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山海間的療癒足跡|首批 FJM 足部反射健康師結訓紀實

花蓮山海間的療癒足跡|首批 FJM 足部反射健康師結訓紀實

【創新聞記者陳光蘊|深度專題】「山在花蓮,海在心頭;步履,在療癒之間安放。」八月末的花蓮,夏末的風帶著海鹽與山林的氣息,首批 FJM 足部反射健康師踏上了為期三個月的療癒旅程。這不是單純的技術學習,而是一場 身心對話的修行:學員們學習在每一寸足底中,找到疲憊的出口;在每一次按壓中,重建生命的節奏。結訓日將至,11月21日,他們將完成這段旅程;隔日,與旅宿業者簽署合作備忘錄,正式將療癒注入旅宿空間。


花蓮山海間的療癒足跡|首批 FJM 足部反射健康師結訓紀實
▲花蓮首批足部反射健康師11月結訓 縣府邀旅宿業者攜手打造療癒旅。(圖/創新聞記者陳光蘊翻攝2025.11.18)

旅宿中的深度放鬆:安全感與心靈的共鳴

觀光處處長余明勲曾言:「旅客最在意的兩大核心是『安全感』與『深度放鬆』。」FJM 健康師的導入,正是這兩者的完美交集。手法簡單、安全、實證有效;每一按、每一捏,都是對疲憊身心的溫柔撫慰。如唐詩所言:「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在旅宿裡,旅客卸下行囊,也卸下生活的重擔。這裡不只是休憩空間,更是心靈得以喘息、身體得以重整的港灣。


花蓮山海間的療癒足跡|首批 FJM 足部反射健康師結訓紀實
▲花蓮首批足部反射健康師11月結訓 縣府邀旅宿業者攜手打造療癒旅。(圖/創新聞記者陳光蘊翻攝2025.11.18)

三贏的療癒循環:旅宿、社區與健康師

這項計畫的意義,遠不止於旅客舒適。每位健康師經過嚴謹訓練,精通基礎反射區與標準化操作手法,能針對身體常見不適提供專業緩解;他們不僅是旅宿的服務者,更是社區的療癒使者。參與培訓的民眾,有的是 受災後返鄉重建的居民,有的是 尋求身心新可能的青年。他們將技能帶回社區,為自己,也為旅人開啟新的生活契機。正如宋詞所言:「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在花蓮,每一次足底按壓,都像是山海間的呼吸,讓身心重新與土地連結。


花蓮山海間的療癒足跡|首批 FJM 足部反射健康師結訓紀實
▲花蓮首批足部反射健康師11月結訓 縣府邀旅宿業者攜手打造療癒旅。(圖/創新聞記者陳光蘊翻攝2025.11.18)

療癒旅宿的花蓮新願景

FJM 服務的導入,使旅宿不再只以價格競爭,而是建立獨一無二的『健康養生標籤』。這是一種市場差異化策略,更是一份 對旅客、對社區、對生命的承諾。旅人能在山海之間重新找回自我,健康師也在這裡 找到立足與發展的空間。「若問東風何處最柔,步履安放,心亦安然。」花蓮的山海,不只是風景;療癒,不只是服務;每一步,每一次按壓,都在書寫屬於這片土地的新詩篇。

活動提醒:願意提供駐點時段、合作場域或媒合職缺的旅宿業者,請於11月21日前至花蓮縣觀光處網站報名(https://gov.tw/zRq),一同加入花蓮大健康產業的永續旅程。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府消息新聞
人氣政府消息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