交流上扮演重要角色。她感謝王縣長積極推動修繕計畫,與中央爭取經費,共同守護地方珍貴的歷史建設。「王縣長對地方基礎建設的投入與用心,令人佩服,也展現兩縣合作無間的精神。」


「遠東第一大橋」整修開工 再現濁水溪紅橋榮光
▲西螺大橋整修開工!72年「遠東第一大橋」將封橋400天進行補強,預計115年底煥新重現風華。(記者張溎壕攝)

公路局中區養護工程分局長傅立祥指出,西螺大橋修復工程完工後,除了提升橋梁安全性與耐久性,也將帶動地方觀光與文化發展。「這不只是交通工程,更是地方歷史與情感的修復。」


「遠東第一大橋」整修開工 再現濁水溪紅橋榮光
▲西螺大橋整修開工!72年「遠東第一大橋」將封橋400天進行補強,預計115年底煥新重現風華。(記者張溎壕攝)

彰化縣議員李俊諭則回顧,西螺大橋在建造當年使用了極為先進的鉚釘技術,工人需在橋下將鉚釘加熱後迅速敲入鋼板孔洞固定,技術工法堪稱當時世界首屈一指。大橋不僅是重要的交通設施,也曾是南部農產品北運的關鍵管制點,見證台灣經濟發展的重要歷程。


「遠東第一大橋」整修開工 再現濁水溪紅橋榮光
▲西螺大橋整修開工!72年「遠東第一大橋」將封橋400天進行補強,預計115年底煥新重現風華。(記者張溎壕攝)

隨著維修補強工程正式啟動,這座「遠東第一大橋」未來將以全新風貌再度挺立濁水溪上,繼續承載中部人民共同的回憶與希望。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府消息新聞
人氣政府消息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