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住宅,不只是居所——從壯促法與住宅法邁向共益生態系


社會住宅,不只是居所——從壯促法與住宅法邁向共益生態系

文/戴中興(台灣品牌永續藍圖學校 校長)


台灣社會正同時面臨兩個結構性挑戰:55歲以上的「壯世代」如何再貢獻,以及少子化下青年家庭如何安心成家。若政府仍以單向補助與建屋思維處理社會住宅,就無法回應這場世代轉型。


社會住宅應從「安居政策」轉為「共榮治理平台」。透過《住宅法》確立居住公平,以《壯世代政策及產業發展促進法》(壯促法)開啟跨部會協作,並由NPO以品牌加速器架構整合企業、社區與科技,社宅便能成為推動共益生態系與公益生態系的制度引擎。


一、住宅法 × 壯促法:讓社宅成為跨世代治理樞紐


《住宅法》第五條強調「居住公平、社會正義」;《壯世代政策及產業發展促進法》則以「促進55歲以上國民再學習、再就業、再貢獻」為目標。當這兩部法交會,社宅不再只是建築物,而是世代共榮的制度平台。壯世代在社宅中提供技能與照護服務,青年家庭減輕托育負擔,而社區則在共餐與共學中形成信任網絡。
這就是法制共構下的共益治理起點:政府給框架、NPO給方法、企業給資源,讓每一棟社宅都成為社會再生的舞台。



社會住宅,不只是居所——從壯促法與住宅法邁向共益生態系
二、壯世代與青年:公益生態系的雙引擎
壯世代(55歲以上)是國家最大的潛在資本。他們擁有豐富經驗與時間,只缺乏制度化的再貢獻舞台。


NPO可運用品牌加速器(Brand Accelerator)三軸模式,將壯世代導入「學習—貢獻—創造」三循環:1.再學習:設立社宅「壯世代學堂」,提供數位、綠能、照護等課程;2.再貢獻:發展志工制度、共餐共育服務、社區導覽;3.再創造:協助壯世代成立社區企業或ESG共益計畫。


但更關鍵的是,品牌加速器不僅強化壯世代的再貢獻,也能成為青年創業的實驗場。
當壯世代以導師角色進駐社宅,青年世代則能在同一場域中運用永續思維、品牌策略與AI工具,發展出具社會影響力的微型創業專案——從食農共享廚房、在地修繕服務、綠能社區微電網,到社區照護平台。品牌加速器在此扮演「制度推進器」:它協助青年取得ESG投資與CSR基金,結合壯世代的專業與人脈,讓社宅不僅能「共住」,更能「共創」。


這種世代間合作,讓青年創業不再孤立於市場競爭中,而是扎根於共益生態系的支持結構,以社區為品牌、以永續為利基,實踐一種「共創經濟」的生活新形態。也是互助共好的永續生活模型。



社會住宅,不只是居所——從壯促法與住宅法邁向共益生態系
三、NPO品牌加速器:從服務轉向制度
品牌加速器的本質是信任機制的制度化。當NPO以品牌治理思維運作社宅,信任就能成為可衡量的資產。


三階段循環構成治理架構:
1️⃣ 信任建構期——以共學、共餐、共照凝聚居民。
2️⃣ 資源整合期——跨部會與企業ESG投入社區計畫。
3️⃣ 共益深化期——以數據化方式呈現社會影響力。


例如NPO整合環境部節能補助與企業ESG資金,透過「CarneuBIM碳建築智慧平台」追蹤能耗與志工貢獻(SROI),最終形成可公開的「社宅永續報告」。目前即使國際碳權開發,過程中,當地SROI的可行性評估,也是不可或缺的項目。這樣的治理讓品牌信任具備量化依據,也讓NPO角色從「做公益」進化為「治理公益」。


四、CarneuBIM × 共益生態系:讓建築會學習、制度會運算
CarneuBIM(碳建築智慧平台)是公益生態系的營運中樞。它以建築物為單位,整合能源、碳排、志工、照護與共益行動數據。


四大模組構成治理主軸:
1.能源模組:即時監控能效,對應企業ESG與碳資產化;2.社區模組:紀錄壯世代貢獻、居民參與、滿意度;3.照護模組:整合衛福、勞動、教育三部會服務;4.責信模組:自動生成永續報告,提升透明度。


這不僅是技術,更是治理邏輯的變革。當社宅透過CarneuBIM形成「數據責信體系」,住宅政策從「支出項」變為「社會投資項」,永續治理因此具備可追蹤、可驗證、可再生的制度生命。



社會住宅,不只是居所——從壯促法與住宅法邁向共益生態系
五、讓建築成為世代共榮與創業共生的引擎
一棟房子若只是遮風避雨,它終將老去;若能孕育信任、教育與創造,它便會呼吸。


當《住宅法》提供空間正義,《壯促法》啟動世代動能,NPO導入品牌加速器、企業投入ESG共益、CarneuBIM建立數據治理體系,並讓青年創業者與壯世代共創永續事業—台灣的社會住宅將不再是政策附屬品,而是一個能自我更新、能跨世代共生的共益生態系統。


在這樣的體系中,壯世代不只是被照顧的對象,而是共益的推動者;青年不只是居住者,而是創業與創新的火種;社宅不只是居住空間,而是制度實驗場;而國家,不只是提供者,而是共創者。


這是住宅政策的升級、世代治理的革新,更是一場從建築到制度、從安居到永續的文明轉型。這個永續的世代性共融,正由你我一起來推動!



文/戴中興(台灣品牌永續藍圖學校 校長)



最新房產新聞
人氣房產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