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登革熱疫情持續,且國內梅雨季將至,提醒民眾加強孳生源清除,落實防蚊措施,如有疑似症狀請儘速就醫

疾病管制署(下稱疾管署)今(21)日表示,國內上週(5/14-5/20)無新增本土病例,今(2024)年截至5/20累計164例本土登革熱確診病例,係去年疫情延續,累計病例分布高雄市135例、台南市19例、屏東縣9例及嘉義縣1例,並累計2例重症病例;另新增6例境外移入病例,感染國家分別為印尼及新加坡(各2例)、馬爾地夫及馬來西亞(各1例),今年累計86例境外移入病例,高於2020年至2023年同期(介於2-52例),感染地以東南亞國家為主,以印尼41例為多,其次為馬來西亞17例及馬爾地夫9例,境外移入風險持續,籲請民眾前往當地時落實防蚊措施,返國後如出現登革熱疑似症狀請盡速就醫。

疾管署說明,由於登革熱潛伏期為3至14天,國人在國外遭感染後往往是回國才發病,在航機上或抵達機場時就出現症狀的個案不多。這些回到社區後才發病的民眾,若受到斑蚊的叮咬,此斑蚊經8至12天後將具有傳染登革熱病毒的能力,增加本土病例發生的風險。故民眾回國後如出現發燒、四肢痠痛、頭痛、後眼窩痛、肌肉痛、骨骼關節痛等症狀時請落實防蚊措施並儘速就醫,就醫時請主動告知醫師近期旅遊史,以利正確診斷及治療;醫療院所如遇疑似登革熱患者,可使用登革熱NS1快篩試劑輔助診斷並及早通報,以利衛生單位即早採取防治措施,同時請留意就診病患是否出現重症警示徵象,適時給予適當醫療處置。

疾管署表示,鄰近之東南亞登革熱疫情較去年同期嚴峻,且持續於我國發生境外移入病例,其中印尼疫情上升,新加坡及斯里蘭卡疫情處上下波動;另美洲地區疫情持續,今年迄今累計報告近767萬例,以南美洲巴西近640萬例報告數為多,阿根廷、巴拉圭及秘魯等國疫情亦屬嚴峻,美國CDC已於5/16將中南美洲登革熱疫情列為第1級,呼籲前往旅遊者採取防蚊等預防措施,民眾前往當地時應留意防蚊措施,外出時可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並於皮膚裸露處使用政府機關核可含敵避(DEET)、派卡瑞丁(Picaridin)或伊默克(IR-3535)等有效成分之防蚊藥劑,減少受蚊子叮咬的機會。

疾管署提醒,南高屏縣市上週病媒蚊指數明顯上升,且本週受梅雨鋒面影響,各地降雨機率增加,致使環境風險上升,呼籲民眾落實 「巡、倒、清、刷」,雨後務必檢查住家周遭是否有積水處,將積水倒掉,儲水容器應每週至少刷洗容器壁一次、不用時請倒置或清除,減少病媒蚊孳生。登革熱相關資訊請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https://www.cdc.gov.tw),或撥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洽詢。


最新政府消息新聞
人氣政府消息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