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貿辦證實 : 台灣確定採「疊加關稅」計算 出口美國將再加 20%

美國對等關稅新制影響台灣出口


美國於8月7日正式實施的「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s)新制,對全球多國產業界帶來重大影響。台灣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證實,台灣對美出口商品將採用「疊加計算」方式,這意味著在原有最惠國(MFN)待遇稅率上,還需額外加徵相應比例的對等關稅,對台灣出口至美國的產品造成更高的關稅負擔。



**美國行政命令確立「疊加」原則**



台灣對美出口商品加徵20%關稅政策


根據美國總統川普於7月31日簽署的行政命令,台灣對美出口商品在新制下,將在原有MFN稅率基礎上,額外加徵20%的暫時性對等關稅。若產品涉及反傾銷或反補貼稅,實際稅率將更高。這項政策與美方今年4月5日開始實施的暫行10%對等關稅計算方式一致,只是加徵比例由10%提高至20%。

(圖/AI生成示意)




經貿辦證實 : 台灣確定採「疊加關稅」計算 出口美國將再加 20%



美國對等關稅新制影響全球貿易


美國的對等關稅新制並非針對單一國家,而是廣泛適用於尚未與美國達成關稅互惠協議的貿易夥伴。根據《世界貿易觀察》(World Trade Watch)最新報告,東南亞、南亞與部分歐洲國家出口至美國的主要商品類別,普遍面臨關稅負擔加重的挑戰。短期內,部分出口國可能選擇降價吸收關稅成本,但長期而言更可能出現供應鏈移轉,尋找關稅成本較低的出口地點或中間轉運模式。



**台灣產業首當其衝**



台灣製造業面臨關稅挑戰


台灣多個產業將受到新制直接衝擊,尤以製造業及農業最為明顯。工具機產業的出口美國MFN稅率原本介於0%至6%,平均約4%,在疊加20%對等關稅後,平均稅率將達24%。業界人士表示,這對競爭力將造成明顯壓力。



台灣農產品面臨關稅挑戰


農業方面,原本享有零關稅的部分農產品,也將被直接加徵20%對等關稅,對中小農及外銷業者的獲利空間形成壓縮。台灣農產品出口商協會理事長指出,國際價格優勢幾乎瞬間被削弱,必須更積極開拓非美市場,或提升產品附加價值。



**政府啟動「因應方案」**



因應美國關稅的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


行政院早在今年4月美方首次實施10%對等關稅時,便已著手規劃「因應美國關稅我國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該方案涵蓋四大面向:金融支持、市場多元化、產業升級及勞工照顧。經貿辦發言人表示,這套方案將因應關稅比例提高而進行擴充與加碼,並將納入更多農業與中游製造業的專案協助。

(圖/AI生成示意)




經貿辦證實 : 台灣確定採「疊加關稅」計算 出口美國將再加 20%



台美關稅談判進展與優先項目


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強調,台灣談判團隊正持續與美方就對等關稅稅率、供應鏈合作、美國232條款等議題展開多層次對話,目標是爭取更合理的計算方式與較低的加徵比例。談判團隊表示,美方雖態度強硬,但仍保留針對特定產業進行關稅調整的空間,台灣將以工具機、資通訊產品及部分農業品為優先爭取項目。



**學者觀點:短期陣痛、長期轉型契機**



台灣應對疊加關稅的策略分析


國立政治大學國際貿易研究中心教授分析指出,雖然「疊加關稅」短期會對出口企業造成沉重壓力,但也可能促使產業加速升級與市場多元化,減少過度依賴美國市場的結構性風險。台灣必須把這次衝擊視為契機,強化與其他主要經濟體的自由貿易協定談判,同時加快高附加價值產品的研發。


(圖/AI生成示意)




經貿辦證實 : 台灣確定採「疊加關稅」計算 出口美國將再加 20%



美國對等關稅政策的潛在影響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專欄認為,美國的對等關稅政策可能在未來引發更大規模的貿易摩擦,尤其在全球經濟成長放緩背景下,保護主義措施往往導致貿易夥伴採取報復性關稅,形成惡性循環。該刊同時點名台灣、韓國與越南是「衝擊最直接的亞太經濟體」,未來如何因應將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


更多eNews報導
日圓甜甜價再現!今早出現「0.2019」 10萬台幣換出近50萬日圓
「孫生離世,我也會離世」網紅DK道歉關機 坦言:聖母病發作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社會新聞
人氣社會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