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相蘇納克再指俄中威權軸心 示警未來5年危險局勢

英國首相蘇納克今天演說指出,世界局勢未來5年發生的變化將超越過去30年;他確信對英國而言,未來幾年將是歷來最危險、卻也可以是帶來最多變革的時期。

蘇納克(Rishi Sunak)強調,英國確實面臨越來越多威脅,由俄羅斯、伊朗、北韓、中國等組成的「威權國家軸心」(an axis of authoritarian states)正合力削弱英國及英國的價值觀。他再次舉中國對英國國會議員的網路間諜行動為例。

蘇納克4月首次提出「威權國家軸心」概念,並點名中國,引發中方抗議。

不過,外交大臣卡麥隆(David Cameron)等英國政府高階官員未因此停止。卡麥隆9日在年度對外政策演說即再提俄中在列的「威權國家軸心」,引起中國駐英大使館批評英方是「惡意詆毀」,透過製造陣營對抗掩蓋自身問題。

蘇納克今天在倫敦親保守黨智庫「政策交流」(Policy Exchange)演說,揭示在他領導下,保守黨在國家安全、經濟、教育、社會等領域的政策願景。

他並扣連全球安全情勢與英國國內安全、凸顯保守黨歷來在安全議題比工黨「更可靠」,相當於為預計今年下半年登場的國會大選熱身。

演說及回應媒體提問期間,蘇納克數次點名中國為「威權國家軸心」一員。

在2日舉行的英格蘭地方議會和市長選舉,保守黨遭遇堪稱近40年來最慘的地方選舉結果。考量最大在野黨工黨在各項民調可領先保守黨多達20個百分點,多數意見認為工黨必然贏得大選。

不過,有選舉分析師指出,選民在地方選舉和全國大選的投票行為未必全然一致,且歷史經驗顯示,民調未必能精準預測選舉結果,卡麥隆2015年在民調落後的情況下帶領保守黨重返執政即為一例。

再說,即便在大選勝出,工黨是否能贏得足夠多席次、在國會確保穩定多數,仍有變數。在部分國內外議題,例如該如何評價及化解以色列與巴勒斯坦衝突、如何平衡經濟發展與勞工權利、對核武和核嚇阻的態度,工黨黨內遠非意見一致。

蘇納克說,英國正處於十字路口,國家社會各領域、個人生活幾乎所有層面,以及關於「戰爭與和平」的最艱難問題,未來數年都會發生重要變化。儘管英國面臨的是史上最危險時期之一,這同時也可以是最具變革性的時期,「只要我們做出正確選擇」。

現任工黨黨魁施凱爾(Keir Starmer)過去曾支持「反戰」、反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的前黨魁柯賓(Jeremy Corbyn),並兩度在柯賓麾下擔任影子內閣成員。蘇納克強調,只有保守黨能讓英國更安全。

他再次提到保守黨政府已做出近30年最重大承諾之一,即未來6年持續增加國防投資、至2030年達到在國內生產毛額(GDP)占比2.5%,且「只要有需要」,未來軍援烏克蘭預算將維持一年30億英鎊(約新台幣1200億元)的水準。對烏克蘭的軍援屬英國國防預算一部分。

相較之下,工黨目前僅願在「經濟與財政條件允許」的前提下提升國防支出。蘇納克問,如此不願為重大安全決策果斷做出合理取捨的態度,「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看了會怎麼想」。

英國原定在2024至2025財政年度軍援烏克蘭25億英鎊,蘇納克今年4月宣布加碼5億,將總額增至30億英鎊。

相較於美國政府至今不公開明確支持烏克蘭有權運用美製武器攻擊俄羅斯境內目標,卡麥隆近日在訪問基輔期間表示,該如何使用英製武器,應由烏克蘭決定,而烏克蘭「完全有權回擊俄羅斯」,包括打擊俄羅斯境內目標。

去年5月,時任外交大臣柯維立(James Cleverly)曾說,為自我防衛,烏克蘭有權投射軍力至境外,以削弱俄羅斯投射軍力至烏克蘭境內的能力。烏克蘭是被侵略國,境外正當的軍事目標是烏克蘭自我防衛的一部分,「這是英國和其他國家認可的立場」。


最新國際新聞
人氣國際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