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中心「台語工藝詞庫」網站上線啟用 傳承語言與技藝

【威傳媒記者陳惠玲報導】



在文化部補助支持下,工藝中心委託社團法人臺灣工藝聯盟總會執行「台語工藝詞庫」網站建置計畫,歷時兩年蒐集臺灣工藝師在傳授技藝過程中使用的關鍵詞彙,開發出「台語工藝詞庫」軟體。今(23)日上午,工藝中心於工藝資訊館四樓舉辦啟用記者會,正式宣布網站上線。首波詞庫收錄達1,200組關鍵台語工藝詞彙,涵蓋陶瓷、木藝、金工、竹藤、纖維、玻璃、漆藝、石藝、皮革、紙藝等11項工藝類別,透過數位科技整合,串聯在地語言與文化記憶,為傳承工藝知識奠定基礎。



工藝中心主任陳殿禮表示,工藝師們長期以台語傳授技藝,語言中蘊含的不只是操作知識,更承載了文化智慧與情感。若年輕世代無法理解台語,便無法深入領會工藝創作的理念與精神,傳承恐將中斷。他舉例指出,許多台語詞彙如「刀工」、「偷工」、「煞車」等,不僅具體描述技術操作,更具有專業語境與意涵,若誤解詞義,將影響工藝傳承的準確性與深度。



工藝中心「台語工藝詞庫」網站上線啟用 傳承語言與技藝
「台語工藝詞庫」結合語言與工藝文化,展現工藝結合數位科技在文化傳承上的創新應用。現場參與貴賓共同合影。(圖/陳惠玲攝影)


陳殿禮指出,未來「台語工藝詞庫」將持續升級,結合影音、AI、AR等數位應用,導入教學、展覽與導覽系統,讓年輕一代能在熟悉的數位環境中接觸台語工藝語彙,進一步理解臺灣工藝文化的深層脈絡。



為呼應詞庫主題,現場同步推出三大主題展區《手路 ê 話》、《師傅 ê 喙口話》、《話來配對》,精選八位工藝家的作品,透過語言視角帶領民眾走進工藝現場,體驗台語語彙與工藝技藝交織的文化風貌。



臺灣擁有豐富的語言資源,然而隨著世代更迭,母語使用率日益降低。為保存珍貴語言資產,工藝中心積極推動文化部「國家語言整體發展方案」,建構「台語工藝詞庫」網站,內容涵蓋工藝名稱、工具、材料、技法等專業詞彙,未來可廣泛應用於教學、展覽、文獻與導覽,進一步落實台語於生活與專業領域的實用性與傳承價值。



工藝中心「台語工藝詞庫」網站上線啟用 傳承語言與技藝
學術界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授邱湘雲(左七)、工藝中心主任陳殿禮(右六)、臺灣工藝聯盟創會總會長陳啓村(右五)、臺灣工藝聯盟總會長葉志誠(右四)以及工藝師們參與「台語工藝詞庫」網站啟用儀式。(圖/工藝中心提供)


社團法人臺灣工藝聯盟創會總會長陳啓村指出,為推動詞庫建置,團隊歷時兩年走訪工藝現場,邀請具台語教學經驗的資深工藝家參與,並安排專人前往工作室進行訪談,蒐集語彙。之後再由台語語文學者進行拼音標示與錄音,詞彙資料同時包含文字、拼音、語音與示意圖,建構出多感官整合的語言資料庫。



現任總會長葉志誠補充說明,團隊歷經多次專家會議審查與修訂,釐清詞義、發音差異與分類邏輯,才完成初版詞庫建置。這套詞庫不僅保存逐漸流失的工藝知識語彙,也有助於提升民眾對工藝文化的理解,激發創新思維。



工藝中心「台語工藝詞庫」網站上線啟用 傳承語言與技藝
記者會中「微笑唸歌團」精采表演;緊接著歌手洪維謙演唱〈工藝之歌 飛飛飛〉。(圖/陳惠玲攝影)


記者會現場邀請致力推廣台語唸歌文化的「微笑唸歌團」,由儲見智先生與林恬安女士演出,以唸歌方式結合工藝語詞,展現語言與藝術的魅力;會中並發表由陳長志作詞、洪維謙演唱的〈工藝之歌 飛飛飛〉,以台語唱出工藝人的理想與堅持,傳遞「自在漫活」的生活態度,鼓勵工藝人本著初心、勇敢飛翔,讓工藝精神隨歌聲綻放、代代流傳。


(資料來源:威傳媒新聞-WinNews)



延伸閱讀:


  • 工藝中心「工藝文化館」展出「工藝—從採擷開始」

  • 朝陽科大耕耘30周年成果豐碩 校慶大會重量級貴賓親臨祝賀

  • 朝陽科大工設系109級畢業專題成果暨師生聯展 從產品到商品實力展現
  •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社會新聞
    人氣社會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