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人、見物、見生活:中華文化「新呈現」

白牆黛瓦間「見人、見物、見生活」,「數字生命檔案」正賦予古城「永生」;古老非遺穿越千年走近年輕人,技藝展演、製作課程等讓文化體驗感「拉滿」;當文化浸潤經濟,一批新業態為新春新市添了把「火」。


在擁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國,「文保熱」升溫、「文創風」盛起,如何緊密銜接中華文化「啟動之法」與「功能注入」,各地正在生動活潑地實踐、探索。


古村「煥新」


前段時間,「80後」上海教師朱旗簽訂了10年租房合同,搬到安徽省宣城市涇縣雲嶺鎮章渡村常住。


春分時節的皖南地區,碧水蜿蜒,叢林掩映間,她的獨棟小樓與周圍古香古色的民居一道靜靜矗立。朱旗指著磚頭外牆和青石板路說:「別看屋裏陳設新,但是村裏提倡修舊如舊,這些磚、石都有400多歲咯。」


談起「保護式修老房子」,章渡村村民們都嘖嘖稱奇:屋頂舊瓦片,經修繕拼接後也保留了歲月的痕跡;傾斜的臨河吊腳樓以楔子打入,用重物反吊,便能「立正身形」;清淤後的河水,抱村穿戶,清流汩汩……


「難以想像,3年前,村裏只有5個老人1只貓。」全程參與規劃設計的「夢想村」民宿群投資人龐煥泰堅信,「保護傳承並非推倒重建,而是在古村風貌肌理中自然生長」。


如今的章渡村,百餘間民宿客房對外營業,將現代設施與徽派風情巧妙融合,節假日期間「一房難求」;理髮店、婚宴中心、文房四寶專賣店等開門迎客,不少外出務工的村民們返鄉做生意……從「窮守青山」到「喜見金山」,古村煥新的虹吸效應還在持續。


古村的新,在合肥工業大學建築與藝術學院博士生湯銘看來,還與數字技術息息相關。


在合肥工業大學創建的徽州古建資料庫中,從形制、結構、營造過程,到村落佈局、水系、道路、園林等,每座古建築都標有詳細數據和三維虛擬數字仿真數字模型。


2023年印發的《數字中國建設整體佈局規劃》提出,「推進文化數位化發展」,「建設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形成中華文化資料庫」。


從北京開發「門頭溝區傳統村落文化遺產數字平臺」,到浙江省德清縣96處古建築群建立「數字身份檔案」,再到湖南上線150多個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各地積極借力數字發展,啟動古村生命力。


非遺「上新」


去年11月,安徽省宣城市涇縣成立「宣紙辦」時,辦公室主任馬文波深覺「擔子重」:全縣數百家宣紙生產企業中,市場受眾集中在「一老一小」,「作為非遺宣紙發源地,該如何讓國寶吸引年輕人的目光?」



見人、見物、見生活:中華文化「新呈現」
3月7日,工作人員在位於安徽省宣城市涇縣的紅星宣紙官方旗艦店打包通過網路銷售的產品。新華社記者 傅天 攝

擁有70多年歷史的當地龍頭企業紅星宣紙廠的「上新貨架」裏,或許藏著答案。


油紙傘、書簽、摺扇……參與設計的紅星員工餘亮給記者展示了即將上市的幾款宣紙文創產品,「在新成立的文創專案裏,我和同事們都是『90後』,與這裏10多個待上市的產品都屬於新生代,希望新與新的碰撞會產生市場火花」。


毗鄰於此,去年10月開放的中國宣紙傳習基地,將研學體驗視為傳承發展的青春密碼。


在宣紙體驗區,有30多年撈紙經驗的徐師傅,是這處新晉網紅打卡點的「新員工」。「年輕人來得多,幾歲的娃娃們我也招待過很多次啦。」他說,成為宣傳體驗專員後,自己有機會把絕活兒秀給更多人看,「這樣才能讓人們看到它、愛上它」。


中國宣紙傳習基地負責人包鶴年說,隨著「春遊季」到來,目前基地已經接到不少中小學的研學預定,還有不少從江蘇專程趕來的師生們。


更多中國人通過網路,為非遺「點贊打榜」,成為「新粉」。熱門社交軟體抖音發佈《2023非遺數據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5月,該平臺平均每天有1.9萬場非遺直播,平均每分鐘就有13場非遺內容開播;瀕危非遺全類目都通過平臺找到了「新觀眾」。


業態「更新」


週末晚上6點不到,合肥市瑤海區車橋新界街區,一家餐店已基本滿座。「晚間客流量很大,尤其是春日天氣較好,不少消費者選擇在戶外區,邊賞夜景邊享受美食,非常愜意。」該店負責人說。



見人、見物、見生活:中華文化「新呈現」
這是位於安徽省合肥市車橋新界街區的「開心麻花·花花世界」車橋新界劇場(3月14日攝)。新華社記者 傅天 攝

「從一杯咖啡、一根烤腸,到『吃住行遊購娛』,我們主打文旅消全鏈條式發展片區。」龍湖集團相關負責人說,圍繞戲劇、新青年文化以及合肥城市元素,去年引進「開心麻花」劇場後,一批合肥本土化青年戲劇瞬間成為爆款,新城市戲劇體驗社區氛圍濃厚。


「立足傳統老工業街區,我們堅持創新創意賦能文創產業發展,長江180藝術街區、二號門·幸福街裏、中國(合肥)服裝原創設計基地等一批改造後的創意文化空間,都在激發消費新活力。」合肥市瑤海區文化和旅遊局相關負責人說。


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文化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29515億元,按可比口徑計算,比上年增長8.2%。其中,文化新業態行業規模持續壯大,營業收入占比繼續提升。文化新業態特徵較為明顯的16個行業小類實現營業收入52395億元,比上年增長15.3%。


當文化浸潤經濟,傳承千百年的老手藝、老行當愈加生機勃發。


「90後」創業人艾忻然正在北京西單明珠商場為「掐絲琺瑯畫」的新店選址。「西直門的體驗店不到百平,加上網路訂單漸增,遇到節假日便周轉不靈,要趕緊招人定位置了。」


在她新店樓下,3家「新中式」服裝店今年1月正式入駐。「店裏的竹節刺繡棉服和中國紅漢服套裝在春節前進貨4次,仍是供不應求。」一家店長吳女士告訴記者,目前天氣回暖,馬面裙、宋錦外套成為了新爆款,「一天賣出上百件是有的」。


「各類『新中式』持續走俏的背後,是傳統文化元素通過新設計、新表達不斷融入現代生活方式。」中央財經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院長魏鵬舉說,隨著消費者對傳統文化認同感和自豪感持續增強,傳統文化將不斷賦能消費新業態、啟動消費新動能,「傳統文化的生命張力將在實踐中勃發」。(新華社記者馬欣然、傅天)



最新大陸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