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子嶺泥湯深度遊 泡湯、嶺頂、水火同源與古剎禪意以及採果樂!


關子嶺泥湯深度遊 泡湯、嶺頂、水火同源與古剎禪意以及採果樂!

臺南關子嶺泥湯(圖:台南觀旅局提供)



【旅遊經 洪書瑱報導】

已步入了微涼的秋季後,就是泡湯養生的好時節,其中位於台南市白河區的「關子嶺溫泉」是全台唯一的泥漿溫泉,與義大利西西里島、日本鹿兒島並列世界三大泥漿溫泉,遊客到關子嶺除了感受經典泥湯的療癒魅力外,不妨再串聯周邊豐富的自然奇景,並探尋歷史古蹟、品嚐在地美食與感受在地農特產體驗等,為自己打造一趟結合身心靈洗滌的深度旅遊行程。



關子嶺溫泉屬鹼性泉,味帶澀苦,呈灰黑色,而且還有微小泥粒,水質滑膩帶有濃厚硫磺味,為全臺少見的泥質溫泉。遊客在泡湯的同,享受溫泉的同時,不妨將泥漿塗抹全身,待其自然風乾後再以泉水洗淨,體驗泥漿SPA的樂趣,這種獨特的體驗,讓關子嶺溫泉贏得了「黑色美人湯」的美稱,成為許多人秋冬泡湯旅遊的首選之一,在結束泥湯洗禮後,不妨再至關子嶺周邊豐富的景點,讓秋天旅程「遊」了更多不同的體驗與色彩!





一、嶺頂公園,感受日式風情與湯泉文化,甚至來場生態體驗:

關子嶺泥湯深度遊 泡湯、嶺頂、水火同源與古剎禪意以及採果樂!

嶺頂公園的打卡裝置(攝影:廖晨光)



「嶺頂公園」位於溫泉區制高點,是關子嶺溫泉發展歷史的見證者,公園保留了許多日治時期的遺跡與氛圍,包括:大成殿、吳晉淮音樂廣場、桂花巷、眺望平台等,而為了迎接溫泉季的到來,這裡在活動期間(11月24日前)設置了許多打卡裝置,供遊客合影,抵達頂端後回望,能將整個溫泉區的美景盡收眼底,在公園內漫步,處處可見當年溫泉鄉繁華的縮影,是感受關子嶺歷史文化的首站,而值得一提的是──公園內種植了許多蜜源植物,如:高士佛澤蘭,常能看見如紫斑蝶、青斑蝶在花朵附近來場蝶舞!

關子嶺泥湯深度遊 泡湯、嶺頂、水火同源與古剎禪意以及採果樂!

嶺頂公園的打卡裝置(攝影:廖晨光)

關子嶺泥湯深度遊 泡湯、嶺頂、水火同源與古剎禪意以及採果樂!

嶺頂公園的打卡裝置 (攝影:洪書瑱)

關子嶺泥湯深度遊 泡湯、嶺頂、水火同源與古剎禪意以及採果樂!

嶺頂公園的打卡裝置 (攝影:洪書瑱)

關子嶺泥湯深度遊 泡湯、嶺頂、水火同源與古剎禪意以及採果樂!

嶺頂公園的打卡裝置 (攝影:洪書瑱)

關子嶺泥湯深度遊 泡湯、嶺頂、水火同源與古剎禪意以及採果樂!

嶺頂公園中的紫斑蝶(攝影:洪書瑱)

關子嶺泥湯深度遊 泡湯、嶺頂、水火同源與古剎禪意以及採果樂!

嶺頂公園中的青斑蝶(攝影:洪書瑱)



二、奇景「水火同源」,感受自然界的不解之謎:

關子嶺泥湯深度遊 泡湯、嶺頂、水火同源與古剎禪意以及採果樂!

水火同源(攝影:洪書瑱)



「水火同源」又名「水火洞」,是關子嶺地區最具代表性的自然奇景,由於火焰不斷從水中冒出的畫面,打破了水火不相容的定理!資料顯示,1701年「水火同源」被白河大仙寺的參徹禪師所發現,據他當時所言,當時火勢極為旺盛且集中一束,直至1964年白河大地震後,火焰分散自不同孔隙冒出,火勢變弱,但近期火焰有上升之勢。而水火同源在當地可是有傳說,由於關子嶺所在的枕頭山又稱麒麟山,水火同源的所在地就是麒麟頭吐出的火焰;另一種說法是遠古時期,火龍與水虎因意見不合而大打一架,結果兩敗俱傷,最後火龍化為火、水虎化為泉,變成了水火同源的景象,這裡也因為充滿想像力的神話與傳說,增添更多的神祕感與魅力。而在水火同源處,不妨欣賞一下雕塑大師楊英風將象徵著麒麟傳說的作品躍然於牆面上的創作,以及往另一個方向抬頭看,有一棵臘腸樹,碩大的結實,令人莞爾,但提醒未熟果有毒、成熟果會木質化變得很堅硬,在樹下時也要小心被砸傷!

關子嶺泥湯深度遊 泡湯、嶺頂、水火同源與古剎禪意以及採果樂!

水火同源,近期火焰有上升之勢(攝影:洪書瑱)

關子嶺泥湯深度遊 泡湯、嶺頂、水火同源與古剎禪意以及採果樂!

雕塑大師楊英風將象徵著麒麟傳說的作品躍然於牆面上的創作(攝影:洪書瑱)

關子嶺泥湯深度遊 泡湯、嶺頂、水火同源與古剎禪意以及採果樂!

臘腸樹(攝影:洪書瑱)



三、古蹟巡禮與禪意,大仙寺與碧雲寺

關子嶺泥湯深度遊 泡湯、嶺頂、水火同源與古剎禪意以及採果樂!

大仙寺(攝影:洪書瑱)



關子嶺周邊的宗教古蹟,是深度文化之旅不可或缺的一環,其中以「大仙寺」素有「南台第一古剎」之稱,位於白河區仙草埔,創建於清康熙四十年,參澈禪師見此地山明水秀而結蘆定居,是一座歷史悠久的佛教寺院,乾隆十二年,興建佛殿,名為「大仙寺」,之後設施逐漸加建,香火鼎盛,寺院環境清幽,而且還是國家指定三級古蹟,整體建築群依序為山門、大雄寶殿、觀音殿及三寶殿(古蹟本體為山門及大雄寶殿),而各殿皆自獨立,兩側有連貫之廊道或廂房,山門屬於牆門式,屋面短而屋脊低緩。中間作三川脊,邊門及圍牆頂亦作燕尾脊。高度漸次降低,邊門為圓拱門,圍牆亦作竹節窗,整體造形富有變化,其建築融合了閩南傳統寺廟與日式佛寺的風格,其中大雄寶殿的剪黏藝術與雕刻細節,堪稱傳統工藝的經典,是尋覓心靈的寧靜之所。另外也推薦與大仙寺合稱「關子嶺雙碧」的「碧雲寺」!

關子嶺泥湯深度遊 泡湯、嶺頂、水火同源與古剎禪意以及採果樂!

大仙寺(攝影:洪書瑱)

關子嶺泥湯深度遊 泡湯、嶺頂、水火同源與古剎禪意以及採果樂!

大仙寺,此為參澈禪師見此地山明水秀而結蘆定居之址(攝影:洪書瑱)

關子嶺泥湯深度遊 泡湯、嶺頂、水火同源與古剎禪意以及採果樂!

大仙寺(攝影:洪書瑱)

關子嶺泥湯深度遊 泡湯、嶺頂、水火同源與古剎禪意以及採果樂!

大仙寺(攝影:洪書瑱)

關子嶺泥湯深度遊 泡湯、嶺頂、水火同源與古剎禪意以及採果樂!

大仙寺(攝影:洪書瑱)



四、季節限定農特產:南寮椪柑觀光果園

關子嶺泥湯深度遊 泡湯、嶺頂、水火同源與古剎禪意以及採果樂!

採果樂,正值椪柑季(攝影:洪書瑱)

秋冬是最佳的泡湯季節,而椪柑採摘季通常落在11月至隔年1月,因此到關子嶺,別忘了感受在地農產品的魅力,可計劃至南寮來場採果樂,此時正是「南寮椪柑」的盛產季節,此地的觀光果園開放遊客體驗親手採摘的樂趣,孩童費用100元可帶走一斤橘子,而成人200元可帶走二斤椪柑。南寮椪柑外觀鮮綠,皮薄汁多且酸甜適中,深受遊客喜愛。走進果園,在綠葉間尋找橙黃飽滿的果實,不僅是親子同樂的好活動,也能直接品嚐到最新鮮的在地風味,在採擷時,請分二段式剪「採」,第一次可在約在2-3公分「剪枝」,在採擷到椪柑時,再在蒂頭處剪平,免得在提拿起,因碰撞因枝條讓橘子受損,而影響風味!遊客亦可在農家購買在地生產的農特產品,將關子嶺的美味記憶帶回家。

關子嶺泥湯深度遊 泡湯、嶺頂、水火同源與古剎禪意以及採果樂!

農友所種植的椪柑(攝影:洪書瑱)

關子嶺泥湯深度遊 泡湯、嶺頂、水火同源與古剎禪意以及採果樂!

採果樂(攝影:洪書瑱)

關子嶺泥湯深度遊 泡湯、嶺頂、水火同源與古剎禪意以及採果樂!

第一次可在約在2-3公分「剪枝」(攝影:洪書瑱)

關子嶺泥湯深度遊 泡湯、嶺頂、水火同源與古剎禪意以及採果樂!

之後再在蒂頭處剪平(攝影:洪書瑱)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旅遊新聞
人氣旅遊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