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氣候特使會面 美方提產能過剩議題

美國及中國雙方新任氣候變化事務特使5月8日至9日在華盛頓舉行正式會議,會後中方說法強調雙方願進行技術政策交流,另對美方觸及產能過剩議題則未說明。

中國新聞網今天報導,劉振民5月8日至9日在美國華盛頓出席中美「21世紀20年代強化氣候行動工作組」會議,與同為新任的美國氣候特使波德斯達(John Podesta)共同主持會議。

中方表示,會議回顧了中美元首舊金山會晤,圍繞「關於加強合作應對氣候危機的陽光之鄉聲明」確定的能源轉型、甲烷和其他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循環經濟和資源效率、毀林、低碳省/州和城市等領域展開深入討論。

另就與推動「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9次締約方大會(COP29)相關的多邊議題展開合作。雙方分享了各自氣候政策和行動的經驗與挑戰,旨在有效應對氣候危機及其影響。

其中美國意在2035年實現100%清潔電力,中國有意在「十五五」期間逐步減少煤炭消費,並透過包括加快可再生能源部署在內的最大努力加快此項工作,兩國有意加強在實現各自目標方面的技術和政策交流。

中美雙方近來在地緣政治、經貿及人權等多種議題上摩擦日益增加,但氣候則是雙方表態少數有共通點的議題,中方對此次會議也強調雙方合作減排意願,但中方未提到這次會面,美方在會中關注中國在太陽能產品及電池產能過剩的問題。

據香港網媒01引述外電報導,美國國務院官員5月10日表示,美方在會議期間直指中國廉價的太陽能板及燃煤充斥全球市場,削弱其他國家生產潔淨能源產品。

劉振民3月時則曾在北京表示,合作共贏是全球氣候治理的應有之義,部分國家的保護主義和單邊措施(為)全球低碳轉型帶來巨大障礙。


最新國際新聞
人氣國際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